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8

台語片《流浪三兄妹》(邵羅輝, 1963)

劇照來自國家電影中心。左至右:許秀哖(十歲)、戴佩珊(五歲)、肉員仔(三歲)。
製片公司:永達影業
製片:戴傳李
導演:邵羅輝
編劇:陳守敬
主演:拱樂社歌仔戲團

這麼珍貴的電影🎬,不能只有我看到~

本片是台語片到當時為止最賣座的,據說以當時幣值,三十萬就能買一間房子,而本片「成本三十八萬,票房一百八十萬」。

自從九月初在公視台語台偶然看到 1969 年的台語片《燒肉粽》之後,就被童星戴佩珊圈粉了。近日連續看了 1962 年《舊情綿綿》跟 1965 年《地獄新娘》,前者的心得已經火速專文分享。頃聞 1963 年的賣座台語片《流浪三兄妹》也是由戴佩珊主演,還加上另兩個可愛童星:許秀哖跟肉員仔(本名簡春美),就很積極地在網路上尋找片源,就在偏尋不到,又發現沒得買之際,上了國家電影中心粉絲專頁問東問西,終於問到,國家電影中心的館藏就有。所以一得空就殺到青島東路的「國家電影中心」以 100 元為代價看了。

由於不能出借,所以我在現場看。片頭是一連串感謝協助修復的獻文,看來修復的時間應落在 1997 年左右,這已經是電影推出 35 年後了。獻文內容感謝了一票立法委員,包括藍營的柱柱姐跟周荃。接著跑的文字我看了目屎流,大意是說這舊電影呈現了社會變遷中的一頁,歷史最大的好處就是幫你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為何是現在這樣。這片子前十分鐘因為音軌遺失之故,成為無聲默片,劇情只能靠揣測,跟片後查網路補足。

這是一部歌仔戲電影,由拱樂社歌仔戲班全員主演。名為電影,實為形式是電影的歌仔戲。作為 20 世紀發源於蘭陽平原 (宜蘭) 的儒腔台語歌唱劇,歌仔戲一向是最貼近台灣島民的娛樂,而它也真在戰前戰後兩次常民娛樂黃金時期扮演了提供人才的「人才庫」,如戰前自 1931 年至 1945 年,由古倫美亞唱片催生的台灣最早的一批台語流行歌,當中不但有些曲目保留了歌仔戲(北管)的元素 (如 1936 年勝利唱片 (Victor) 「雙雁影」),連最早的一批台語流行歌星也都從歌仔戲演員找人,如純純(1914-1943)與愛愛(1919-2004)在尚未成為流行歌星之前,均是歌仔戲藝人。至今台語流行歌有不少都是歌仔調,其實歌詞若是七個字成一句的幾乎都是歌仔調,知名歌謠家姚讚福的《日落西山》便是改編自歌仔戲的「新調」。



而戰後的常民娛樂黃金時期則是從 1957 年開始,並貫穿整個 1960 年代至 1970 年為止的台語片全盛時代。1955年「台語片的先驅」《六才子西廂記》就是由歌仔劇團「都馬班」在面臨電影的挑戰下主演,由邵羅輝執導、並用十六釐米的底片拍攝,但由於拍攝匆促且技術不純熟,所以上映僅三天就匆匆下片,然而《六》片卻引起了另個老歌仔戲班「拱樂社」老闆陳澄三的注意,他找來甫自日本學成的導演何基明,用三十五釐米的底片將歌仔戲的經典劇碼《薛平貴與王寶釧》搬上大銀幕,意外造成空前轟動,這才開啟了台語片的黃金時代。

台語片的先驅 - 1955 年拍攝的歌仔戲《六才子西廂記》

1956 首部賣座的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

劇情

明朝永樂年間,三兄妹之父為武林中人,因故入獄,其母碧霞 (音譯) 去找河南都督張某(柯佑民飾演)求情,不料卻遭張強佔,連帶使丈夫被害,死於獄中,張更派人要斬草除根,幸虧父親之同門救走三兄妹,交由三兄妹的叔嬸扶養。

三兄妹年幼,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叔叔視如己出,細心照料終成可愛兒童,分別是哥哥小奇(音譯,許秀年飾演)、妹妹小燕(戴佩珊飾演)跟小珍(肉員仔飾演)。一日,叔叔外出做生意,交代嬸嬸照顧三兄妹,但嬸嬸陽奉陰違,不但虐待三兄妹,還將他們當成傭人使喚,這也就算了,還偷隔壁老王,恰好被三兄妹撞見,小燕被毒打,叔叔返家問是何原因受傷,小奇怕嬸嬸報復只好謊稱跌倒。

不久,叔叔又要出遠門,老王又登堂入室與嬸嬸共度春宵。嬸嬸跟老王商量毒計,要將小燕殺死丟到河中再謊稱失蹤,這被房門外的小奇聽到了,小奇連夜帶著妹妹二人逃家。叔叔返回,碰見三兄妹露宿郊外,詢問是何故,小奇和盤托出。叔叔攜三兄妹返家,捉姦在床,嬸嬸不但不示弱,還威脅要將三兄妹的下落告官,叔叔憤而將姦夫淫婦殺死。

叔叔打算去官府自首,臨行前交給三兄妹一包銀兩,並囑咐三兄妹要前去「大法寺」投靠師公並拜師學藝。不過後來因為銀兩被偷,而小燕堅持要尋母,三兄妹便一邊乞討一邊流浪至河南,一路上充滿艱辛、苦楚。到了河南,卻聽說河南都督已遷至京城出任尚書。三兄妹正要啟程進京之際,發現小珍染風寒,幸而得到藥舖大夫(吳老吉?飾演)幫忙,不但招待他們吃穿,還帶他們到京城。

