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4

1968 年賣座電影 殉情記 Romeo and Juliet (Franco Zeffirelli)

The pilgrim kiss
2016 年適逢莎士比亞逝世 400 週年,「英國電影協會」(Th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在年初就開始籌備一項名為 "Shakespeare on Film" 的紀念活動,內容是在世界各地展出傑出的莎劇改編電影,並由「英國文化協會」(The British Council) 協辦,藉此機會,我也在台北的戲院,在大銀幕上觀賞到了 1968 年的賣座電影《殉情記》,也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嗯... 沒有錯,我看到偌大的光溜溜翹臀在幾樓高的空中 (這就是大銀幕的好處)...


本片在當年 1968 年有多賣座?看看左邊這個畫面,這是1969 年發行的電影 "Cactus Flower" 片中的一幕,由喜劇演員 Walter Matthau、北歐影后 Ingrid Bergman 以及小迷糊 Goldie Hawn 主演。Matthau 飾演一個風流的牙醫,與其女友 Goldie Hawn 來到戲院準備看電影,Matthau 問女友看這部片《殉情記》好不?

《殉情記》由英義合作、派拉蒙出資、義大利導演 Franco Zeffirelli 執導。對我而言,這部片子就像亞蘭德倫 (Alain Delon) 的《陽光普照》(Plein Soleil) 一樣,是原本只在書上看過的名片(註1)。曾獲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導演、攝影、服裝設計等四提名,並獲得了後兩項,除了勞倫斯奧利佛 (Laurence Olivier) 在 1948 年 自導自演的《王子復仇記》(Hamlet) 之外,本片至今仍是莎劇改編電影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提名的電影,且半世紀以來仍是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電影評價最高的。這是一部十分考究的電影、娛樂價值也很高、是視覺聽覺的饗宴、古典文學的正面教材、銀幕的愛情經典,本片的成功要歸功於導演 Zeffirelli,下文將會說明。

導演 Zeffirelli
義大利導演 Zeffirelli 在 1923 年生於生義大利佛羅倫斯,也就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他對於英語的掌握來自於二戰時在義大利北方參與反抗德軍佔領跟法西斯的運動時,加入英軍擔任翻譯兵的經驗。戰後回到大學攻讀藝術的他受到莎劇之王勞倫斯奧立佛 (Laurence Olivier) 在 1945 年自導自演的《亨利五世》"Henry V" 的啟發,決定轉往戲劇發展,後來活躍於義大利、倫敦、紐約從事莎翁舞台劇、歌劇的製作與導演,由於作品精良,1966 年知名銀幕夫妻檔 Richard Burton(李察波頓)跟 Elizabeth Taylor(伊莉莎白泰勒)慫恿他把莎士比亞的喜劇《馴悍記》(Taming of the Shrew) 拍成電影,開啟了他的電影路。1966 年拍攝《馴悍記》時,由於主演的夫妻兩人都是影壇大明星,而且還出資了一百萬美元拍攝 (李察波頓共同掛名製片),所以拍攝時不少抉擇都得依照明星夫妻的意思,但在 1967 年拍攝《殉情記》時,導演 Zeffirelli 主導許多事情,比如破天荒啟用了當時沒沒無聞的新人、年齡與莎翁描述相仿的青少年 Leonard Whiting(連納懷汀)與 Olivia Hussey(奧莉薇荷西)擔任男女主角,當此片於 1967 年 6 月 29 日開拍時,Whiting 剛滿 17 歲,而 Hussey 才 16 歲兩個月而已。

劇情是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維洛納 (Verona) 城兩個世仇的家族 Montague 與 Capulet 的一對苦命鴛鴦的故事,細節我就省略不提了,畢竟這故事已經被講過、演過太多次。本片有一場當年頗有爭議的床戲,也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新婚隔天道別的戲,男女主角都有裸露的畫面,男生露臀,女生露胸。按原著這場戲應在樓台上 ("Enter Romeo and Juliet aloft"),但是莎士比亞的原著中本就頗多想像空間,加上 1936 年 George Cukor 執導的版本、1954 年 Renato Castellani 執導的版本、以及 1961 年 Robert Wise 所執導的現代版羅密歐與茱麗葉《西城故事》(The West Side Story) 都把場景挪到了臥室,Zeffirelli 不僅順水推舟,還錦上添花、加上了自己開創的一筆,讓羅密歐與茱麗葉倆人裸裎相見,試想,羅密歐與茱麗葉前一天已經在聖壇前行了婚禮,那是新婚之後的第一夜,他們又是非常熱情的青少年,而且那時代的義大利人都十三、四歲就完婚了,倘若讓他們著裝拍攝,那如何給觀眾熱情的感覺?這場戲拍得唯美,沒有猥褻下流感,雖然以獲利的眼光來看,這有可能是票房考量、為了賣座而為之,不過這樣拍確實比較符合人情,也迥異於以往著裝拍攝的版本,總是澆熄不少觀眾的熱情想像。

