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進大觀園 - Jeff Smith 參觀林肯紀念堂 |
片名翻譯有數種,除了比較直白的《史密斯先生遊美京》跟《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這些,尚有《華府風雲》這樣較富詩意、行銷能力似乎較好的翻譯。無論採取何種譯法,在距今 74 年前的 1939 年發行的本片,無疑是一部十分古老的片子,那時歐戰才剛爆發(希特勒揮軍波蘭),美國還在隔岸觀火,名符其實的世界大戰尚未開始。本片主角 Jefferson Smith,一個會背誦開國元勳的教條、樂於助人、集所有美德於一身的的理想主義青年,在首府華盛頓看穿了黑暗的政治現實,但終能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片尾數場主角霸佔議會發言權 (filibuster) 的戲中,擔任主角的 James Stewart(詹姆斯史都華)發揮驚人演技,終獲奧斯卡提名,本片正是從影近六十年史都華的成名作。
劇情梗概:Jeff Smith 是一個童軍團團長,他是一個純潔善良的正直青年,會背誦喬治華盛頓的教條,崇拜亞伯拉罕林肯。因為一個特殊的緣份,他被州長任命為參議員,以遞補州內某位於任期內亡故參議員的職位。史密斯到華府後,參觀了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深受感動,林肯所揭示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註1)深深印在他心裡。但是天真的 Jeff Smith 所不察的是,他跟他的同事參議員 Joe Paine 只不過是州裡富商 Taylor 扶植的魁儡,他們只要配合其利益來投票即可,孰料魁儡 Jeff Smith 參議員竟然認真起來,著手起草一件法案,要在州裡的一條溪畔建立國立兒童營,目的是要讓國內所有兒童到長大成人之後都不會忘記「國家」的意義,以及先哲的教誨。這件法案,恰與富商 Taylor 的利益相衝突,Jeff Smith 一向很信賴的同事參議員 Joe Paine 勸 Jeff Smith 與現實妥協,因為這就是成人的世界,也是政治的現實,但 Jeff 就像一隻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只感到受傷與被騙,無法接受事實,Joe Paine 與 Taylor 無計可施,只好對 Jeff Smith 進行一連串以偽造文書為基礎的污衊與抹黑,並操控媒體,製造不利 Jeff Smith 的輿論,以逼退 Jeff Smith。Jeff Smith 議員辦公室的助理 Saunders 小姐 (Jean Arthur 飾演),是個成熟事故又足智多謀的都會女郎,遇上 Jeff Smith 這種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一開始先是感到訝異與一絲輕蔑,不過卻漸漸被他的真誠與理想所吸引(註2),並在 Jeff Smith 準備放棄並離開華盛頓時,鼓勵他別放棄,並幫助他...
影片在今天所呈現的面貌,除了以政治片解讀之,不妨也以歷史的角度來看看此片,它多少反映了美國人在那個時局下的深層焦慮,也可以看做是對納粹的挑戰:美國與歐洲各國一向有千絲萬縷的牽連,但是受到華盛頓遺訓的影響(建國初期的外交政策),以及一次大戰中巨大死傷的關係,自 1920 年代起就奉行孤立主義 (Isolationism)(註3),與歐洲各國的事務保持一定距離,直到美國自己都快變成世界上唯一的自由孤島,以及珍珠港事件的爆發,美國才放棄孤立主義,心甘情願攪入世界大戰。本片的導演是擅長「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ies" 的 Frank Capra,據說他本人是共和黨的支持者,不用說,這是在歐戰爆發前後都力挺孤立主義的一群,不過 Frank Capra 卻曾口頭表示支持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隸屬民主黨)的「干涉主義 (Interventionism)」。希特勒早先已吃下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1939 年九月,德國入侵波蘭的同時,本片正處於剪輯階段,導演 Frank Capra 對於干涉(參戰)與否的看法,在這片子應該是很明顯了,片中有一場能讓愛國人士熱淚盈眶的戲是主角參觀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在那裡恰有一對猶太祖孫也來參觀,就在猶太小男孩唸誦著石壁上的林肯遺訓的同時,一位非裔老先生也來到林肯像前脫帽致意,這畫面使用了不知多少飄揚的星條旗重疊在影片之上,使用了不知多少愛國歌曲、傳統歌謠(甚至還使用了幾小節的國歌),這一切都顯得十分刻意,在一般的承平時代誰會拍攝如此右翼搧情的場面?