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3

穿越歐洲的快車 Trans Europa Express - Kraftwerk (1977)

"Trans Europa Express" 唱片封面,Ralf Hütter、Florian Schneider、Wolfgang Flür、Karl Bartos 四人妝扮成假人模特兒。2009 年 remastered (重新過母帶) 版之封套設計

在流行電子樂 (Synthpop) 佔有樂壇一席之地的時代裡,大約從 1970 年代末期到 1980 年代晚期的諸多風格各異的電子樂團中,不管是實驗色彩較濃的,或是終能大放異彩、名利雙收的流行電子團,全數都受到德國藉電子音樂先驅團體 Kraftwerk 的啟發與影響。Kraftwerk 就是來頭這麼大的一個團,他們對電子音樂的發展影響深遠 ,還有什麼能比以音樂滋養 Gary Numan、Ultravox、O.M.D.、Joy Division、New Order、Human League、Depeche Mode、Vince Clark (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後繼電子音樂創作者更有成就的?

然而造化是這麼奇妙,電子樂發源於歐陸,卻在英倫三島發揚光大,英倫的電子樂又結合了後龐克新浪潮 (New Wave),在 1980 年代初期達到全盛時代。

"Kraftwerk" 為 "power plant" (發電廠) 之意,創團時間大約在 1960 年代末期,創團團員為 Florian Schneider 與 Ralf Hütter,是學生時代的朋友,Ralf Hütter 負責主唱 (lead vocal)、鍵盤樂器及其他合成器,Florian Schneider 負責的和聲 (background vocal)、鍵盤樂器、合成樂器、「變聲效果器」(vocoder),以及長笛。Wolfgang Flür 與 Karl Bartos 分別在 1973 年跟 1975 年加入,他倆負責打擊樂器。

Ralf、Florian、Wolfgang、Karl 的黃金陣容在 1975 年形成,此一組合一直維持到 1987 年 Wolfgang Flür 率先離團為止。2010 年英國老牌電子音樂團體 O.M.D. 發行睽違十四年的新專輯 "History of Modern" 中,就創作了一首名為 "RFWK" 的歌,向 Kraftwerk 致敬意味不言而喻。

Ralf Hütter 與 Florian Schneider 早年參與德國實驗音樂運動,亦即英國媒體所說的 "Krautrock"("Kraut" 是一種德國酸菜),可說是流行電子樂 Synthpop 的前身。在 1975 年發行第五章專輯 "Radioactivity" 之後,Kraftwerk 的音樂開始遠離 Krautrock 的前衛實驗色彩,進一步往流行電子樂的方向前進。

1977 年 3 月,Kraftwerk 發行 "Trans Europa Express" (穿越歐洲的快車) 專輯,這是 Kraftwerk 第六張錄音室專輯,1976 年開始在德國 Düsseldorf 的 Kling Klang 錄音室錄製。咸認為此專輯是 Kraftwerk 朝流行電子樂方向的一個突破,因為節奏性與音樂性都更強了。個人認為 Kraftwerk 早期在音樂性方面本來就不弱,但是朝向流行樂發展的關鍵在於「節奏性」,不然為何古典樂與流行歌的差異如此之大?二者音樂性都很強,差別只在於節奏的律動。本專輯在這方面則以 "Schaufensterpuppen"、"Trans Europa Express"、"Metal auf Metal" 等等曲目表現了頗為明顯的節奏感。

它同時是一張所謂的「概念專輯」(Concept Album),整張專輯的曲目都圍繞著一個「火車」的主題,那便是一列「穿越歐洲的快車」("Trans Europa Express"),這個構想是一位法國藉的新聞記者 Paul Alessandrini 向 Kraftwerk 建議的,因為他覺得快速火車頗能表現 Kraftwerk 的電子樂風格。但是,儘管如此,以 "Trans Europa Express" 為名的這張專輯除了火車的主題外,還是表達出了對「歐洲」的頌揚。

儘管朝向商業化的流行電子發展,Ralf Hütter 曾經表示,本張專輯的樂器、編曲還是維持「極簡」的原則。作為一個聽眾,我認為這張專輯各曲目採用了頗為簡單的編曲卻創造出一種非常迷人的韻味,這實在不能不說真是太強了。另外,此專輯也延續電子樂的實驗傳統,由各曲目可以聽出許多別出心裁的音效,例如蜂鳴器 (buzzer) 所發出的聲音或是男人穿著皮鞋在空蕩的幽閉空間內的走路聲...