三兄妹於尚書府外苦候多時,均未見其母出門,苦等三個月,經過風吹雨淋日曬,身上由大夫相贈的錦衣已經變得破破爛爛,總算盼到生母外出拜廟,生母見乞食群中三幼童,便與三兄妹攀談,由言談認出是骨肉,但因為怕三兄妹受害,不敢與其相認,只給予銀兩。一日,生母要婢女送盤纏給三兄妹,要他們速速離開京城,並至師公處學藝,三兄妹央求婢女帶他們與其母相見,婢女拗不過三兄妹,只好帶他們到尚書府後花園,母子終於相認,相擁痛哭。

母子團圓這一幕,不巧被張某的師爺(郭夜人?飾演)撞見,派人追殺,幸虧三兄妹父親的同門即時趕到相救,平安攜至師公處。三兄妹在師公處學藝,學成後,攻入尚書府救出生母,並在聖駕前告御狀報父仇。生母最後出家。叔叔亦出獄團圓。

小燕被毒打
三兄妹乞食

三兄妹向大夫說明流浪的原委哭喊肚餓的妹妹

配樂

在配樂方面,除了本體歌仔戲以外,我倒覺得片中頗多聽起來像當時歌謠黃金時代的龍頭亞洲唱片常用的管弦配樂,都是頗為西化的配樂,倒是沒有什麼漢樂的影子。後來在網路上查到「圖解台灣電影史」這本書中提到,製片戴傳李很注重影片的錄音跟配樂,所以就請文夏合唱團的文君來唱主題曲,然後配樂都請樂隊來錄音。本片的主題曲正是《流浪三姊妹》,在三兄妹拔山涉水過吊橋的時候搭配使用,畫龍點睛。

主題曲:《流浪三姊妹》 文君主唱


感想

前十分鐘的劇情之黑暗,如朝官霸佔平民之妻又謀殺平民橋段,令我猜到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朝代~~明朝,果然後段就提到是明朝永樂年間。中間看到三兄妹的淒涼流浪我目屎流,若不是過危橋、就是涉水渡河,連在屋簷下躲雨都被驅趕,簡直不能再倒楣了。面對哭喊肚餓的妹妹們,哥哥只能向路過的農家討飯,雖然大多被拒。儘管世態炎涼,所幸還有好心人,小珍染病,哥哥求藥店大夫免費醫療,大夫不但義診,還接待三兄妹飽餐,並詢問流浪原委,帶三兄妹上京。

但仔細審視電影,還是頗牽強不合理,比如說,若三兄妹父親之師門如此神勇,那何必等到父死母被佔三兄妹又即將被仇人消滅之際才趕到相救?另外十歲孩童如何能如此神速學成武藝並報父仇?感覺電影為了結局而草草結束,根本急轉直下大放送了~

嬸嬸偷情被姪子們識破的橋段頗有另個歌仔戲劇碼 -- 通州奇案「殺子報」的況味,只能說偷情這種情節真是永恆而歷久不衰的橋段啊 (菸🚬 )....,大概因為人性自古至今不曾改變吧~~而叔叔殺人的橋段好哥德啊 ("Gothic",是一種恐怖片),害我看了錯愕一下,因為他一刀殺死一個,殺死兩個才用兩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輕鬆得很,我還以為在看《快樂樹朋友》(Happy Tree Friends)...

血腥卡通《快樂樹朋友》(Happy Tree Friends)

另外我雖是衝著戴佩珊而來,但不得不在此對演技出色的許秀年稱讚一番,確實戴佩珊失色不少(但戴的嬰兒肥還是可愛啦~),不過此片本來就是拱樂社的主場,而會唱歌仔戲的「囝仔生」許秀年自然比戴佩珊討喜許多。

這片子裡,小秀哖延續她在前一年的歌仔戲電影《金銀天狗》中的絕活,那就是「受人欺負還能掃地掉淚唱戲」,像是被嬸嬸虐待時,以及哭得梨花帶雨還能一邊唱戲,如與妹妹流浪乞食時,或與母相認的橋段,另外比較深刻的還有藥舖大夫與三兄妹在京城即將分別時,大夫問三兄妹日後如何尋母?若是未果又該如何處置?只見小秀哖口條清楚,將台詞說得頭頭是道,原來她六歲就成為拱樂社的「囝仔生」(小男生),難怪表現如此優秀。

一般人只知許秀年是知名歌仔戲小旦、「娘子」,但她本名許秀哖,1953 年出生在雲林麥寮窮人家,由於母親與祖母都在拱樂社幫傭,五歲那年登台代演,意外走紅,從此開啟她的粉墨生涯,常常演出苦情的孩子角色,不是苦命就是得流浪尋母,或為父報仇... 據說在台語片風行的年歲裡,她也曾在四年間,主演過九部台語片...



