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泰倫斯馬立克 (Terrence Malick) 劇本:泰倫斯馬立克 攝影:Emmanuel Lubezki 剪輯:Hank Corwin、Jay Rabinowitz、Daniel Rezende、Billy Weber、Mark Yoshikawa 製片:Dede Gardner、Sarah Green、Grant Hill、Brad Pitt、Bill Pohlad 發行:Fox 福斯 發行年份:2011 |
自從去年在某影展上看過泰倫斯馬立克 (Terrence Malick) 所執導的作品《窮山惡水》 (Badlands) (1973) 之後,就對馬立克氏的影像風格十分著迷。頃聞馬立克又有新作《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問世,心中便充滿期待,倒不是因為這部片在坎城影展上拿下首獎的原因。
看過《永生樹》之後,老實說覺得頗為訝異,因為本片風格之大膽,並不多見。然而這也反映出馬立克氏在影壇的名望已經處於很高的地位,這又是多少才華作為後盾?
這片子裡,導演採用大量隱喻的畫面闡述著「生命」這個主題。以「生命」這題材之廣博,光是生命的起源就有得探討了,你可以探討到自然科學、生物學、人類學...的領域。因此,《永生樹》讓我們看到,這是個(導演)多麼自溺又自我感覺良好的片子,馬立克透過一串長達 138 分鐘不斷交替的「如詩如畫」的影像,不斷向觀眾灌輸他所闡揚的「生命」。
上一部像《永生樹》這樣大膽的作品應該得追溯到 42 年前,在 1969 年由 Stanly Kubrick 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所以,在《永生樹》中,電影的「說故事」本質所剩不多,《永生樹》的戲劇性薄弱,剩下的是一部畫面精雕細琢的紀錄片,訴說著生命中瑣碎的片段,並探討「家庭」、「家人」、以及「生命」的獲得與失去。然而《永生樹》在這部份的可取之處,則是畫面都十分有情緒渲染力。
在大量日常瑣碎事物的鋪陳中,導演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的衝突浮上檯面,這不禁讓人思索,難道只因為是「家人」就得維持表面的和平住在一起,儘管我們在個性上其實是不合的?有一幕印象很深刻的是,幼年的主角,在一次接近全武行的「家人」間的衝突之後,他走在自家社區的路上,走不了幾步就聽到經過的住宅傳來「家人」之間爭吵的聲音,像是一位咆哮著說:這個房子是我給你住的云云的父親。透過這部份,了解到,或許導演意在表達,「家人」之間的爭執,甚至互相憎恨等,其實普遍存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成年後的主角,在高度現代化的水泥叢林中穿梭的身影,看得出已是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但鏡頭所傳達出他與其伴侶的疏離,以及他表達的徬徨與失落、對於過去與童年的追尋,不難看出,事業上多大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兒時或是家庭的遺憾。電影《大國民》(Citizen Kane) 不也一樣說的這回事?
不論就風格、體裁,或是影像的美化程度而言,《永生樹》都是劃時代的作品,觀看此片時能感受到導演對於光影的駕馭已經達到某個境界 (?!),在泰倫斯馬立克的鏡頭下,主人翁所屬的這個 1950 年代美國中西部家庭的生活,每一個片刻都像從攝影作品集中走出來,每個畫面都美得像幅圖畫,令人驚嘆。
但是出現恐龍那裏我還是覺得太超過了...
《後記》:
這部電影的後勁算強,許多意涵都在看完電影後一週內才慢慢體會或理解,尤其是主角幼年時期與家人互動的部份,是能讓觀眾思考、思索「家人」是什麼的深刻內省電影,身為一個非基督教信仰、也不懂基督教義的觀眾,我對於這部份能感同身受。
可見對於本片的消化與理解與觀眾是否為基督教沒有關係,本片也並非「宗教片」。「家庭」、「家人」這些觀念是遠古人類的祖先留給全人類的遺產,應該是超越宗教藩籬的。
依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觀眾不能理解本片含意的也所在多有,觀眾之間也多是兩極化評價(如同在坎城),美國康州一家藝術戲院甚至張貼「拒絕退費」聲明。看報導全文 "Theater Tells 'Tree of Life' Audience to Have an "Open Mind", Refuses Refunds."
另外 Brad Pitt 憑本片應該又達到生涯中演技的另一個里程碑了。
《永生樹》 "The Tree of Life" 預告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