Kraftwerk 錄這張專輯時,實地考察了火車所發出的聲音,並使用了一台訂製的 32 階 16 頻電子合成音序器 (Synthanorma Sequencer)。據聞那時候的電子樂器貴得嚇人,價錢差不多可買一間房子。

以下依曲目介紹:

曲目一:"Europa Endlos" (意為 "Europe Endless")

Words: Ralf Hütter, Florian Schneider
Music: Ralf Hütter


合成器發出的主旋律線簡單、悠長而意味深遠,有如歐洲一望無際的大地,隨著快車勇往邁進,令人頌揚。長達十分鐘的 opening track 十分大氣啊~ 據聞舊時台灣還存在三台聯播的時代曾經使用這首歌作某新聞節目的主題配樂,說起來這曲目聽起來是有點熟悉啊,俺也覺得它存在俺的記憶頗深處...

2010 年英國老牌電子樂團 O.M.D. 發行 "History of Modern" 專輯,收錄 "The Right Side" 曲目,頗有 "Europa Endlos" 的神韻。

O.M.D. - "The Right Side" (2010)

Words/Music: O.M.D.



曲目二:"Spiegelsaal" (意為 "Hall of Mirrors")

Words: Ralf Hütter, Florian Schneider, Emil Schult
Music: Ralf Hütter, Florian Schneider

這首歌的詞是與 Emil Schult 合寫的,他是一個德國畫家,是 Kraftwerk 當時數張唱片的封套設計者。他參與了 Kraftwerk 一些歌曲的歌詞創作。

2010 年英國老牌電子樂團 O.M.D. 發行 "History of Modern" 專輯,收錄 "New Holy Ground" 曲目裡的(高跟鞋?)腳步聲音效,頗有向 Kraftwerk 的 "Spiegelsaal" 致敬的意味。

O.M.D. - "New Holy Ground" (2010)

Words/Music: O.M.D.



曲目三:"Schaufensterpuppen" (意為 "Showroom Mannequins")

Words/Music: Ralf Hütter

唱片封面的構想猜想是來自這個曲目?



曲目四:"Trans Europa Express" (意為 "Trans Europe Express")
曲目五:"Metall auf Metall" (意為 "Metal on Metal")
曲目六:"Abzug" (意為 "Train")


Music: Ralf Hütter
Words: Ralf Hütter, Emil Schult

對於本專輯主題著墨最深的就是這三個曲目,使用了合成器模擬火車發出的聲音。"Trans Europa Express" 轉換到 "Metall auf Metall" 是整張專輯最精采的部份,尤其是 "Metall auf Metall" 那金屬交互敲打的聲音彷彿在模擬火車車輪軋壓著一段段的鐵軌向前邁進的聲音,真是讓人想要跳起啊~ XD

"Trans Europa Express" 還是德語版為優,因為英文版的歌詞 "Trans Europe Express" 中的 "Europe" 一字念快一點只有兩個音節,但是德語版 "Europa" (音似 "歐伊羅巴") 一定有三個音節以上,比較符合這首歌的旋律。"Trans Europa Express" 這歌的歌詞還提到了他們與 David Bowie 與 Iggy Pop 等二人會面,此外也有句歌詞提到了 "Station to Station",這其實是 David Bowie 在 1976 年出的專輯名稱。據聞 David Bowie 很欣賞 Kraftwerk,而且 David Bowie 與 Iggy Pop 二人影響了 Kraftwerk 在本專輯中的歌詞創作。



曲目七:Franz Schubert

Music: Ralf Hütter


這個曲目的出現,專輯有了收尾的感覺,音樂上也從前三個曲目的激情轉為平靜祥和。Franz Schubert (舒伯特) 為德語藝術歌曲之王。這個曲目應該是繼續頌揚文化、科技水平均高的「歐洲」,又或許是向舒伯特致敬。



曲目八:"Endlos Endlos" (意為 "Endless Endless")

