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2

靈犬萊西 Lassie Come Home (Fred M. Wilcox, 1943)

Lassie Come Home 宣傳照 (publicity photo)

導演:Fred M. Wilcox
製片:Samuel Marx
原著:Eric Knight
劇本:Hugo Butler
發行:米高梅 (MGM)
出品:1943/10/07
片長:89 分
這電影描述的是通曉人性的狗與人類之間的深厚感情,是個感人的故事,此片在今天這種世道下看來,頗有些教化人心的意味...

故事的大意是,經濟大蕭條時代,英格蘭約克夏郡 Carraclough 一家養了隻叫「萊西」"Lassie" 的母犬,是一隻異常聰穎的狗,因此非常受 Carraclough 家小男孩 Joe 的喜愛,有句話說:小男孩最好的朋友就是他的狗,Joe 跟 Lassie 差不多就是這樣。但是好景不常,因為 Carraclough 家裡經濟陷入困境,所以父親不得不將 Lassie 賣給一直很欣賞 Lassie 而常常向父親出高價要買 Lassie 的 Rudling 公爵。Lassie 被 Joe 的父親賣給公爵後,還是思念 Carraclough 家,因而悶悶不樂,又因為 Lassie 每天下午四點一定準時在 Joe 的學校外接 Joe 放學,所以 Lassie 屢次突破狗舍的封鎖逃回家去,但最後總還是被扭送回公爵家。後來 Lassie 被公爵帶到蘇格蘭去,但 Lassie 還是禁不住思念的呼喚,毅然逃離,一段愛與勇氣的冒險旅程於是展開。蘇格蘭到英格蘭何止數百公里,Lassie 披星戴月,快狗加鞭,不論是游泳渡河,攀越山峰,還是夜宿羊圈,或是躲避捕狗隊與牧羊人的追捕,Lassie 屢次都能憑著意志與智慧化險為夷,返家的路雖然崎嶇,但 Lassie 也得到一些好心人的幫助。終於,在歷盡千辛萬苦之後,Lassie 返回到約克夏與 Carraclough 一家團圓。

11 歲的 Liz Tayor 與 Pal (Lassie)
飾演小男孩 Joe 的
Roddy McDowall (1928-1998)
依據片中設定,萊西是隻母狗,但是你知道嗎?演出《靈犬萊西》角色的卻是一隻叫 Pal 的公犬,原因是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電影公司安排的那隻母犬演員怯場嚴重,所以臨時由該演出替身的 Pal 演出,沒想到 Pal 一演就發揮出驚人演技... (所以說臨場緊張真的是很要不得的一件事啊...XD)

《靈犬萊西》也是玉婆伊莉莎白泰勒的銀幕處女作,她演出這片時才 11 歲,只能說大概天生是吃這行飯的,雖然才 11 歲,但是在此片中已經表現出相當的成熟世故了。另外飾演小男孩 Joe 的 Roddy McDowall 後來成為一個稱職的性格演員 ("character actor"),也就是「配角」演員,他曾經在 1968 年的經典科幻片《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 中演出男配角 Cornelius。對於童星而言,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實數不易,成年之後星光逐漸黯淡或改行的童星並不在少數(如 Shirley Temple),McDowall 轉型成功也算難能可貴,不過他也已經在 1998 年過世了。

《靈犬萊西》因為推出後大受歡迎,所以後續直到 1940 年代結束,一連拍了六部續集電影,而且都是由公犬 Pal 演出 Lassie。進入 1950 年代之後,Pal 在 1954 年還曾拍攝了兩集「靈犬萊西」的電視影集,之後便宣告退休,後來在 1958 年去世,享年 18 歲。





《靈犬萊西》預告片

2010-05-10

一字記之曰正 - 05/08 Deep Purple 台北演唱會

說起來我對 Deep Purple 也不算太熟,只不過 CD 櫃子裡有張他們最經典、1972 年發行的 "The Machine Head" 專輯罷了,作為一個搖滾樂迷的基本配備。而且以我菜的程度,本來在 05/08 當天已經有一場表演(註1)要看的我,因為不想一天趕兩場,也因為 Deep Purple 已經沒有原始吉他手 Richie Blackmore,所以原本打消了看 Deep Purple 演唱會的念頭,不過因為強者我朋友 C 君竟然有 700 元(1400元價位半價)的票兜售予我,我就欣然接受了。(話說 C 君真是個很神奇的人,常常搞得到特便宜跟免費的票,話說他還有免費的 3000 元價位《四月望雨》門票...)