而肉員仔的資料則不多,據說是她就是歌仔戲演員吳碧玉之女,本名簡春美。吳碧玉就是首部賣座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的女主角,飾演王寶釧。

1962《舊情綿綿》中四歲的戴佩珊
再來,還是重提一下戴佩珊的事蹟,出生於台語片剛竄出頭的1958年,父親就是本片的製片戴傳李,他原是排片員,後轉為製片,先後成立永達、永新影業,專營台語片的製片與發行。母親黃翩翩也擔任電影監製,在片場幫助丈夫。戴佩珊與哥哥、弟弟都在父親的電影中擔任童星,如弟弟在嬰兒時就演出 1961 年同是邵羅輝執導的《桃太郎大戰鬼魔島》,1963 年另一部同是兒童流浪片的《尋母三千里》則由戴佩珊與哥哥戴哲欽共演。

1962《舊情綿綿》中四歲的戴佩珊
1962年的台語片《舊情綿綿》是戴佩珊第一部電影。1963年本片《流浪三兄妹》,據說以當時幣值,三十萬就能買一間房子,而本片「成本三十八萬,票房一百八十萬」,是台語片到當時為止最賣座的。同年隨後全外景在蘇花公路拍攝的《尋母三千里》票房更大賺三百萬,幾乎可以買下十棟房子。

可惜台語片在進入 1970 年代之後一方面受到來自電視媒體的挑戰,一方面來自國民黨國語政策的壓制,以致無以為繼,所以戴佩珊在小學畢業後就息影了~~

戴佩珊2017近照。左二戴佩珊、母親黃翩翩電影監製 (出處:國家電影中心)

最後是三兄妹跟叔叔講嬸嬸「討契兄」的橋段... 童言無忌... 還是不失可愛  >///<...

2019-09-15

台語音樂片《舊情綿綿》(邵羅輝, 1962)

四歲的戴佩珊飾演的慧珠,劇組阿姨把人家眉毛畫太濃了啦,歌仔戲才畫這麼濃啦~
製片廠:永達影業
製片:戴傳李
發行:中影
導演:邵羅輝
副導演:林福地
原作:陳小皮
編劇:張淵福

話說日前在公視台語台看了1969 年的台語片《燒肉粽》之後,就被童星戴佩珊圈粉了。近日在網路上連續看了 1962 年《舊情綿綿》跟1965 年《地獄新娘》,後者的心得有待分享,但本文將略為推介 1962 年《舊情綿綿》。

在《舊情綿綿》中,戴佩珊真的好可愛也好聰明喔,她父親是台語片製片人戴傳李,據說是蔣渭水的外甥,後來成立永新影業,專營台語片的製片與發行。《舊》是戴佩珊第一部電影,可惜台語片在進入 1970 年代之後一方面受到來自電視媒體的挑戰,一方面來自國民黨國語政策的打壓,以致無以為繼,所以小朋友小學畢業就息影了,殊為可惜~~

主演《舊情綿綿》的是台語創作歌星洪一峰 (1927-2010),本名洪文路,他專長作曲,而葉俊麟填詞,是本地歌謠最重量級的創作二人組,如 1950年代末期《舊情綿綿》、《思慕的人》、《寶島曼波》、《淡水暮色》...等等。據說他的成名作是 1957 年的《山頂的黑狗兄》,翻唱自日本歌星中野忠晴在 1934 年的仿瑞士山歌 (優抖調 "yodelling")《山の人気者》(註1),1959 再以自創作的《舊情綿綿》繼續賣座。

什麼樣的電影會請一個歌星來主演?就是「音樂片」或「歌唱片」,如本片的同名主題曲《舊情綿綿》,其實早在本片推出之前數年的 1959 年就問世了。1950~1960 年代是台語歌謠第二個黃金時期,以位於高雄的「亞洲唱片」為火車頭,網羅留日的音樂名人林禮涵與楊三郎等人。那時的編曲,也就是樂器的鋪排,常是管弦樂的配置,澎湃華麗異常,《舊情綿綿》的前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絕非 1970 年代以降到 1990年之間在黨國打壓下普遍質感不佳的台語歌所能相比。



劇情

洪一峰來到一個種滿了檳榔的鄉下擔任教職,認識了當地採檳榔的少女月霞 (白蓉飾演)。洪老師一峰不僅文質彬彬,還會拉小提琴、作曲,令月霞著迷不已,而一峰對面貌姣好的少女月霞也是一樣心動。

可惜月霞的勢利眼父親(繼父/養父?)早已看好一門親事,那就是以十萬元以及晉升經理為代價,將月霞嫁給台北總公司的董事長當繼室。月霞之父為了拆散兩人,找校長告了一峰一狀,一峰只好捲鋪蓋走路,到阿里山令謀他就。

月霞不想嫁董事長,只好逃到阿里山投靠一峰,由於月霞是未成年少女,一峰幾經抗拒接受了,兩人在阿里山共組家庭,育有一女慧珠。但好景不常,月霞父親在小吃店無意間聽到鄰桌在話家常,得知一峰月霞兩人在阿里山,便趁著一峰外出時將月霞帶走。

月霞被帶到台北董事長處,由於逃跑失敗,只好一邊抗拒、一邊虛與委蛇,這樣過了四年。慧珠 (戴佩珊飾演) 已經是個可愛的孩子,她看到媽媽的照片問東問西,最後為了找媽媽,偷偷跟著幫傭的阿婆 (文珠飾演) 上台北,卻不慎走失。一峰在阿里山遍尋不到慧珠,只好上台北找女兒,無巧不巧的遇到舊識進入唱片界,意外走紅。

慧珠流落街頭、夜宿公園,偶然看到一峰登台的招牌,認出那是父親而進場... 月霞也在電台認出一峰的歌聲而來到登台現場... 此時董事長因為公司被月霞父親掏空,而犯下票據法....