全片無一攝影棚拍攝,拍攝足跡遍及羅馬 (Rome)、奇內奇塔 (羅馬的電影城 "Cinecittà")、托斯坎納 (Tuscany) 和義大利北部。這些風光連同精心設計的劇服,一起營造出莎翁筆下羅密歐和茱麗葉所存在的文藝復興時代維洛納城 (Verona) 給人的印象,電影整體的色調十分地愉悅、明亮。義大利籍設計師 Danilo Donati 負責劇服設計,他前一年已經為 Zeffirelli 的《馴悍記》設計出一系列華麗無比的劇服,隔年在《殉情記》中繼續為 Zeffirelli 效命,Donati 參考文獻中的文藝復興時代衣著,製作出一系列色彩鮮豔的服裝,但質感卻非常自然,像日常衣物、沒有劇服的僵硬感,Danilo Donati 最終為此片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服設計獎。而 Zeffirelli 則獲得最佳導演的提名。

劇服設計師 Donati 前一年為 Zeffirelli
執導的《馴悍記》設計的劇服

左為 Montague 家,服飾為冷色系,
右邊 Capulet 家則為暖色系
羅密歐進入古墓時的衣飾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服飾


Tybalt 的帽飾 Tybalt, the prince of cats

羅密歐與茱麗葉舞台劇常選用資深演員,至少是成年演員,一方面基於莎劇台詞的掌握,一方面出於演技成熟考量,如勞倫斯奧利佛的成名作便是在 1935 年演出羅密歐與茱麗葉舞台劇,這時奧利佛已二十有八(其實奧利佛跟另一位演員 John Gielgud 輪番出演羅密歐跟 Mercutio,Gielgud 更為年長,時年三十一歲),而女主角 Peggy Ashcroft 同樣也是二十八歲。1940 年奧利佛又與他當時新婚的妻子,剛演完《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而紅透半邊天的費雯麗 (Vivien Leigh) 攜手在美國推出羅密歐與茱麗葉舞台劇,雖然這齣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碼頗為失敗,只演了三十六場便下台一鞠躬,但那時奧利佛已三十三歲了,而費雯麗也已二十有七。而電影的表達形式與舞台劇是不同的,電影能夠對演員作非常近距離的側寫,因此觀眾可輕易鑒別演員年齡。我猜測導演 Zeffirelli 採取了去蕪存菁的策略,他一方面大量刪減了台詞與情節,另方面在攝影上增加主角特寫,把重心移到主角的表情、反應上,而因為他啟用的是一對資歷尚淺但外表如同天使般可愛的璧人,這個策略於是奏效。關於主角的特寫鏡頭,下文談到攝影時會提到。

據說導演 Zeffirelli 一直在各地尋找適合他理想中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少年演員,先從 300 位少年 (也有一說是 600 位) 中選中了英國少年 Leonard Whiting,當時有一位義大利籍舞台設計師 Lila De Nobili 向 Zeffirelli 推薦了 Whiting,後來 Zeffirelli 這麼形容他選擇的 Whiting:「...他具有理想主義年輕人羅密歐該有的略為憂鬱、可愛的特質。」("He has (...) gentle melancholy, sweet, the kind of idealistic young man Romeo ought to be.") (註2)。然後 Zeffirelli 再從 800 位少女中選出了 Hussey,據說茱麗葉的選角出乎他意料的困難、他遍尋不到合適人選,所以他從已經淘汰的人中又再看了一遍,沒想到在第一輪中因為過胖而被剔除的 Hussey 已經減去了不少體重,出落成一個天仙一樣的美少女,Zeffirelli 立刻將她與已經底定的少年 Whiting 配對(註3)