Deep Purple 樂團 5 月 8 日的演唱會地點在南港展覽館,準 19:45 開唱,滿準時的,第一首唱的是 "Highway Star",這是一首 speed metal (速度金屬) 名曲,也是 "The Machine Head" 專輯中的歌。主唱 Ian Gillian 今年已經是六十五歲的阿公惹,而且已經剪去在金屬樂手身上常見的長髮,蓄著正常的男人頭,唱起重金屬跟硬式搖滾,感覺真是有點錯亂啊~ @@ 而且也許因為年紀的關係,歌聲退化滿多的,許多高音已經唱不太上去了。

現在的模樣
現在的模樣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曾經是這樣
曾經是這樣
圖片來自 All Music Guide

深紫色阿公團此次唱了不少 "The Machine Head" 裡的歌,最末一首的壓軸,則演唱了名曲 "Smoke on the Water",但是此次演唱會的驚喜,莫過於鍵盤手 Don Airey 在中場時的 solo 演奏,結合了世界名曲(註2)跟台灣民謠《望春風》!!一字記之曰正。

↓↓↓結合世界名曲跟《望春風》的 Keyboard Solo! - Don Airey


我真是見鬼了,去看「四月望雨」聽到《望春風》,去聽 Deep Purple 演唱會也是聽到《望春風》~

另外我在 flickr 上找到 Deep Purple 此次演唱會的歌單,點我

這是我照的,相機不好,請見諒。

 

 



既然寫了這篇,就再補兩首 Deep Purple 的名曲。

"Smoke on the Water" (1972)



"Highway Star" (1972) (史上最偉大電吉他 solo 之一,速彈金屬經典。)



然後散場的時候是放這首:Nino Tempo & April Stevens 在 1963 年唱的 "Deep Purple"。這是一首頗有歷史的歌,Bing Crosby 在1930年代就唱過了。這首歌歌名剛好跟 Deep Purple 團名同,不知有何淵源?




Go home. There isn't any more.

註1:《四月望雨》音樂劇。

註2:這首組曲 (medley)包含了一首爵士樂曲 (不知是何名稱?) 跟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

2010-05-02

越戰獵鹿人 The Deer Hunter (Michael Cimino, 1978)

左至右 Christopher Walken, Robert De Niro, Chuck Aspegren, John Savage, John Cazale

獵鹿 The deer hunter
1975 年 4 月 30 日,也就是整整 35 年前,西貢淪陷,美國派遣 HMM-165 海軍直升機將駐越南大使 Graham Martin 自西貢的美國大使館撤離,至此,美國對越南長達十數年的戰事實質上結束了。

1970 年代初期已經有零星描寫越戰退伍軍人「創傷後壓力症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的電影,在 1975 年 4 月 30 日美軍完全撤出越南戰場之後,這類主題的佳作更明顯增加,諸如《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越戰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歸鄉》(Coming Home, 1978)、《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等,甚至史特龍的《第一滴血》(First Blood, 1982) 也可算上一筆。

1978 年那個時候,越戰對於主流好萊塢電影還是個頗為禁忌的話題,所以《越戰獵鹿人》在籌備初期,資金都來自英資 EMI,一直到頗為晚期,才開始有來自環球片廠 (Universal) 的金援。

《越戰獵鹿人》劇情主要描述美國賓州一個叫 Clairton 的鋼鐵業小鎮上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俄裔美國青年 Michael (Robert De Niro 飾)、Nick (Christopher Walken 飾) 與 Steve (John Savage 飾) 投入越戰前後的生活與心理狀態。

從電影中看來, Clairton 似乎是個被高山環繞的小鎮,森林資源頗為豐富,所以 Michael、Nick、Steve 以及周遭另幾個好友偶爾喜歡上山打獵,Michael 尤其熱中「一槍」擊倒鹿隻,這是片名 "Deer Hunter" 的由來。