Music: Ralf Hütter


Ending track,呼應「歐洲無盡」的主題。

2011-08-21

"1-2-3" 與 "Ask Any Girl" 的版權訴訟

先破題,這篇要講的是 1965 年 Len Barry 所唱的歌曲 "1-2-3" 與 The Supremes 在 1964 年所出版歌曲 "Ask Any Girl" 之間的版權訴訟。

講老實話,當年第一次在網路電台聽到 Len Barry 的這首 "1-2-3" 時,也直覺它是首 Motown 音樂,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這首歌不但並非 Motown 唱片所出版,而且唱的人還是個白人男性,作曲的也是 John Madara 與 David White 這組白人詞曲創作人,我非常訝異,因為這首歌其節奏之強... 簡直就是 Holland-Dozier-Holland 作品的翻版~

說到這裡不得不先說明一下 Motown 音樂,它是一種在 1950 年代末至 1960 年代初期興起的一種節奏強烈的黑人音樂,因為源自於汽車工業大城(汽車城 = motor town)底特律,所以有了 "Motown" 的稱呼,舉個例子,像 Temptations 的 "My Girl"(1964)、The Marvelettes 的 "Please Mr. Postman"(1961)、The Miracles 的 "Shop Around" (1960) 這些都是 Motown 初期代表性的作品。

早期 Motown 歌曲,Smokey Robinson & the Miracles - "Shop Around" (1960)

Music/Words: Smokey Robinson & Berry Gordy


Len Barry 唱的 "1-2-3":

Len Barry - "1-2-3" (1965)

Music/Words: John Madara, David White, Len Barry


"1-2-3" 出版之後,就被 Berry Gordy (Motown 唱片的大老闆) 告上法院,理由是與 Motown 旗下的女子和聲團體 The Supremes 在 1964 年所唱的 "Ask Any Girl" 有異曲同工之妙。"Ask Any Girl" 的作詞作曲就是 Motown 的招牌 songwriter team,亦即 Holland-Dozier-Holland 這三位。另外 Supremes 這個名字聽來或許令人不感熟悉,但是此團就是日後單飛事業亦甚成功的歌星 Diana Ross 的搖籃。

The Supremes - "Ask Any Girl"(1964)

Music/Words: Holland-Dozier-Holland

兩相比較之下,主旋律開始的前三個音符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後面就不甚相同了,但是不知為何,聽來還是隱約有一脈相承的神韻。但是 "1-2-3" 的作曲人曾經表示根本不曾聽過 "Ask Any Girl",他們的創作動機只是想寫出一首節奏性比較強的的歌謠。不過個人認為,這個案例裡,抄襲的可能性頗大,或者說好聽點吧「激發靈感」的可能性不小,因為 John Madara 跟 David White 的前作中,沒有一首是與 "1-2-3" 有一點點像的,這兩位最知名的前作是 1957 年寫給 Danny & the Juniors 唱的 "At the Hop"。


Danny & the Junior - "At the Hop" (1957)

Music/Words: Arthur Singer, John Madara and David White

當然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就像跑步和游泳,豈不是別人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嘛?雷同並不是不可能的。

官司纏訟兩年,後來雙方達成私下和解,由 "1-2-3"一方支付 15% 的該曲版稅給 Motown 唱片。

2011-07-12

太虛幻境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Michael Powell & Emeric Pressburger, 1946)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導演:Michael Powell & Emeric Pressburger
製片:Michael Powell & Emeric Pressburger
劇本:Michael Powell & Emeric Pressburger
攝影:Jack Cardiff
剪輯:Reginald Mills
發行年份:1946

今年在北影上看到的《太虛幻境》(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這部 1946 年問世的英國片,是個「小王子」加「阿比阿弟暢遊鬼門關」(Bill and Ted's Bogus Journey) 加「上錯天堂投錯胎」(Heaven Can Wait) 的綜合體。

劇情是說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個英國空軍飛行員 Peter Carter (David Niven 飾演) 在黑夜的海上,眼看戰機即將被火吞噬,寧願投海也不願葬身祝融的情況下,就在透過無線電,與大西洋彼端一位美國空軍女軍官 June (Kim Hunter 飾演) 交代遺言之時,或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真情流彈四射,兩人就這麼透過彼此的聲音,完成了愛的告白。後來 Peter 跳海時,由於天堂的作業出了一點疏失,致使 Peter Carter 不但沒死(沒到天堂報告),還漂到了美國波士頓與 June 相會,並很快陷入熱戀。天堂派出使者 Conductor 71,一位搞笑的前法國貴族,來到人間拘提 Peter Carter,此時戀愛方殷的 Peter 向天使 Conductor 71 據理力爭,說若非天堂的疏失,他與 June 也不會有機會深陷其中,如今又要拆散二人,是很不公平的事。天堂允許他上訴到最高法庭,在雙方辯護律師互相詰問不分上下的情形下,法庭只好考驗被告 Peter 與 June 二人,究竟在絕境之中所迸發的愛情是否為真愛呢?

