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3

伊芙夫人 The Lady Eve (Preston Sturges, 1941)

你騙我、我騙你 --- 1941《伊芙夫人》(The Lady Eve)

騙子之所以能騙人,以人性來看,不外乎個性奸巧、反應快、腦筋靈活,而受騙者也有其弱點、或需求才會上當。奸巧程度高的人,騙得了奸巧度低的人,邏輯來看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過,世事如棋,極盡奸巧之人,卻往往栽在心智純潔的人手中。這種情形,其實,在玩撲克牌或一些益智遊戲如桌遊時,曾經遇到過~~ 但這當中還要考慮運氣的成份,所以,就不在討論之列~~ 否則就三天三夜講不完~~1941 年發行的本片說的就這樣的一個故事,高明的女騙子,卻被不食人間煙火的獃子所剋,不過本片是浪漫喜劇,又摻有愛情的成分。

不食人間煙火的蛇學者(亨利方達)
《伊芙夫人》是所謂的「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ies),這種喜劇,男、女主角之一必是個未經世事的怪咖,而另一個則在光譜的另一端,也就是個聰明、世故的人,又偏偏會被天真無邪的對方吸引,而笑點則藉由兩者的對比凸顯出來。

這種「神經喜劇」是從「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1929~1933) 時期發展出來的,當初在電影院中為無數失業的家庭、關廠工人、倒閉的銀行家... 千萬個苦悶的大眾,在一片黑暗的前景中,提供了歡笑、解除了憂愁,風行於 1930~1940年代的電影中。然而本片又比同類型作品來得更無里頭,有些笑料與橋段頗為不羈,下文會再說明。
片頭所用蛇與蘋果的動畫

另外,本片《伊芙夫人》的「伊芙」(Eve) 二字,其實就是「夏娃」(Eve),只不過「伊芙」是英語發音音譯,而「夏娃」是從希伯來語音譯。根據《聖經·創世記》中所記載的伊甸園 (Garden of Eden) 故事,耶和華 (上帝) 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類的袓先,男的叫亞當 (Adam),女的叫夏娃,這是第一對人類的男女,安置在伊甸園中。但後來夏娃受到蛇 (魔鬼) 的誘惑,偷食了智慧之樹所結的果子,也讓亞當食用... 這就是「偷嚐禁果」的典故...  本片偷用了這個概念,「伊芙」就是「夏娃」,而男主角雖然不叫亞當,卻是個蛇類專家,所以本片片頭乾脆使用了蛇與蘋果的動畫。再來就是「夫人」(Lady) 的頭銜,在英國,凡有貴族地位的女性均享有「夫人」頭銜,倒不一定是已婚的「夫人」。

劇情是說琴‧哈靈頓 Jean Harrington (Barbara Stanwyck,芭芭拉史坦葳,飾演) 是個女撲克牌老千,她與她綽號「哈靈頓上校」 "Colonel" Harrington (Charles Coburn 飾演) 的金光黨父親一起在豪華的遊輪上找尋獵物,他們看上了啤酒廠的富二代查爾斯派克 Charles Pike (Henry Fonda,亨利方達,飾演),他是個蛇類學專家,個性害羞,剛從南美洲做完研究回來。

機伶的男僕 Muggsy (左) (William Demarest 飾演)
憑著琴的手腕與外貌,查爾斯很快就上鉤,而令琴訝異的是,她也愛上查爾斯了,兩人私下訂婚,她打算向男方坦承一切,然而,就在琴有機會全盤托出之前,查爾斯的貼身男僕拆穿了琴。查爾斯解除婚約,又自覺一顆純潔正直的心受到傷害,遂無情的告訴琴未曾愛她,只是騙她而已,隨即無情地離去... 聰明如琴者,大概也想不到一個呆子能如此絕決吧...