RomeoJuliet
Leonard Whiting 與 Olivia Hussey 兩人年紀雖然都很輕,但是在參與本片之前都已是有經驗舞台劇童星。男生是個英國少年,來自於倫敦北部 Wood Green 區一個小康家庭,他最早在教堂唱詩歌,後來被推薦去演舞台劇《孤雛淚》(Oliver!),演出小扒手道杰 Artful Dodger 的角色,14 歲時加入 National Theater (英國國家劇團),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隨勞倫斯奧利佛 (Laurence Olivier) 前往柏林、莫斯科巡迴演出 William Congreve 的劇作 "Love for Love"。女生 Hussey 則是英國與阿根廷混血兒,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其父為阿根廷歌星,兩歲時父母離異,七歲時隨英國籍的母親回英國定居,曾經參與電視劇演出、14 歲時與英國知名女演員凡妮莎蕾格烈芙 (Vanessa Redgrave) 同演舞台劇《春風不化雨》(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時,吸引了導演 Zeffirelli 的注意。

The balcony scene Romeo and Juliet are wed(結婚的場景)

看了本片之後,知道「提籃子假燒金」這句俚俗語是跨文化通用的。當未出嫁的漂亮小姐提起籃子說她要去廟裡拜佛,那麼很有可能她其實是去會情郎。

雖然主演的兩個青少年都是有經驗的演員,但因為都沒演過莎劇,導演考量莎士比亞古英語的難度,以及演技純熟度,所以對台詞跟情節做了大量刪減,大概刪去了有原著二分之一的情節。比如有一場頗為知名的戲是茱麗葉服藥前的獨白,據說本片雖然拍了這場戲,但導演後來把它剪掉了,猜測這也是導演去蕪存菁的策略,這場戲在 1936 版的電影中由 Norma Shearer 演來內斂又絲絲入扣,反觀 Olivia Hussey 在本片多數戲中採取得都是比較誇張的演法,所以這場戲她可能不好發揮,但是話雖如此,畢竟當時她年齡還小,人生閱歷也尚淺,能演這樣真的已經很不錯了。雖然真實情況如何不得而知,但導演刪減情節這點當時曾受到不少莎劇純粹主義者 (purists) 的抨擊。儘管如此,本片仍算得上忠實於原著。

台詞方面,據聞英美語系國家的觀眾對於莎劇台詞非常熟稔,有些超知名的段落,可能你講一句,他就說得出後續五分鐘內的台詞,而羅密歐與茱麗葉因為是最膾炙人口的,不少橋段都具有很難擺脫的陳腐感,尤其是談情的場面,比如說茱麗葉在樓台上的一句名台詞:「噢,羅密歐,羅密歐,為何你是羅密歐?("O Romeo, Romeo, wherefore art thou Romeo?")」以及羅密歐在樓台下所講的:「我用愛的輕盈羽翼飛越了這些石牆,石牆無法擋住愛情...("With love's light wings did I o'erperch these walls, For stony limits cannot hold love out.")」,這些台詞其實相當噁心肉麻,需要花點心思來特別地詮釋,幸好 Whiting 跟 Hussey 兩個生面孔用了比較輕鬆跟人性化的方式表演,也注入了新鮮感,降低了不少肉麻的感覺,這就是為何素人演員通常能給一部電影帶來寫實的感覺,這跟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理念 (Italian Neorealism) 恰好是相近的。很可惜我看的版本是白話文中文字幕版,大概是失去了古文隔閡的關係,對白感覺既露骨又直白,肉麻感大噴發,還好如前述所言,男女主角注入了新鮮感,減輕了不少肉麻。中文字幕牽涉到了所謂「文學翻譯」的問題,翻譯時究竟要注重格式,還是把意思翻譯清楚就行了?這問題是比較文學的範圍,這裡就不作深入探討。

另外男女主角在銀幕上的熱情與默契,所謂的 "onscreen chemistry",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的,青少年總是比較情緒化,更遑論是戀愛中,「熱情」"passion" 跟「激情」"emotion" 正是導演 Zeffirelli 拍這個版本所想要捕捉的,有個廣為流傳的陳年八卦說羅密歐茱麗葉的戀愛從戲裡談到戲外,所以銀幕上的愛情才這麼好看,已故影評人 Roger Ebert 曾在其 "That Balcony in Verona"  一文中提到,1967 年《殉情記》劇組正在羅馬郊外拍攝樓台戲的時候,他曾參觀劇組,女主角 Hussey 私下跟他說,當初她試鏡後,導演 Zeffirelli 帶她回去跟 Whiting 試演了一場,事後 Zeffirelli 問她喜不喜歡 Whiting  (謎:這導演是不是怪怪的...),她回答是而且非常喜歡,事後她認為電影要演出生死相許的熱情戀人,導演想要可以演出這種效果的兩人,如果男女主角在幕後互看不順眼,銀幕上會表現出來的...(註4) 至於戀情一事,多年來兩人都只說當時實在太年輕,但近幾年兩人都證實了確有此事 (參考各大社群網站)。