在這片中,天堂 (Heaven) 採取黑白攝影,而人間則是彩色 (Heaven) 的,在 Jack Cardiff 的攝影鏡頭下,不論是遼闊的星河或是風土的人間,色彩都艷麗飽滿之至,令人讚賞,不知這是否數位修復的關係?而在彩色技術尚未十分成熟的 1946 年,能創造出這樣濃烈的攝影色澤,也十分令人驚訝。

影像特效令人稱道,那座從人間直達天堂的天梯 (Stairway to Heaven),階梯不斷移動著,就像一座巨大的電扶梯,兩邊矗立著古聖、先賢、希哲的雕像,亞里斯多德、柏拉圖...除了酷還是只有一個酷字可以形容,其實本片在美國上映時的片名就是 "Stairway to Heaven"。(不過齊柏林飛船的歌似乎與它無關?) 這座「天梯」,是配合電影而特製的實物道具,在 1946 年,耗資 3000 英鎊,製造出這具 160 階、每階 6.1 米寬、由一只 12 匹馬力引擎所驅動的機具,其真實感不是現今充斥著大量倚賴電腦做影像特效的好萊塢電影所能比的。此外,由於天堂是古往今來眾多靈魂的歸宿,因此片尾那場長達 25 分鐘的審判戲,其場景的設計、場面的浩大,也是視覺上的震撼,據聞這萬人公審的舞台搭景長達 110 米、高度達 12 米,場景非常真實而立體。

本片融合奇幻、冒險、愛情等元素,而且片中無處不是梗,很多小地方都會抖個包袱,這是一個劇本相當好的片子。

本片對英、美兩國在歷史上的關係有些著墨,而且不難看出它也反映出一些兩國在戰時、以及大戰剛剛結束後的關係。
本片女主角 Kim Hunter 就是後來在 1951 年 Elia Kazan 版《慾望街車》(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中出演 Stella 一角的女演員。
英國導演 Richard Attenborough 在此片中演出了一個小角色。


2011-06-17

永生樹 The Tree of Life (Terrence Malick, 2011)

The Tree of Life導演:泰倫斯馬立克 (Terrence Malick)
劇本:泰倫斯馬立克
攝影:Emmanuel Lubezki
剪輯:Hank Corwin、Jay Rabinowitz、Daniel Rezende、Billy Weber、Mark Yoshikawa
製片:Dede Gardner、Sarah Green、Grant Hill、Brad Pitt、Bill Pohlad
發行:Fox 福斯
發行年份:2011

自從去年在某影展上看過泰倫斯馬立克 (Terrence Malick) 所執導的作品《窮山惡水》 (Badlands) (1973) 之後,就對馬立克氏的影像風格十分著迷。頃聞馬立克又有新作《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問世,心中便充滿期待,倒不是因為這部片在坎城影展上拿下首獎的原因。

看過《永生樹》之後,老實說覺得頗為訝異,因為本片風格之大膽,並不多見。然而這也反映出馬立克氏在影壇的名望已經處於很高的地位,這又是多少才華作為後盾?

這片子裡,導演採用大量隱喻的畫面闡述著「生命」這個主題。以「生命」這題材之廣博,光是生命的起源就有得探討了,你可以探討到自然科學、生物學、人類學...的領域。因此,《永生樹》讓我們看到,這是個(導演)多麼自溺又自我感覺良好的片子,馬立克透過一串長達 138 分鐘不斷交替的「如詩如畫」的影像,不斷向觀眾灌輸他所闡揚的「生命」。