另外,又如片中 Jeff Smith 在草擬法案時對 Saunders 小姐所說:「...自由太珍貴,不能被埋在書本裡,成人應該每天把它擺在面前,並對自己說:我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說話。我的祖先並不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說話,但我和我的孩子們可以,兒童長大後應該記住這些。」(註4) 以及片末 Jeff Smith 霸佔議事發言權進行冗長辯論時 (filibuster) 所說:「我很喜歡『獨立宣言』的部份,若沒先教導人民區別人權與揍一拳的不同,是沒有任何國家能讓這些規則運作的。」(註5) 這說明了能活在一個奉行自由(Liberty)與民主(Democracy)的國度是多麼幸福的事,也說明了教育是如何重要,所以,1941 年日本襲擊珍珠港之後,如何教導在不久之前還堅守「孤立主義」的美國群眾參戰的正當性也是同樣的道理,1942 年起,Frank Capra 執導了美國二戰時期一系列共七集的宣傳片 "Why We Fight",當時 Capra 雖從未拍過宣傳片,但以他在影界的人脈,邀集了甫因《北非諜影》(Casablanca) 成名的編劇 Philip Epstein 與 Julius Epstein 以及資深演員 Walter Huston 擔任旁白,用簡單的數字告訴民眾,若是再採取鴕鳥心態,美國最終會只剩下北美巴拿馬運河以北的資源,因為其他都將落入德、義、日及其友邦的口袋,並告訴大眾為何要從軍,以及美國為何要無償以物資援助友邦,因為若是繼續姑息,對方的下個目標說不定就是美國、加拿大。
Jeff Smith 參觀林肯紀念堂的煽情戲碼
本片的成功,幾位演員功不可沒。據聞本片故事原為 Lewis R. Foster 的劇作 "The Gentleman from Montana",哥倫比亞 (Columbia) 影業認為這是可居的奇貨,將它買下,打算作為 Frank Capra 在 1936 年的神經喜劇電影 "Mr. Deeds Goes to Town"《富貴浮雲》的續集 "Mr. Deeds Goes to Washington",但很可惜的,該片男主角,也是好萊塢一線男演員的賈利古柏(Gary Cooper)挪不出檔期,Frank Capra 只好跟 MGM(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商借曾在前一年合作過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夢》的史都華。
時年 31 歲的史都華當時的形象跟戰後轉型西部片或希區考克的驚悚片裡的很不一樣,與當時其他好萊塢一線俊男如 Cary Grant(卡萊葛倫) 或 Gary Cooper 比起來,他只能算「好看」(nice-looking)而已,也較無性感的意味,但多了清新跟大男孩 (boyish) 的感覺,這不能不歸功於他那溫文又略帶靦腆的特質,與本片主角 "country boy" 的形象尚稱契合。除了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建築時曾參加演劇社之外,史都華並未曾受過任何專業的戲劇訓練,他在 1932 年前往好萊塢發展,1936 年才連續在兩部電影中擔任男主角,一部是 B 級電影 "Speed",另一部則是歌舞片 (Born to Dance) ,史都華在後者中不但演還唱、跳,這也是他從影生涯唯二的歌舞片。同樣在 1936 年他還在 W.S. Van Dyke 執導的犯罪喜劇片 "After the Thin Man" 中演出有性格障礙的凶手,這部片中,雖然精神發作的戲份只有區區幾個鏡頭,但是史都華的表現可圈可點。到了 1937 年左右史都華演技已頗純熟,這年他在 Henry King 執導的 "Seventh Heaven" 中演出一個社會底層的粗人,演技自然純熟,此時的他算得上演什麼像什麼,除非戲分過於無足輕重或沒有發揮的空間(如 The Last Gangster,1937)。
據說史都華吸引到導演 Frank Capra 的注意是 1937 年演出 Sam Wood 執導的電影 "Navy Blue and Gold",史都華在此片中演出一個海軍軍校學生,跟他的同室室友在生活上、球場上、課堂上有相互扶持的同窗情誼。因為 "Navy Blue and Gold" 之故,史都華在 1938 年獲得 Frank Capra 的神經喜劇《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的演出機會,他在《浮》片裡表現得不錯,稍微打開了點知名度。隔年,1939 年恰好《史密斯先生遊美京》這個片子從天上掉下來,史都華撿了去,開啟了他的成功之門,本片主角霸佔議事發言權的戲碼很有揮灑空間,當時的史都華大概也知道這機會很難再有,據同戲的演員 Jean Arthur 回憶,說史都華在拍攝本片期間戰戰兢兢,清晨五點就起床,再開車到片場(點我)。
