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1

艋舺歷史古蹟記遊

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造訪了艋舺地區的老街與古蹟,確實是增長見聞、收穫豐富之旅。我自己生於台北長於台北,老媽還是半個萬華人,都不知道艋舺有這麼些個古蹟可看。

艋舺龍山寺青銅製樑柱
艋舺龍山寺青銅製樑柱
艋舺龍山寺的銅柱。「艋舺」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時平埔族人都是駕著獨木舟由淡水河上游載來農產品與漢人交易,而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故名。

漢人渡海來北部開墾始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那時北部(大佳臘)還是蠻荒瘴癘之地,環境惡劣致使當時移民盛行一句話:「三在六死一回頭」- 指十個渡海來台的人中只有約三人能存留,六人會死,有一人回中國。在這種情況下,移民們通常佩戴家鄉廟宇的香火求平安,直到清乾隆三年(1738年),三邑人士(最早來此區墾殖的人,亦即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人)才合資興建龍山寺,並恭請家鄉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觀世音菩薩來奉祀。

龍山寺不僅是移民們的信仰中心,生活上與之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舉凡議事、訴訟等情事,神靈公斷均扮演強有力的仲裁角色。另外龍山寺的威信也為官方所認可,有一則小故事可以說明:劉銘傳在西元 1887 年奏准在台修築鐵路之後,當他在規劃台北到新竹一段時,原本要將橫跨淡水河的橋樑建築在艋舺(聯繫新莊),但因為當地大富黃川流認為其家宅風水遭到破壞,便擬寫陳情書,加蓋龍山寺公印,向劉銘傳表達反對之意,劉銘傳只好將建址北遷到大稻埕,成為現今的台北橋。另外據聞在太平洋戰爭(二次大戰)末期,盟軍密集空襲台北之時,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顯靈不下數次,救人無數,當時信徒都知道,只要躲到大殿神桌之下,均能逃過盟軍的炸彈,此一神蹟,至今仍為當地耆老津津樂道。(參見維基詞條:台北大空襲。)

青草巷
西昌街的青草巷
長壽號「茶桌仔店」
青草巷,位於今日西昌街 224 巷。前面說過,移民最初來北部之時,衛生環境不佳、瘟疫肆虐,加上移民水土不服,民眾只能拜神求保佑。青草巷就是依附龍山寺而生的產業:信徒通常在龍山寺求得藥籤之後往青草巷抓藥,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青草巷有著救命街的稱號。我來的這天是週日,許多青草店都未營業,殊為可惜。

廣州街 161 號是長壽號「茶桌仔店」舊址。「茶桌仔店」並非「茶室」,而是舊時一種可以在亭仔腳(騎樓)喝茶的茶店,性質類似今日的「茶藝館」。1999 年剝皮寮老街拆遷,長壽號也遷至南寧路營業了。右上角的照片顯示先民的智慧:店門旁的活動木板,可置物(不作茶桌用)。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位於廣州街 101 號,是剝皮寮歷史街區管理營運團隊所在。維基百科介紹,依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的名字來自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剝皮寮歷史街區範圍為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的街廓,這條街市大約在 1850 年代左右形成,是台北市現今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不過今日歷史街區內的一些商號或旅店,都是風格擬舊但重新構築而成的。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剝皮寮老街整修記事銘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剝皮寮老街整修記事銘


日祥旅社 擬舊電影海報 舊時的醫藥櫃
日祥旅社,剝皮寮歷史街區內重新構築的。舊時所謂「販仔間」,是提供住宿給販夫走卒的廉價旅舍,通常是陳設十分簡陋的住房。 街區內擬舊電影海報牆。 呂阿昌醫師藥櫃。昔日艋舺名醫呂阿昌(189?-1955)放置醫診用品的櫃子,櫃內有許多古老醫療用具。櫃子上的半身雕像是呂氏所自塑。呂氏曾在今日廣州街與康定路口開設「懷安醫院」懸壺濟世。

清水巖祖師廟
清水巖祖師廟。位於康定路 81 號。主祀清水祖師,另祀媽祖、關帝君、文昌君、地藏菩薩、魁星、福德正神等。清水祖師廟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的保安宮有台北三大廟門之稱。台北地區除艋舺外,三峽與淡水也各有祖師廟。對於早期的移民而言,廟門通常是一群移民的信仰與生活中心,依維基百科介紹,清水巖祖師廟象徵了泉州三邑人、同安人、漳州人與客家人之外的第四種移民勢力,亦即來自福建安溪的移民。

老明玉香鋪 青山宮的牌樓 艋舺青山宮
老明玉香鋪。位於貴陽街二段,創立於 1897 年,已有一百多年的製香歷史。 台北第一老街。這是青山宮的牌樓,位於今日貴陽街二段,這段街市是艋舺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開墾以來,最早匯集成街市的一段路。1859 年落成的青山宮就在這條街上。 艋舺青山宮。主祀青山王,原是泉州三邑惠安地區青山的守護神,具有山神、行政神與司法神的神格,青山宮另祀有范謝將軍。1859 年落成,興建背景為 1854 年台北艋舺地區發生瘟疫,惠安移民為消弭瘟疫所建。


老松國小 艋舺教會
老松國小。創立於 1896 年(「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小學。在 1966 年,老松國小曾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小學,全校總計 158 班,學生人數達一萬一千餘人。老松國小校舍有些是古典建築,不過那天並未入內拍攝。 艋舺教會,位於貴陽街二段 94 號。清同治十一年(1871 年),加拿大長老教會馬偕牧師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 來到艋舺地區,受到極力捍衛異教入侵的泉州三邑人的排斥,包括丟石頭潑糞等,但是充滿大愛的馬偕並不因為這些欺凌而放棄傳教,反而靠著行醫(免費為人拔牙)來漸漸獲取當地人友誼,並進而興建起教堂。艋舺教會就在屢次受到當地人拆毀再重建後,終於能夠在這裡屹立不搖。


艋舺古蹟旅遊地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艋舺歷史古蹟之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