配樂

男主角是當紅歌星,所以影片的配樂也十分豐富,由於洪一峰本就翻唱不少日本低音歌王フランク・永井(法蘭克永井 "Frank Nagai") 的曲子,所以電影中除了自創作曲外,還有不少日本翻唱歌曲,也有台灣宜蘭地區的先民民謠《一隻兒哮啾啾》,甚也有中國歌曲,那就是黎錦光在上海百代唱片時期的《採檳榔》:

曲目 詞曲/原曲 主唱
舊情綿綿 葉俊麟、洪一峰 洪一峰
採檳榔 黎錦光 洪一峰合唱團
青春愛戀 葉俊麟、洪一峰 洪一峰
快樂的牧場 葉俊麟、洪一峰(部分取材日本歌?) 洪一峰
無情的火車 葉俊麟(?)、洪一峰 洪一峰
搖子調 《赤城の子守唄》 洪一峰
一隻鳥兒哮啾啾 先民民謠 (宜蘭地區) 趙明玉
無聊的男性 《俺は一人ぼっち》1960,中野忠晴原唱 洪一峰
悲情的城市 吉田正《捨てられた町》1955,フランク・永井原唱 洪一峰

橋段

幾個我喜歡的橋段:

慧珠流浪台北街頭、夜宿公園,這部份的音軌應該是遺失,配樂《一隻鳥兒哮啾啾》沒能放出來,非常非常可惜~


夜宿公園

流浪街頭


路旁發呆



男女主角在阿里山上過著快樂生活的配樂是《快樂的牧場》,同樣是仿瑞士山歌優抖調,作詞葉俊麟,作曲不確定是否洪一峰。灰田勝彥在 1951 年唱的《アルプスの牧場》(高山牧場),佐佐木俊一作曲,副歌的部份與《快樂的牧場》一模一樣,可以猜測《快樂的牧場》》應是改編此曲,不過《快樂的牧場》除卻副歌的部分其實跟《アルプスの牧場》不一樣,猜測是部分取材。



另外就是影史中常見的悲劇畫面,火車站的送別、甚至追火車的橋段,如 1945 年大衛連 (David Lean) 《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1955年大衛連《豔陽天》(Summertime)、1957 年比利懷德 (Billy Wilder)《黃昏之戀》(Love in the Afternoon)、1965年大衛連《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本片是月霞父親萊阿里山拆散月霞一峰時的火車橋段,佐以《無情的火車》,頗為悲傷...



感想

本片一個珍貴的地方是舊時的台北街景,令我印象深刻,由於彼時的台北城中心仍在西區,片中萬華、西門町街景都頗有歷史價值,如北門郵局、中華路、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萬華車站、峰大咖啡、開封街(音響街)等等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以今日眼光看來,這部台語片其實不乏粗製濫造的感覺,劇情的時間軸充滿了牽強與不合理, 如慧珠流浪到父親成名,應該早已餓死街頭?月霞如何能與董事長虛與委蛇四年?如果一峰如此才華洋溢應用不著後面到台北找朋友才巧遇舊識伯樂。月霞父親如何能在小吃店聽到月霞與一峰在阿里山,隨便的路人甲乙都知道月霞一峰在阿里山,未免牽強?慧珠是如何混過火車站票口上火車?另外有的鏡頭運鏡奇怪...

但是... 儘管片子在深刻檢視下瑕疵多多,本片在情感上是真摯而動人的~

本片後續又在 1962 年拍攝《何時再相逢》、1964年《祝你幸福》等續集。

最後簡介一下導演跟女主角。導演邵羅輝據說是演員出身,據說他在 1955 年拍的 16 釐米台語片《六才子西廂記》,是台語片的先驅。而女主角白蓉則出身「白蘭歌舞劇團」,活躍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白蘭歌舞劇團」在1957年拍攝電影《薛仁貴與柳金花》,開啓了白蓉的電影之路。1960年代中期結婚息影。

預告片


註1:「山の人気者」又翻唱自英國歌手 Leslie Sarony 在 1930 年寫下的 "Fine Alpine Milkman" (阿爾卑斯山的送奶人)。

2019-04-20

攻擊13號警局 Assault on Precinct 13 (John Carpenter, 1976)

1976 年警匪片《攻擊13號警局》(Assault on Precinct 13),約翰卡本特 (John Carpenter) 導演

先講結論,1970 年代的警匪片,或多或少都可以改名叫「大都市犯罪面面觀」...
而在美國,由於西部拓荒的傳統(槍枝對抗原民與野獸),人民可以合法持槍,多少罪惡藉由這種政策被施行了~

1950 年,全球總人口僅 30% 住在城市,但隨著戰後嬰兒潮的湧現,全球人口除了急速膨脹之外,也呈現向都市集中的態勢。進入 1970 年代之後,除了普遍的經濟衰退,美國各大城市在「都市化」(Urbanization) 之下,住宅、水、電等市政建設呈現嚴重不足,連帶導致犯罪率居高不下,如紐約地鐵成為了犯罪天堂。1979 年有部動作片《戰士聯盟幫》(The Warriors),就將紐約描述成一個被暴力與黑暗籠罩的城市。

大都市除了成為犯罪溫床之外,1970 年代之後,美國建築老舊的比例也普遍偏高,都市需要都更。1977 年紐約大停電 (New York City blackout) 除了歸咎於天災 (閃電) 之外,其實到當時為止已經老舊的基礎設施也是原因之一,而那場大停電後續更引發嚴重的治安事件,也就是暴民打劫。

盤帶式錄音機 (reel-to-reel tape recorder),盤帶更換麻煩
整個 1970 年代,美國各大都市淪為犯罪溫床,一般商家對於打劫根本束手無策,而警察也只能在大都市內疲於奔命,這點不妨參考  1970 年代一干警匪犯罪電影,如 1972 年山姆畢京柏 (Sam Peckinpah) 執導《亡命大煞星》(The Getaway)、1975 年薛尼盧梅 (Sidney Lumet) 執導的《熱天午後》(Dog Day Afternoon)、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 同時期的《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 與《緊急搜捕令》(Magnum Force)... 族繁不及備載。

