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8

一個並不浪漫的法國關連 -《霹靂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 1971

movie poster雖然本篇意在簡介《霹靂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 1971) ,但還是不得不先驚嘆一聲:這-實-在-太-好-看-了,若純以警匪動作片觀之,這部近四十年前拍攝的片子,較之眾多晚近的犯罪片,不但全無遜色之處,反倒勝出許多,這不得不歸功於那幾場緊張刺激令人透不過氣來的警匪鬥智與飛車追逐的戲碼。

劇本由 Ernest Tidyman 改編 Robin Moore 在 1969 年發表的紀實文學作品 "The French Connection",這也是本片片名。"French Connection" 這個詞意指「法國販毒網」,是海洛英從土耳其走私到法國,再走私到美國的一個運毒網絡。美國在 1960 與 1970 年代間,由東岸進入美國的海洛英,都是來自法國的。《霹靂神探》內容即是描述當時的警方破獲這有史以來最大宗販毒案件的始末。

此片最引人入勝的就是警匪對峙與周旋的橋段,而且動靜皆有:你/妳可以看到,紐約警局緝毒組警探 Jimmy Doyle (即男主角,Gene Hackman 飾) 日夜不休的疲勞式跟監嫌犯,這個部分導演 William Friedkin (1935-) 採用了類紀錄片的寫實方式默默運鏡,這是靜的部份。動的部份當屬那場近十分鐘、從此改變好萊塢電影的飛車戲碼,這場戲裡,Doyle 警探發瘋似也駕車追逐一列被狙擊手挾持的高架電車,當中屢次出現警探即將車毀人亡的危險鏡頭,非常驚心動魄!另外地鐵中的跟蹤與鬥智,以及警方最後的放長線釣大魚,那機巧權變的心理遊戲,也非常引人入勝。

它的結局不落俗套、也忠於史實,販毒集團首腦法國佬並沒有伏法,正義最終並沒有獲得伸張,其實導演大可以改編這部份,但或許他意在「寫實」,所以到了這一點上本片還是選擇忠於史實。

這也是極端陽剛的片子,完全沒有女角發揮的空間。而且男主角似乎打一開始就如此熱血與嫉惡如仇,我想或許是篇幅所限吧,影片中並沒交代男主角何以成為一熱血警探,但若是照我說的這樣演大概會變成人格發展的劇情片吧...囧。

中譯片名很菜市場的《霹靂神探》在 1972 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剪輯、改編劇本等五個大獎,導演 William Friedkin 當時年僅三十六歲,是這個獎項截至當時為止最年輕的得主,他在 1973 年又執導了史上有數的名片《大法師》(The Exorcist)。

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在 2005 年將此片選入了美國國家電影名冊 (National Film Registry) 內,理由是:「具有重大文化、歷史、審美/藝術意義」("culturally, historically, or aesthetically significant")。(註)

:參見維基詞條:The French Connection (Fil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