史都華在本片中有幾處演技的里程碑,例如受到同僚 Joe Paine 與富商 Taylor 陷害,心灰意冷要離開華盛頓時,又來到林肯紀念堂,望著林肯像而偷偷啜泣,以及最終在國會殿堂上的崩潰的名場面,不禁令人懷疑,Jeff Smith 的角色有多少與史都華本人是重合的?據聞史都華本人原本就是資深的童子軍,不過史都華日後成為支持共和黨的右翼保守份子似乎是 1946 年參戰五年後回國之後的事 (註6),所以倒也不能推測他在拍攝本片時就是忠貞愛國的右翼份子。史都華的 Jeff Smith 角色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提名,但得獎卻是隔年 1940 年在 "The Philadelphia Story"《費城故事》中的記者一角的事,不過,咸認為,甚至史都華本人也認為,1941 年影藝學院把獎頒給他是為了彌補前一年無法把獎頒給他的遺憾,因為那年的競爭者太強 - 1939 年有幾個超級強片叫《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跟《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當年入圍男主角的除了本片的史都華,尚有《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 的 Rober Donat、《亂世佳人》的 Clark Gable、《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 的 Laurence Olivier 以及 "Babes in Arms" 的 Mickey Rooney,雖然 Laurence Olivier(勞倫斯奧利佛,英國莎翁名著知名舞台劇演員)的名字讓人覺得這是場硬仗,不過獎項最終由《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 的 Robert Donat 獲得,Donat 是英國演員,他在《萬世師表》裡演一個木訥老實的平凡教師,不但演得溫馨感人,也是頗為突破性的演出。其實只要關注過奧斯卡應該不難發現,奧斯卡不常把獎頒給剛入圍的人。不過史都華也很迅速在隔年就憑《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 得獎了。
另外,演出主角的同事參議員 Joe Paine 的 Claude Rains 也是很有身價的演員,他在投入電影之前就已是一名成功的舞台劇演員,曾經演出一些經典的反派角色,例如本片以及 1946 年希區考克所執導的《美人計》(Notorious) 中納粹組織的頭目,本片結尾若非 Claude Rains 精湛的詮釋參議員 Joe Paine 的良心發現、崩潰、自首,這片子是不會成功的。另外 Frank Capra 最愛用的女主角 Jean Arthur 則恰如其分,演出那在大城市混得很不錯的上班女郎。最後,本片如同 Frank Capra 的前作《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連演出參議院主席的 Harry Carey 都很搶戲,這位則是默片時代西部片的大明星。
由於國會的特殊題材,本片早在開拍之前就被好萊塢自己的審查單位關切,說是恐怕會傷害到國家本身,推出之後,不意外的也受到一些國會議員的抵制,據聞首映會曾邀請一些國會議員觀賞,不少議員在電影中途便離席,理由是電影不夠道地、破壞議員形象、污衊國會之類,另外美國童子軍團(Boy Scouts of America)也要求不得使用其名義,因此影片便把童子軍叫做 "boy rangers" 而未使用 "boy scouts"「童子軍」的字眼。此外本片的美國主題甚至曾被解讀為「反美」或諷刺美國主義,甚或不乏被解讀為「前共產主義」(pre-commuinst) 思想的。可見同樣的事物若非經過時代變遷並不易論斷其本質,這大概就是歷史的複雜與弔詭。不過,幸虧本片當年的票房表現不俗,是 1939 年度十大賣座之一,不然真是太挫折了。如果不用太複雜的眼光看待本片,不理會「愛國主義」或正確的「美國價值」這些沈重主題,簡單看這片其實就是關於理想的實現,Jeff Smith 是一個認真、堅持其理想的人,雖然有點脫離現實,但並不愚笨,就算舉世皆濁,但還是堅持分清是非對錯,一個人對抗整個邪惡世界,就算旁人把他當作唐吉軻德(Don Quixote)似的瘋子,或就算遇到所謂的 "lost cause"(毫無勝算的逆境),他仍然不顧一切的對抗風車(fighting the windmills),敢於挑戰不公不義,最後他成功了,這應該是本片明顯的主旨。不過,儘管說了這麼多,此片對我最強大的作用就是,看完此片後,(儘管我不是美國人)我已被洗腦得差不多,認同生為美國人是個多麼有福氣的事,因為,一個真正落實「自由」、「民主」、法治的民有、民治、民享國家的國民,不論走到世界上哪個角落,都是可以抬頭挺胸的。