入伍前的婚禮
《越》片是一部結構清晰而均衡的史詩鉅片,在三小時的片長中,第一小時描述三位主角入伍前的天真,導演藉由一場俄國式的東正教婚禮表達出這個階段對於生命的歡樂與期許,不過因為入伍在即,所以這場婚禮也合併了對三人的送別,婚禮後,這群年輕人進行了一次獵鹿之旅,在這場戲裡,當 Michael「一槍」擊倒一頭鹿時,背景搭配了聖詩般的合唱隊歌聲,配上那層層疊疊的山巒,非常莊嚴肅穆,彷彿獵鹿之行對這些年輕人而言是一種心靈洗滌的儀式。其實這時候,表面上一切似乎很寧靜,但是對前途的不安與茫然已在檯面下暗潮洶湧。第二小時,獵鹿之後畫面直接切到越南戰場,幾個殘忍的殺戮鏡頭之後,是三人被越共所俘虜的戲碼,他們被變態的越共逼迫玩俄羅斯輪盤的死亡遊戲,以生命為賭注!第三小時則描述戰爭在這三人身上產生的作用及餘波:Steve 返鄉,但已經半身不遂,因故不願意回家,而以醫院為家,Nick 則因為無法抽離,所以滯留越南未歸,Michael 亦返鄉,但試圖搭救並勸回 Nick。

電影裡有一場戲令人難忘,也是 Christopher Walken 的獲獎演出 ("award-winning scene"),那就是 Nick 獲救,被送到西貢一處美軍醫院進行療養時,當軍醫問 Nick 一些問題以確認身分,心理已經受到創傷的 Nick 不但已經不太記得父母的名字與生日,還崩潰痛哭起來。當軍醫問 Nick:「Chevotarevich,你這是俄國姓氏?」,Nick 卻回答:「不是...這是美國的啊...」- 這個名場面一語道破了《越戰獵鹿人》是個純粹講美國的電影。飾演 Nick 的 Christopher Walken 以本片獲得當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據說他為了演出 Nick 在片末那種行屍走肉的感覺,當時僅以水、米飯跟香蕉為食。

Nick 崩潰


這部電影的最後一幕 - 一場葬禮之後,當 Michael、Steve 以及一群好友坐下來用餐休息時,Meryl Streep 飾演的 Linda 哼起了 "God Bless America"「天佑美國」這首歌,然後大家舉起酒杯向亡者致敬 - 電影到此結束。首先 "God Bless America" 這是一首曾經差點變成美國國歌的「愛國歌曲」,重點是 - 它是愛國歌曲,它是愛國歌曲,它是愛國歌曲,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它使得這場戲成為十分右翼煽情的一幕,若非導演拍這部電影原就是本著如此右翼煽情的立場,不然就是在 1978 年當下,越戰尚且是禁忌話題,更遑論質疑越戰的正確/正當性,所以故做政治正確。不過,個人認為前者可信一點。

十分右翼煽情的結尾一幕 - "God Bless America"


《越戰獵鹿人》在 1979 年第 51 屆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影片、導演 (Michael Cimino)、男配角 (Christopher Walken)、剪輯、音效等五個獎(註1)。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人 Roger Ebert 給了此片這樣的評語:「史上最令人心碎的電影之一。」(註2) 另外,據聞,在拍攝此片裡的「俄羅斯輪盤」賭命場景時,為了演員能入戲地演出那種深沈的恐懼感,所用的左輪手槍中的確放了一個實彈進去,但是在拍攝前會確定它不在被發射的位置。此外,這片的越戰場景(包括紅燈區)都是在泰國拍攝的。

最後補充一下配樂,此片使用了 Stanley Myers 的著名古典吉他曲目 "Cavatina",對照出返回家鄉但卻偷偷躲起來的 Michael,其夜宿汽車旅館的疲憊心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此外,在影片第一小時內那場濃濃俄國風味的東正教婚禮,則使用了俄羅斯歌謠 "Катюша" (1938) 與民謠 "Коробейники" (1861)。最後不能不提的當然就是 1960 年代美國白人四重唱團體 Four Seasons 唱的那首 "Can't Take My Eyes of You" (1967)。

Stanley Myers - "Cavatina" (1970)


卡秋莎 "Катюша"(1938)


"Коробейники" (1861)


Four Seasons -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1967)




註1:當屆的熱門影片還有:《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上錯天堂頭錯胎》(Heaven Can Wait)、《歸鄉》(Coming Home)、《不結婚的女人》(An Unmarried Woman)。
註2:"[...] one of the most emotionally shattering films ever 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