1970 年代末期,就是這麼一段犯罪率已達顛峰,而能有效遏阻犯罪的科技尚未問世的黑暗時代,但暗夜終要過去,卡帶 (video cassette) 被發明出來 ,取代了盤帶式 (reel-to-reel) 存儲裝置 ,以及 錄影機 (VCR) 的普及,帶動了視訊監看 (video surveillance),也就是閉路電視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的發展,到 1980 年代初期,美國各規模零售商店已廣泛安裝閉路監看,並有效「遏止」(deter) 打劫。

劇情

美國洛杉磯中南部有個叫安德森 (Anderson) 的社區是個治安敗壞的貧民窟,某個週六半夜三點,當地有個叫「街頭雷聲」(Street Thunder) 的幫派打劫了一些步槍和手槍,但在洛杉磯警局重裝出擊之下,六個幫派份子被擊斃了。四個幫派頭頭因此以鮮血祭旗,要洛杉磯警方和市民血債血還。

白天,剛升上加州公路巡警 (CHP officer) 的伊森.畢夏普 (Ethan Bishop) 警司奉命來看守再過幾小時就要永久關閉的安德森派出所。所內只剩幾個警員和兩個女性行政人員小麗 (Leigh) 和茱莉 (Julie)。

畢夏普警司
社區某處,準備無差別殺人的幾個街頭雷聲幫份子開車在街頭閒晃,尋找獵物,極其殘忍的他們槍殺了一個買冰的女童與賣冰的小販,悲憤不已的女童父親因此瘋狂追殺幫派車輛,並擊斃了一個開槍的幫派份子,然而幫派份子強力反擊,女童的父親只得逃到安德森派出所求救... 但驚嚇過度的他卻無法以言語表達出發生的事情。此前不久,有一輛押解了三名囚犯的囚車才剛來到安德森派出所求助,因為有一名押解的犯人得了急病,所以另兩個囚犯,威爾生 (Wilson) 與威爾斯 (Wells) 只好暫時被關到派出所內的囚室去。

準備無差別殺人的幫派份子尋找獵物狙擊手的裝備 ,用來向平民開火
夜晚降臨,派出所內隨即發現電話線與電源被斷,幫派開始使用裝有消音器的武器向派出所開火。在幫派強力攻擊下,派出所內人員一一折損,包括女性文員茱莉。在武器不足、幫手不足的情形下,畢夏普警司只得暫時釋放威爾生與威爾斯兩個囚犯來幫他抵擋幫派綿密不絕的進攻。

由於該區人煙稀少,適逢星期假日,加上幫派使用消音武器,又迅速移除屍體,粉飾太平,儘管已有居民報案指稱聽到零星槍聲,但巡邏員警仍以為該區太平無事... 隨著幫派團團包圍、步步進逼,殘存的畢夏普警司、小麗、及威爾生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反攻...

勇敢反擊的小麗
感想

本片雖然篇幅只比 90 分鐘稍長,而且只用了幾個今日看來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但絲毫無冷場、不拖沓,這不得不歸功於優質的劇本。編劇是同時擔任導演約翰卡本特 (John Carpenter),本片是他在 1978 年以驚悚片《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 聲名大噪之前所拍攝的獨立製片電影,意思是無大型片廠的資金挹注所拍的小成本電影。

影史上不乏本片這種篇幅精簡但劇本甚好且評價高的電影,如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在 1970 年代所拍好幾部片便是例子,還有 1964 年史丹利庫柏利克 (Stanley Kubrick) 執導的《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1975 年英國經典喜劇片《聖杯傳奇》(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等等,特點就是劇本好、對白佳。不妨參考電影網站 Taste of Cinema 所選出的 25 部片長比90分鐘稍長的銀幕經典

電影在緊張感的撩撥上,實屬一流,它使用象徵了純真、無助的冰淇淋販賣車跟小女孩來對比罪犯的奸惡冷血,當女童買完冰,觀眾還以為她逃過一劫了,豈料還是難逃一死,賣冰的男人也是同樣命運,還以為他只會被打暈,並不然。就在這強弱對比,要殺不殺的擺盪間,觀眾的心臟都快停了。

這個女童在冰淇淋車旁被槍殺的橋段,個人覺得確實明顯過於暴力,據說當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對此相當有意見,最後給予此片「R」級後上映。

買冰淇淋的小女孩
另外編導的卡本特曾經提到,此片受到 1959 年西部片《赤膽屠龍》(Rio Bravo) 與 1968 年殭屍片《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的影響。的確,《攻擊13號警局》將《赤膽屠龍》與《活死人之夜》融合為一了,除了兩片都跟「包圍」(siege) 有關以外,《赤膽屠龍》的場景設定與本片高度重合,《赤》片多數的戲在警局內發生,空間雖然不大,但有囚室,有警長、副警長、及忠心耿耿的獄卒,只不過, 《赤》片是譁眾取寵的娛樂電影,而且還用了兩名歌星來助陣,說是「偶像劇」不為過,倒是《活死人之夜》不論在緊張刺激感或孤立絕望感都與《攻擊13號警局》高度相近,某程度上,《攻擊13號警局》根本是活人版的《活死人之夜》...