在羅馬被狗仔隊拍到 (根據荷西本人Instagram)

配角的部份,導演起用了一系列稱職的性格演員:茱麗葉的表哥 Tybalt,由 Michael York (米高約克) 飾演,他前一年已經在 Zeffirelli 的電影《馴悍記》中演出男配角 Lucentio,嶄露頭角,日後他星路不但光明燦爛,還成為一位十分多產的影星。愛講髒話的 Mercutio 由當時已是英國國家劇院 (National Theater) 演員的 John McEnery 飾演。最懂年輕人的勞倫斯神父由 Milo O'Shea 飾演,他是愛爾蘭人,是個劇場、電影演員,據說他在演出舞台劇《尤里西斯》的時候被 Zeffirelli 相中,而他在拍攝本片時同時在軋另一部戲,1968 年的科幻片《太空英雌》(Barbarella)。另外還有聒噪、慈愛但也很實際的奶媽,由英國演員 Pat Haywood 飾演;飾演羅密歐表哥 Benvolio 的是英國演員 Bruce Robinson,他後來成為一位電影導演與編劇,1984 年知名的英國片《殺戮戰場》(The Killing Fields) 的改編劇本就是出自 Bruce Robinson 之手,還因此獲得奧斯卡的提名,他後續又在 1987 年推出了一部被譽為英國史上最佳喜劇片的 "Withnail & I",身兼導演與編劇。連在茱麗葉家宴會上客串吟唱詩人一角的,也是義大利當時貨真價實的流行歌手 Bruno Filippini。配角們的表演方式都異於以往的電影版本,傾向於活潑跟有現代感,而且由於男女主角的年齡大為降低,所以一系列配角的年齡層也全面下降,比方說勞倫斯神父,只是四十出頭的中年男子而已,而奶娘也只是三、四十歲的阿姨,不像 1936 年跟 1954 年的版本,神父跟奶娘都是垂垂老矣。

另外莎劇之王勞倫斯奧利佛 (Laurence Olivier) 也為本片略盡了棉薄,他在本片拍攝時,參觀了劇組,表現出興趣,所以跟 Zeffirelli 表達了想要幫忙的意思,算起來他跟男主角,少年 Whiting 是舊識,而且可能跟在莎劇界活躍的 Zeffirelli 也是舊識,Zeffirelli 於是勞煩他負責本片的開場白、收場白、跟旁白,後來由於片中飾演羅密歐父親的演員是義大利人,英語不太標準,所以 Zeffirelli 也讓他幫這個角色配音,據聞勞倫斯奧利佛後來很投入,還問導演是否還有路人甲乙丙的角色可以給他配音的。本片在拍攝時所用的機器發出很大的嗡嗡聲,所以人聲的部份是全片拍竣之後再由演員配音上去的。

本片還有非常受歡迎的配樂,負責配樂的 Nino Rota 是1960 年代義大利知名的作曲家,曾為亞蘭德倫的名片《陽光普照》(Plain Soleil)、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的《大路》(La Strada) 、《卡比利亞之夜》(Nights of Cabiria)、《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 等等電影譜寫過配樂,事實上在 Nino Rota 於 1978 年去世之前,幾乎所有的費里尼電影配樂都是 Nino Rota 所譜寫,另外 1972 年的名片《教父》也是出自 Nino Rota 之手。

跟劇服設計師 Donati 一樣,Nino Rota 前一年已經為 Zeffirelli 的《馴悍記》創作出十分悠揚動聽的配樂,隔年在《殉情記》中繼續為 Zeffirelli 效命,片中茱麗葉家的宴會上眾人所跳鈴鐺舞 "Moresca" 的配樂據說是 Nino Rota 在年輕的時候寫下,另外這場戲的舞蹈是取材自 15 世紀時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最受歡迎的舞蹈。(註5) 而一首有唱詞的歌曲 "What is a Youth?",其淒美哀怨的旋律到現在還常被用作電視或廣播節目的背景音樂,這曲子在電影上映的隔年,也就是 1969 年,由同樣大師級的美國作曲家 Henry Mancini 重新編曲發行,取名為 "Love Theme from Romeo and Juliet",登上了 Billboard 排行榜兩週冠軍。後來在 1970 年代又陸續被一些美國歌星翻唱為 "A Time for Us" 的版本。