琴的傷心轉為復仇的怒火,她來到查爾斯位於美國康州 (Connecticut) 的故鄉,在當地的一個騙子舊識 Pearly 的幫助下,換上英國 Sidwich 郡的伊芙夫人的身分。

儘管遲鈍如查爾斯,也不禁對於伊芙夫人的長相感到訝異,查爾斯想,伊芙夫人長得實在太像琴了啊。儘管查爾斯的貼身男僕一再地向他警告:「是同一個人。」(It's the same dame.) 但查爾斯還是認為如果琴要來糾纏,不致於完全不易容就出現。如同第一次一樣,笨拙的查爾斯又再度上鉤,與伊芙夫人訂婚。欣喜的查爾斯家舉辦了盛大的婚禮,然而,就在婚禮之夜...

鬧劇
這片子裡面有好幾個貫穿全片重複出現的笑料,包括笨拙的查爾斯摔得人仰馬翻的橋段,已接近鬧劇 (slapsticks),亦即有誇張肢體表演的喜劇,即便在同類的神經喜劇中,這也很少見的,就算相較於導演霍華霍克斯 (Howard Hawks) 在 1938 年所拍,幾乎每個人物都是怪咖的神經喜劇《育嬰記》(Bringing up Baby,1938) ,本片也是有過之無不及。但據說這些跌倒戲曾經引起派拉蒙片廠關切,不過因為這些橋段在試片的時候「笑」果非常好,所以全都被保留。

摔得人仰馬翻的查爾斯
摔得人仰馬翻的查爾斯

兩人互訴衷曲的時候馬兒亂入

另外這片子有個長達 3分51秒的戲是影史有名喜劇橋段,琴在自己的艙房內媚惑查爾斯,已故的知名影評人,芝加哥論壇報的 Roger Ebert 曾說:「這是影史上浪漫喜劇單一場景中,最性感同時也最逗趣的戲。」(...the single scene in all of romantic comedy that was sexiest and funniest at the same time...)。

這場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宣稱艙房內有蛇的琴,連同查爾斯,跌坐在躺椅上,琴一面用耳際廝磨著查爾斯,一面不著邊際地閒聊。琴問:「亞馬遜河流域那邊好嗎?」(How was everything up in Amazon?),查爾斯語無倫次地回答:「很好,謝謝。」(Alright. Thank you.) 琴又問:「你在想什麼?」(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查爾斯迷亂地回答:「沒什麼。」(Nothing.) 琴再問:「你會永遠都對蛇類都這麼有興趣嗎?」(Are you always going to be interested in snakes?) 查爾斯回答:「就某方面來說... 蛇是我的生命...」(Snakes are my life, in a way.) 這中間琴的裙子一度退到大腿上,查爾斯還幫她拉好,非常逗趣的一幕,也充分表現出獵物是逃不出掠食者的手掌心~

媚惑查爾斯




導演 Preston Sturges (1898-1959)
導演/編劇 的普雷斯頓‧史特吉 (Preston Sturges) 是好萊塢第一個以編劇成名後才開始執導筒的影人。在他之前,知名的編導如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 、或法蘭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等,都是先成為導演再執導自己寫的劇本。

史特吉氏最早從事舞台劇作,自 1930 年代起轉向電影劇本,不過都是與別人合寫,或貢獻度極低,有些甚至沒有掛名,不過隨著技巧純熟,1937年起他也開始獨挑大樑,如 1940 年知名的耶誕賀歲片 "Remember the Night",就是他所獨寫,同年隨後,他在《江湖異人傳》(The Great McGinty) 中嘗試不僅編劇且執導,結果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殊榮,這開啟了他編、導的生涯。

自 1941 年起的兩年內,他迭有佳作,都是自編自導,如 1941 年本片《伊芙夫人》、1941 年探討喜劇本質的《蘇利文遊記》(Sullivan's Travels)、1942 年《棕櫚灘的故事》(The Palm Beach Story)、以及 1942 年戰時奇幻溫馨片《連生貴子》(The Miracle of Morgan's Creeks),都受到廣泛的歡迎,曾經被喻為劉別謙 (Ernst Lubitsch) 與卡普拉之後最有才氣的美式社會喜劇片導演。