最後是編劇對於人的描寫,他並不採取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而是囚犯也有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或許只是環境將他們逼上梁山,當警局深陷砲火,他們並不趁火打劫,也選擇一同對抗,雖說他們這樣做同時也是自救~

警局內有囚室,還有警長、副警長、與忠心耿耿的獄卒 - 1959《赤膽屠龍》
疆屍拼命圍攻孤立小屋 - 1968《活死人之夜》小屋內的活人死守 - 1968《活死人之夜》

2019-03-03

伊芙夫人 The Lady Eve (Preston Sturges, 1941)

你騙我、我騙你 --- 1941《伊芙夫人》(The Lady Eve)

騙子之所以能騙人,以人性來看,不外乎個性奸巧、反應快、腦筋靈活,而受騙者也有其弱點、或需求才會上當。奸巧程度高的人,騙得了奸巧度低的人,邏輯來看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過,世事如棋,極盡奸巧之人,卻往往栽在心智純潔的人手中。這種情形,其實,在玩撲克牌或一些益智遊戲如桌遊時,曾經遇到過~~ 但這當中還要考慮運氣的成份,所以,就不在討論之列~~ 否則就三天三夜講不完~~1941 年發行的本片說的就這樣的一個故事,高明的女騙子,卻被不食人間煙火的獃子所剋,不過本片是浪漫喜劇,又摻有愛情的成分。

不食人間煙火的蛇學者(亨利方達)
《伊芙夫人》是所謂的「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ies),這種喜劇,男、女主角之一必是個未經世事的怪咖,而另一個則在光譜的另一端,也就是個聰明、世故的人,又偏偏會被天真無邪的對方吸引,而笑點則藉由兩者的對比凸顯出來。

這種「神經喜劇」是從「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1929~1933) 時期發展出來的,當初在電影院中為無數失業的家庭、關廠工人、倒閉的銀行家... 千萬個苦悶的大眾,在一片黑暗的前景中,提供了歡笑、解除了憂愁,風行於 1930~1940年代的電影中。然而本片又比同類型作品來得更無里頭,有些笑料與橋段頗為不羈,下文會再說明。
片頭所用蛇與蘋果的動畫

另外,本片《伊芙夫人》的「伊芙」(Eve) 二字,其實就是「夏娃」(Eve),只不過「伊芙」是英語發音音譯,而「夏娃」是從希伯來語音譯。根據《聖經·創世記》中所記載的伊甸園 (Garden of Eden) 故事,耶和華 (上帝) 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類的袓先,男的叫亞當 (Adam),女的叫夏娃,這是第一對人類的男女,安置在伊甸園中。但後來夏娃受到蛇 (魔鬼) 的誘惑,偷食了智慧之樹所結的果子,也讓亞當食用... 這就是「偷嚐禁果」的典故...  本片偷用了這個概念,「伊芙」就是「夏娃」,而男主角雖然不叫亞當,卻是個蛇類專家,所以本片片頭乾脆使用了蛇與蘋果的動畫。再來就是「夫人」(Lady) 的頭銜,在英國,凡有貴族地位的女性均享有「夫人」頭銜,倒不一定是已婚的「夫人」。

劇情是說琴‧哈靈頓 Jean Harrington (Barbara Stanwyck,芭芭拉史坦葳,飾演) 是個女撲克牌老千,她與她綽號「哈靈頓上校」 "Colonel" Harrington (Charles Coburn 飾演) 的金光黨父親一起在豪華的遊輪上找尋獵物,他們看上了啤酒廠的富二代查爾斯派克 Charles Pike (Henry Fonda,亨利方達,飾演),他是個蛇類學專家,個性害羞,剛從南美洲做完研究回來。

機伶的男僕 Muggsy (左) (William Demarest 飾演)
憑著琴的手腕與外貌,查爾斯很快就上鉤,而令琴訝異的是,她也愛上查爾斯了,兩人私下訂婚,她打算向男方坦承一切,然而,就在琴有機會全盤托出之前,查爾斯的貼身男僕拆穿了琴。查爾斯解除婚約,又自覺一顆純潔正直的心受到傷害,遂無情的告訴琴未曾愛她,只是騙她而已,隨即無情地離去... 聰明如琴者,大概也想不到一個呆子能如此絕決吧...

琴的傷心轉為復仇的怒火,她來到查爾斯位於美國康州 (Connecticut) 的故鄉,在當地的一個騙子舊識 Pearly 的幫助下,換上英國 Sidwich 郡的伊芙夫人的身分。

儘管遲鈍如查爾斯,也不禁對於伊芙夫人的長相感到訝異,查爾斯想,伊芙夫人長得實在太像琴了啊。儘管查爾斯的貼身男僕一再地向他警告:「是同一個人。」(It's the same dame.) 但查爾斯還是認為如果琴要來糾纏,不致於完全不易容就出現。如同第一次一樣,笨拙的查爾斯又再度上鉤,與伊芙夫人訂婚。欣喜的查爾斯家舉辦了盛大的婚禮,然而,就在婚禮之夜...