Rota《馴悍記》配樂 1967 The Moresca Romeo and Juliet are wed In Capulet's tomb



攝影也獲得了奧斯卡,本片攝影師為義大利籍 Pasqualino De Santis,他跟一些義大利名導如維斯康堤 (Visconti)、費里尼等都有合作。他在本片中大量使用人物特寫,如羅密歐前往茱麗葉家舞會之前獨白時,以及樓台戲時男女主角都有不少特寫,如前面說過,導演考量古語台詞的難度所以刪減了不少台詞,並把重點放在主角的表情跟反應上。另外鈴鐺舞 "Moresca" 的戲中,也就是眾人圍成圈圈快速繞圈時,攝影師使用了「主觀攝影」(Subjective camera),而羅密歐與 Tybalt 決死戰的戲則使用了手持攝影機。

The balcony scene 茱麗葉跟羅密歐個別的特寫 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道別時手的特寫

本片一出大受歡迎,Whiting 與 Hussey 雙雙獲得 1969 年度金球獎最佳新人獎 (Golden Globe Award for New Star of the Year),羅密歐與茱麗葉迅速成為時代典範,1968 年,那是 "Counterculture" 反體制運動的高峰,那是個屬於年輕人的時代,自冷戰以來的壓抑氣氛一次崩解,雖然本片並非美國製作,不過當時的電影確實也已從諸多限制中解放出來了。

不過人世間的常理,或者說文藝創作,總是一旦達到一個顛峰,日後就難以超越,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成功對於年輕的他們而言真的很早,少年早發也未必是幸運的事,有些童星成年後星光漸漸黯淡,或乾脆改行的所在多有,前者如 Mickey Rooney,後者如 Shirley Temple,甚至像 Judy Garland 後期還染上藥物酒精而英年早逝的。也有的是成名壓力、或單一作品過於突出而限制了戲路的,所謂 "typecast" 的問題。

在這兩位身上,似乎 "typecast" 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也就是一再被邀演類似的角色。如男主角 Leonard Whiting 在《殉情記》之後演了一部動作冒險片 "The Royal Hunt of the Sun" 裡面一個少年 Martin 的角色之後,就連續演了兩部有點床戲的文藝愛情片,一片是演義大利情聖 Casanova 的少年時代,一片是與英國女影星 Jean Simmons (珍西蒙絲) 合演相差 20 歲的老少配文藝片。Whiting 在訪談中曾經表示他家族出過好幾個拳擊手,他其實想演的是現代的戰爭片,並不想演一些風花雪月的片子。所以在演過幾部可有可無的電影之後,在 1970 年代中期他就息影了,轉而專注在舞台劇上。而 Hussey 這邊,她演完《殉情記》之後曾因受不了成名之後的媒體專注而蟄伏了一陣子,直到 1970 年才有一部她主演的文藝片 "All the Right Noises" 推出,巧合的是這部片也是老少配、不倫、有點床戲,之後她就結婚去了,雖然總的來看她生涯的電影作品是比男生 Whiting 多了許多,但還是很難將她歸類於確立演員地位的電影明星。

他倆的星路其實比若干配角還坎坷許多,但難得的是本片受歡迎的程度四十多年來似乎沒有衰退,這不得不歸功於本片對於中學英國文學課程的教育價值,在本片問世 48 年後的 2016 年 12 月 6 日,Leonard Whiting 與 Olivia Hussey 應「英國文化協會」 與「英國電影協會」之邀,由美國加州 American Cinematheque 影院、派拉蒙影業、GREAT Campaign 協力下,在美國洛杉磯 Aero 戲院展出本片最新 4K 修復版時雙雙隨片登台,昔日的金童玉女都已白髮蒼蒼了。



"Shakespeare Lives on Film" 宣傳片

Shakespeare Lives on Film trailer from British Council Film on Vimeo.


註1:《名片名著》,「新潮文庫」,志文出版社,李幼新(現名為李幼鸚鵡鵪鶉 )編著。

註2:參看維基百科 Leonard Whiting 詞條。

註3:參看 Romeo and Juliet: The Language of Love

註4:參看 Roger Ebert: That balcony in verona

註5:參見維基百科 "Moresca" 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