卡司

史坦葳未著內衣的激凸畫面,1933《娃娃臉》
本片的成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女主角芭芭拉‧史坦葳,因為她把一個善變、邪氣的女人給演活了。其實她是演社會寫實片起家的,演喜劇片倒是進入 1940 年代之後的事。早在 1933 年,她就在成名作,電影《娃哇臉》(Babyface) 中,演了個從社會底層一路「睡」到上流社會的女人,又由於當時美國的電檢制度「海斯法規」(Hays Code) 尚未落實,因此她在《娃哇臉》中有相對大膽的演出,如未著內衣的激凸畫面(今天的眼光看來是小兒科~)。後來又在 1937 年的 《慈母心》(Stella Dallas) 中演出類似《秋霜花落淚》那種慈母,為了女兒可以犧牲一切。

年輕的芭芭拉史坦葳
史坦葳出生於 1907 年,原名 Ruby Stevens,從小父母雙亡,在孤兒院長大,但常常逃跑,1920 年代起參加「齊格菲歌舞團」"The Ziegfeld Follies"(一種舞台十分盛大華麗的舞台秀),成為歌舞女郎 "showgirl",後來遇到貴人演了舞台劇,兩三年內她就演出名堂成為主角,這時大概已 1930 年,不久被導演卡普拉相中演出愛情文藝電影 《閒花淚》"Ladies of Leisure",雖然當時卡普拉也尚未成名,不過這幫史坦葳招來後續不少片約,包括 1931 年的犯罪電影《夜班護士》(Night Nurse),以及剛剛說的,1933 年的《娃娃臉》。

1940 年之後,史坦葳確立影壇一姐的地位,躋身片酬最高的女演員之列。1941 年演出霍華霍克斯執導的浪漫喜劇片《火球》(Ball of Fire)、本片《伊芙夫人》、1942 年演出卡普拉執導的美式社會劇《群眾》(Meet John Doe),都大受歡迎,這幾部片後來也都成為歷久不衰、流傳極廣的經典。1944 年,史坦葳以傳奇編導比利‧懷德 (Billy Wilder) 的黑色電影 (film noir)《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重拾壞女人角色,演一個通姦害夫的蛇蠍女(femme fatale),獲得奧斯卡提名,可惜未獲獎,這一年差不多是她的顛峰了。

進入 1950 年代,在電影事業走下坡後,她轉向電視劇發展,多是西部主題的古裝電視劇,另外她曾在 1957 年演出一部叫《阿里媽媽與四十大盜》("Forty Guns") 的西部片,這時她已經五十歲了。

史坦葳一生獲得過四次奧斯卡影后提名,分別是 1937 年《慈母心》、1941年《火球》、1944年《雙重保險》,跟 1949 年的《電話驚魂》(Sorry, Wrong Number),可惜都未得獎。為了彌補她從未獲獎的缺憾,奧斯卡(即美國影藝學院 "The academy")在1982 年頒發了一座榮譽獎 (Honorary Award) 給她,而美國知名的電影學會「美國電影協會」(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也在 1987 年頒了一座「終身成就獎」(Life Achievement) 給她,以表彰她對美國電影的貢獻。

1968 年《狂沙十萬里》中的變態反角
Frank,強迫被害人吹口琴
至於男主角亨利‧方達,他在本片中不能算出色,不過他演戲的調調比較含蓄跟內斂,還算適合本片的「木訥」怪咖就是。以他這種悶悶的調性來演本片的爆笑橋段,那真的有點「冷」面笑匠的效果~不過就是這種不苟言笑的感覺給了他相當好的潛質來演奸角。綜觀他的生涯,雖然有不少角色都呈現堅毅或剛直的形象,如 1940 年《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中貧困的堅強青年,或 1957 年《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中正義的化身 -八號陪審員,但他可是在 1968 年的《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中演出大反派 Frank 哩~ 那是個影史相當少見的變態反角。