鬧劇
這片子裡面有好幾個貫穿全片重複出現的笑料,包括笨拙的查爾斯摔得人仰馬翻的橋段,已接近鬧劇 (slapsticks),亦即有誇張肢體表演的喜劇,即便在同類的神經喜劇中,這也很少見的,就算相較於導演霍華霍克斯 (Howard Hawks) 在 1938 年所拍,幾乎每個人物都是怪咖的神經喜劇《育嬰記》(Bringing up Baby,1938) ,本片也是有過之無不及。但據說這些跌倒戲曾經引起派拉蒙片廠關切,不過因為這些橋段在試片的時候「笑」果非常好,所以全都被保留。

摔得人仰馬翻的查爾斯
摔得人仰馬翻的查爾斯

兩人互訴衷曲的時候馬兒亂入

另外這片子有個長達 3分51秒的戲是影史有名喜劇橋段,琴在自己的艙房內媚惑查爾斯,已故的知名影評人,芝加哥論壇報的 Roger Ebert 曾說:「這是影史上浪漫喜劇單一場景中,最性感同時也最逗趣的戲。」(...the single scene in all of romantic comedy that was sexiest and funniest at the same time...)。

這場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宣稱艙房內有蛇的琴,連同查爾斯,跌坐在躺椅上,琴一面用耳際廝磨著查爾斯,一面不著邊際地閒聊。琴問:「亞馬遜河流域那邊好嗎?」(How was everything up in Amazon?),查爾斯語無倫次地回答:「很好,謝謝。」(Alright. Thank you.) 琴又問:「你在想什麼?」(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查爾斯迷亂地回答:「沒什麼。」(Nothing.) 琴再問:「你會永遠都對蛇類都這麼有興趣嗎?」(Are you always going to be interested in snakes?) 查爾斯回答:「就某方面來說... 蛇是我的生命...」(Snakes are my life, in a way.) 這中間琴的裙子一度退到大腿上,查爾斯還幫她拉好,非常逗趣的一幕,也充分表現出獵物是逃不出掠食者的手掌心~

媚惑查爾斯




導演 Preston Sturges (1898-1959)
導演/編劇 的普雷斯頓‧史特吉 (Preston Sturges) 是好萊塢第一個以編劇成名後才開始執導筒的影人。在他之前,知名的編導如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 、或法蘭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等,都是先成為導演再執導自己寫的劇本。

史特吉氏最早從事舞台劇作,自 1930 年代起轉向電影劇本,不過都是與別人合寫,或貢獻度極低,有些甚至沒有掛名,不過隨著技巧純熟,1937年起他也開始獨挑大樑,如 1940 年知名的耶誕賀歲片 "Remember the Night",就是他所獨寫,同年隨後,他在《江湖異人傳》(The Great McGinty) 中嘗試不僅編劇且執導,結果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殊榮,這開啟了他編、導的生涯。

自 1941 年起的兩年內,他迭有佳作,都是自編自導,如 1941 年本片《伊芙夫人》、1941 年探討喜劇本質的《蘇利文遊記》(Sullivan's Travels)、1942 年《棕櫚灘的故事》(The Palm Beach Story)、以及 1942 年戰時奇幻溫馨片《連生貴子》(The Miracle of Morgan's Creeks),都受到廣泛的歡迎,曾經被喻為劉別謙 (Ernst Lubitsch) 與卡普拉之後最有才氣的美式社會喜劇片導演。

卡司

史坦葳未著內衣的激凸畫面,1933《娃娃臉》
本片的成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女主角芭芭拉‧史坦葳,因為她把一個善變、邪氣的女人給演活了。其實她是演社會寫實片起家的,演喜劇片倒是進入 1940 年代之後的事。早在 1933 年,她就在成名作,電影《娃哇臉》(Babyface) 中,演了個從社會底層一路「睡」到上流社會的女人,又由於當時美國的電檢制度「海斯法規」(Hays Code) 尚未落實,因此她在《娃哇臉》中有相對大膽的演出,如未著內衣的激凸畫面(今天的眼光看來是小兒科~)。後來又在 1937 年的 《慈母心》(Stella Dallas) 中演出類似《秋霜花落淚》那種慈母,為了女兒可以犧牲一切。

年輕的芭芭拉史坦葳
史坦葳出生於 1907 年,原名 Ruby Stevens,從小父母雙亡,在孤兒院長大,但常常逃跑,1920 年代起參加「齊格菲歌舞團」"The Ziegfeld Follies"(一種舞台十分盛大華麗的舞台秀),成為歌舞女郎 "showgirl",後來遇到貴人演了舞台劇,兩三年內她就演出名堂成為主角,這時大概已 1930 年,不久被導演卡普拉相中演出愛情文藝電影 《閒花淚》"Ladies of Leisure",雖然當時卡普拉也尚未成名,不過這幫史坦葳招來後續不少片約,包括 1931 年的犯罪電影《夜班護士》(Night Nurse),以及剛剛說的,1933 年的《娃娃臉》。

1940 年之後,史坦葳確立影壇一姐的地位,躋身片酬最高的女演員之列。1941 年演出霍華霍克斯執導的浪漫喜劇片《火球》(Ball of Fire)、本片《伊芙夫人》、1942 年演出卡普拉執導的美式社會劇《群眾》(Meet John Doe),都大受歡迎,這幾部片後來也都成為歷久不衰、流傳極廣的經典。1944 年,史坦葳以傳奇編導比利‧懷德 (Billy Wilder) 的黑色電影 (film noir)《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重拾壞女人角色,演一個通姦害夫的蛇蠍女(femme fatale),獲得奧斯卡提名,可惜未獲獎,這一年差不多是她的顛峰了。

進入 1950 年代,在電影事業走下坡後,她轉向電視劇發展,多是西部主題的古裝電視劇,另外她曾在 1957 年演出一部叫《阿里媽媽與四十大盜》("Forty Guns") 的西部片,這時她已經五十歲了。