大概是因為時代背景(wartime,戰時)的關係,或是佳作總是令人仿效,1941 年另一位也以「神經喜劇」知名的導演霍華霍克斯 (Howard Hawks) (註7) 為華納執導了「約克軍曹」(Sergeant York),由前述已提過的挪不出檔期演出的 Gary Cooper 主演,此劇為一相當勵志的電影,雖然以一次大戰為背景,但精神上倒也闡述了美國為何而戰(二次大戰)。
最後是配樂,本片充滿了美國的傳統歌謠如 "Red River Valley"、愛國歌曲如 "When Johnny Goes Marching Home"、與牛仔之歌如 "Trail to Mexico" 等等,它甚至還使用了幾小節的美國國歌(這就太 over 了)。
"My Country, 'Tis of Thee" 這首愛國歌謠後來在 Frank Capra 的 "Meet John Doe" (1942) 以及 Howard Hawks 的 "Sergeant York" (1941) 裡用得更多。
"Trail to Mexico (Bury Me Not on the Lone Prairie)" 這首牛仔歌謠在 1940 年約翰福特執導的 "驛馬車" 中被使用得更多。
註1:全文為「...一個民有、民主、民享的政府絕不會從世上消失。」出自林肯於南北戰爭時期於 Gettysburg 發表的演說內容,時間為 1863 年,原文為:"...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註2:這幾乎是「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y) 的公式了,質樸單純的主角 (怪咖、神經病) 卻吸引了世故精明的異性主角。
註3:孤立主義也間接導致 1929 年至 1933 年的「經濟大蕭條 (The Great Depression)
註4:原文 "... Liberty is too precious a thing to be buried in books. Men should hold it up in front of them every single day and say: I'm free... to think and to speak. My ancestors couldn't. I can. And my children will. Boys ought to grow up remembering that."
註5:原文 "I always get a great kick out of that part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You're not gonna have a country that can make these kinds of rules work - - If you haven't got men who can tell human rights from a punch in the nose."
註6:史都華原就具有駕駛飛機的技能,也有足夠的飛行時數經驗,故在 1941 年申請入伍從軍,史氏當時已是知名、高收入的演員,以現在承平已久的眼光來看,似乎很難想像?前途一片光明燦爛的明星去前線,不是勞軍,而是作戰。據聞當時放下演藝事業去從軍的演藝人員不只史都華一人,如 David Niven 從軍,Tyron Power、Robert Tayor、Clark Gable 與 Cary Grant 也都有申請入伍,女星則有積極參與紅十字會的 Myrna Loy,但不幸陣亡的則有 Leslie Howard(《亂世佳人》的男二)與 Glenn Miller (知名樂手),只能說那是個什麼時代啊?史都華自 1941 年入伍至 1945 年退伍,待的不是藝工單位,而是申請去前線,他擔任轟炸機駕駛(bomber pilot),執行過不下二十次深入德國的轟炸任務。1942 年在軍中曾協助拍攝美國空軍宣傳片 Winning Your Wings。因為參戰之故,史都華的作品年表上有數年斷層(1942-1945)。史氏戰功彪炳,想必是才華洋溢,應該是開飛機的技術不錯或是集智慧與勇氣於一身,至戰爭結束前他已升到上校的軍階,並獲得 Flying Cross with two Oak Leaf Clusters、Air Medal with three Oak Leaf Clusters 以及 French Croix de Guerre with Palm(法國英勇十字勳章)等獎章。
註7:個人認為 Howard Hawks 的神經喜劇過於不羈 (wild) 以致有鬧劇 (farce) 的感覺,如 1938 年的 "Bringing Up Bab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