方達外型文質彬彬的,含蓄寡言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據說私底下相當風流,他一生有過五次婚姻,第一次是與女演員瑪格麗特‧索拉文 (Margaret Sullivan),但只維持幾個月,而他與第二任妻子,社交名媛  - 法蘭西絲‧福特‧西摩 (Frances Ford Seymour) ,則結婚十多年,育有一子一女,女兒珍‧方達 (Jane Fonda) 跟兒子彼得‧方達 (Peter Fonda)。在 1950 年當方達外遇並提出離婚時,西摩自殺身亡,據說親眼見到母親自殺的珍方達心靈受創,現年已八十多歲的她近年還在回憶錄中記上了一筆。儘管亨利方達應該是非常糟糕的父親與丈夫,但珍方達與彼得方達的確也因為方達這個姓氏後續得以在 1960 年代在影壇上活躍。

1982 年親情倫理溫馨片《金池塘》
亨利方達直到過世前不久才獲得奧斯卡影帝殊榮。1981 年,那時他已 76 歲了,他演出知名百老匯劇作改編的電影《金池塘》(On Golden Pond),此片刻劃的是老年夫婦間的深厚感情,以及父親與女兒間的親子關係,女主角同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演員凱薩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而親女兒珍方達也演了女兒一角。亨利方達在 1982 年憑《金池塘》獲得奧斯卡影帝數月後就撒手人寰。

作為一個觀眾,當你看完方達一狗票年輕英俊時所拍的電影再接著看《金池塘》裡面那垂垂老矣的方達,那真的令人唏噓跟噴淚,尤其《金池塘》又是這麼感傷的電影 ~ (註:1980 年代初期好萊塢曾流行一些「家庭倫理」片,如 1980年《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 跟《金池塘》)

儘管銀幕上的默契如此之好,但方達與史坦葳倒是並未傳出緋聞,不過當時兩人都各有家室,以當時保守的民風來看,就算在紙醉金迷的好萊塢,應該也會變成超級醜聞就是~

1982《金池塘》片頭


Charles Coburn
Eugene Pallette
如同一般成功的電影,本片也有多枚稱職的綠葉,也就是配角演員,對於常看 1930~40 年代美國電影的人來說,本片的配角都是些熟面孔,包括飾演女主角的騙子父親 - 哈靈頓上校的 Charles Coburn,他曾經以 1943 年的浪漫喜劇《房東小姐》(The More the Merrier) 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另外本片還有 Eugene Pallette,飾演男主角的富商父親,他是個相當多產的綠葉,胖胖的身材,常常在戲中演主角的父親,但據說他在默片時代是位瘦瘦的小生,另外則是飾演男僕的 William Demarest。




服裝

Edith Head (1897-1981)
《火球》中的撩人服裝
這部電影中,女主角芭芭拉史坦葳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劇服,包括晚禮服、洋裝、休閒服、獵裝。以這部電影的年代之久遠,尚沒有任何過時的感覺,這也顯示,某些傳統的服裝設計,是萬年不敗的款式,比方說輕薄的布料凸顯飄逸感、略微寬鬆的剪裁顯示休閒感、打褶的設計顯示立體感等等...

劇服設計師是得過八次奧斯卡的 Edith Head,除了本片之外,她還為芭芭拉史坦葳在同一年的另一部神經喜劇《火球》(Ball of Fire) 設計劇服,這時候她才剛嶄露頭角而已,進入 1950 年代之後,她更是火力全開,奧斯卡獲獎作品包括 1951 年《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1954年《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1955年《龍鳳配》(Sabrina),以及 1956年獲得提名但未得獎的 《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 等等... 這也顯示她對 1950 年代兩大玉女明星:奧黛莉赫本 (Audrey Hepburn) 跟 葛麗絲凱莉 (Grace Kelly) 的銀幕形象之塑造,實在是居功厥偉。

琴在遊輪上行騙時的晚禮服,露出小蠻腰

琴在遊輪上穿著的洋裝
遊輪上穿著的休閒服化身為伊芙夫人的琴
伊芙夫人的結婚禮服,據說成為當年詢問度最高的新娘禮服

奧黛莉赫本在1954《羅馬假期》中的包袖風琴褶上衣跟圓裙奧黛莉赫本在1955《龍鳳配》中的遊艇出遊服

奧黛莉赫本在 1955《龍鳳配》中的外出服葛麗絲凱莉在 1956《捉賊記》中的禮服

葛麗絲凱莉在 1956《捉賊記》中的外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