史坦葳一生獲得過四次奧斯卡影后提名,分別是 1937 年《慈母心》、1941年《火球》、1944年《雙重保險》,跟 1949 年的《電話驚魂》(Sorry, Wrong Number),可惜都未得獎。為了彌補她從未獲獎的缺憾,奧斯卡(即美國影藝學院 "The academy")在1982 年頒發了一座榮譽獎 (Honorary Award) 給她,而美國知名的電影學會「美國電影協會」(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也在 1987 年頒了一座「終身成就獎」(Life Achievement) 給她,以表彰她對美國電影的貢獻。

1968 年《狂沙十萬里》中的變態反角
Frank,強迫被害人吹口琴
至於男主角亨利‧方達,他在本片中不能算出色,不過他演戲的調調比較含蓄跟內斂,還算適合本片的「木訥」怪咖就是。以他這種悶悶的調性來演本片的爆笑橋段,那真的有點「冷」面笑匠的效果~不過就是這種不苟言笑的感覺給了他相當好的潛質來演奸角。綜觀他的生涯,雖然有不少角色都呈現堅毅或剛直的形象,如 1940 年《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中貧困的堅強青年,或 1957 年《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中正義的化身 -八號陪審員,但他可是在 1968 年的《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中演出大反派 Frank 哩~ 那是個影史相當少見的變態反角。

方達外型文質彬彬的,含蓄寡言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據說私底下相當風流,他一生有過五次婚姻,第一次是與女演員瑪格麗特‧索拉文 (Margaret Sullivan),但只維持幾個月,而他與第二任妻子,社交名媛  - 法蘭西絲‧福特‧西摩 (Frances Ford Seymour) ,則結婚十多年,育有一子一女,女兒珍‧方達 (Jane Fonda) 跟兒子彼得‧方達 (Peter Fonda)。在 1950 年當方達外遇並提出離婚時,西摩自殺身亡,據說親眼見到母親自殺的珍方達心靈受創,現年已八十多歲的她近年還在回憶錄中記上了一筆。儘管亨利方達應該是非常糟糕的父親與丈夫,但珍方達與彼得方達的確也因為方達這個姓氏後續得以在 1960 年代在影壇上活躍。

1982 年親情倫理溫馨片《金池塘》
亨利方達直到過世前不久才獲得奧斯卡影帝殊榮。1981 年,那時他已 76 歲了,他演出知名百老匯劇作改編的電影《金池塘》(On Golden Pond),此片刻劃的是老年夫婦間的深厚感情,以及父親與女兒間的親子關係,女主角同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演員凱薩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而親女兒珍方達也演了女兒一角。亨利方達在 1982 年憑《金池塘》獲得奧斯卡影帝數月後就撒手人寰。

作為一個觀眾,當你看完方達一狗票年輕英俊時所拍的電影再接著看《金池塘》裡面那垂垂老矣的方達,那真的令人唏噓跟噴淚,尤其《金池塘》又是這麼感傷的電影 ~ (註:1980 年代初期好萊塢曾流行一些「家庭倫理」片,如 1980年《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 跟《金池塘》)

儘管銀幕上的默契如此之好,但方達與史坦葳倒是並未傳出緋聞,不過當時兩人都各有家室,以當時保守的民風來看,就算在紙醉金迷的好萊塢,應該也會變成超級醜聞就是~

1982《金池塘》片頭


Charles Coburn
Eugene Pallette
如同一般成功的電影,本片也有多枚稱職的綠葉,也就是配角演員,對於常看 1930~40 年代美國電影的人來說,本片的配角都是些熟面孔,包括飾演女主角的騙子父親 - 哈靈頓上校的 Charles Coburn,他曾經以 1943 年的浪漫喜劇《房東小姐》(The More the Merrier) 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另外本片還有 Eugene Pallette,飾演男主角的富商父親,他是個相當多產的綠葉,胖胖的身材,常常在戲中演主角的父親,但據說他在默片時代是位瘦瘦的小生,另外則是飾演男僕的 William Demarest。




服裝

Edith Head (1897-1981)
《火球》中的撩人服裝
這部電影中,女主角芭芭拉史坦葳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劇服,包括晚禮服、洋裝、休閒服、獵裝。以這部電影的年代之久遠,尚沒有任何過時的感覺,這也顯示,某些傳統的服裝設計,是萬年不敗的款式,比方說輕薄的布料凸顯飄逸感、略微寬鬆的剪裁顯示休閒感、打褶的設計顯示立體感等等...

劇服設計師是得過八次奧斯卡的 Edith Head,除了本片之外,她還為芭芭拉史坦葳在同一年的另一部神經喜劇《火球》(Ball of Fire) 設計劇服,這時候她才剛嶄露頭角而已,進入 1950 年代之後,她更是火力全開,奧斯卡獲獎作品包括 1951 年《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1954年《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1955年《龍鳳配》(Sabrina),以及 1956年獲得提名但未得獎的 《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 等等... 這也顯示她對 1950 年代兩大玉女明星:奧黛莉赫本 (Audrey Hepburn) 跟 葛麗絲凱莉 (Grace Kelly) 的銀幕形象之塑造,實在是居功厥偉。

琴在遊輪上行騙時的晚禮服,露出小蠻腰

琴在遊輪上穿著的洋裝
遊輪上穿著的休閒服化身為伊芙夫人的琴
伊芙夫人的結婚禮服,據說成為當年詢問度最高的新娘禮服

奧黛莉赫本在1954《羅馬假期》中的包袖風琴褶上衣跟圓裙奧黛莉赫本在1955《龍鳳配》中的遊艇出遊服

奧黛莉赫本在 1955《龍鳳配》中的外出服葛麗絲凱莉在 1956《捉賊記》中的禮服

葛麗絲凱莉在 1956《捉賊記》中的外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