2009-02-01

鳳飛飛《台灣民謠專集》(1977)


這張專輯一共有四集,第一張是1977年3月歌林唱片發行的,由於發行後相當受歡迎之故,所以後續又在1977年12月發行了第二集、1979年12月發行了第三集、1982年8月發行了第四集。

會去注意到這套專輯純粹是因為《跳舞時代》片尾的一個鏡頭,旁白正在以一種很感性的口吻說著:「…戰後的創作者不斷翻唱當年的作品,也從其中獲得啟發與靈感,『跳舞時代』在戰火中結束了,台灣音樂的生命仍然在延續…」那時的畫面由作曲家許石的「台灣民謠演奏專集」封面推移到「文夏與台灣名歌」的專輯封面,再運鏡到鳳飛飛的「台灣民謠專集」封面…就是那張唱片上鳳飛飛的大臉讓我心生好奇...

後來曾經在網路上試著找幾首這張專輯中的歌來試聽,結果我很幸運的,聽到了第二集中的《阮不知啦》跟第一集中的《春宵吟》這兩首,應該這樣說,我對這兩首簡直驚為天人,那個時代的編曲非常簡單,這兩首歌中的配樂都是很基本的管樂跟弦樂,可能是規模並不大的樂隊所伴奏(即便到了現在我買了四CD的Set,還是未能知道編曲者是誰或著是哪個樂隊所伴奏,因為CD內的booklet也並未註明,殊為可惜),所以演唱人的歌聲跟演唱技巧扮演了吃重角色,而《阮不知啦》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鳳飛飛不論是高音、低吟、聲音的轉折或情感的表現都詮釋得恰到好處!而有一點不能不提的是,《阮不知啦》這首吳成家作曲陳達儒作詞的歌,它的題材是台語歌謠中較少有的,主人翁在使性子的歌,它的歌名已經清楚說明這一切,這也是為何鳳飛飛能有這麼棒的詮釋的原因吧!而《春宵吟》這首,則是完全折服於它的「珠圓玉潤」,它是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前作已有《月夜愁》也同樣是這種不慍不火的調調,此外,《春宵吟》的詞簡直美得像一首詩,聽眾彷彿也能身歷其境,感受到七八十年前南台灣那個春天深夜的寒意。。。

鳳飛飛《阮不知啦》(1977)



鳳飛飛《春宵吟》(1977)



在「古倫美亞」時代(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因為中日戰爭爆發及皇民化運動禁唱漢語歌而結束之後,緊接著又是二二八與漫長的白色恐怖,台語創作歌謠產量銳減且曲調趨於哀怨悲情(「補破網」(228後一年所創作)、「望你早歸」、「鑼聲若響」等等)。再來到了 1960 年代,因為文夏、洪一峰等人,才再創台語歌謠的黃金時代(註),接著又是政府的禁說母語政策,再來到了帽子歌后,這已經是一九七零年代末期,才又有了像樣的台灣民謠唱片。


註:雖然文夏以翻唱日文歌為主,但是他的翻唱版本的編曲都比原版本來得華麗許多,常常有令人驚艷的管弦配樂。那個時代好像都是如此,不論是顏華的《長崎蝴蝶姑娘》還是洪第七《懷念的播音員》,它們的配樂都比美空雲雀跟法蘭克永井的原唱版來得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