上一部像《永生樹》這樣大膽的作品應該得追溯到 42 年前,在 1969 年由 Stanly Kubrick 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所以,在《永生樹》中,電影的「說故事」本質所剩不多,《永生樹》的戲劇性薄弱,剩下的是一部畫面精雕細琢的紀錄片,訴說著生命中瑣碎的片段,並探討「家庭」、「家人」、以及「生命」的獲得與失去。然而《永生樹》在這部份的可取之處,則是畫面都十分有情緒渲染力。

在大量日常瑣碎事物的鋪陳中,導演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的衝突浮上檯面,這不禁讓人思索,難道只因為是「家人」就得維持表面的和平住在一起,儘管我們在個性上其實是不合的?有一幕印象很深刻的是,幼年的主角,在一次接近全武行的「家人」間的衝突之後,他走在自家社區的路上,走不了幾步就聽到經過的住宅傳來「家人」之間爭吵的聲音,像是一位咆哮著說:這個房子是我給你住的云云的父親。透過這部份,了解到,或許導演意在表達,「家人」之間的爭執,甚至互相憎恨等,其實普遍存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成年後的主角,在高度現代化的水泥叢林中穿梭的身影,看得出已是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但鏡頭所傳達出他與其伴侶的疏離,以及他表達的徬徨與失落、對於過去與童年的追尋,不難看出,事業上多大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兒時或是家庭的遺憾。電影《大國民》(Citizen Kane) 不也一樣說的這回事?

不論就風格、體裁,或是影像的美化程度而言,《永生樹》都是劃時代的作品,觀看此片時能感受到導演對於光影的駕馭已經達到某個境界 (?!),在泰倫斯馬立克的鏡頭下,主人翁所屬的這個 1950 年代美國中西部家庭的生活,每一個片刻都像從攝影作品集中走出來,每個畫面都美得像幅圖畫,令人驚嘆。

但是出現恐龍那裏我還是覺得太超過了...

《後記》:

這部電影的後勁算強,許多意涵都在看完電影後一週內才慢慢體會或理解,尤其是主角幼年時期與家人互動的部份,是能讓觀眾思考、思索「家人」是什麼的深刻內省電影,身為一個非基督教信仰、也不懂基督教義的觀眾,我對於這部份能感同身受。

可見對於本片的消化與理解與觀眾是否為基督教沒有關係,本片也並非「宗教片」。「家庭」、「家人」這些觀念是遠古人類的祖先留給全人類的遺產,應該是超越宗教藩籬的。

依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觀眾不能理解本片含意的也所在多有,觀眾之間也多是兩極化評價(如同在坎城),美國康州一家藝術戲院甚至張貼「拒絕退費」聲明。看報導全文 "Theater Tells 'Tree of Life' Audience to Have an "Open Mind", Refuses Refunds."

另外 Brad Pitt 憑本片應該又達到生涯中演技的另一個里程碑了。

《永生樹》 "The Tree of Life" 預告片

2011-05-15

最後的美麗 Biutiful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2010)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劇本: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Armando Bo Nicolás Giacobone
攝影:Rodrigo Prieto
剪輯:Stephen Mirrione
發行年份:2010
主演:Jarvier Bardem
此片本質上講親情、談家庭,描寫一位在社會邊緣討生活的父親如何在來日無多的人生終站前為兩個孩子鋪好後路。

這部電影是導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一塊非常美麗的畫布,他使用了許多奇幻瑰麗的畫面來表達或隱喻主人翁的心理狀態。這是一部影像風格相當特殊的電影,有些鏡頭很有超現實的況味。

男主角 Uxbal 由 西班牙演員 Javier Bardem 擔綱,沒有錯,他就是 2007 年的電影《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 中那位令人魂飛魄散的妹妹頭殺手。《最後的美麗》可說是 Javier Bardem 獨挑大樑的電影,Bardem 演技非常細膩,他因此片獲得 2010 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獎。

相對於超現實的畫面,以光鮮亮麗的巴塞隆納為舞台的此片卻揭露出令人不忍卒賭的社會寫實面,總的來說這是個十分沈重的電影。


"Biutiful" 預告片 (UK)

2011-04-30

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道路

"Where we're going, we don't need roads."「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道路!」- 這是 1985 年發行的電影【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裡面最後一幕,布朗博士 (Dr. Brown) 對主人翁馬帝 (Marty McFly) 所說,摘錄如以下:

Marty McFly:Doc, we'd better back up. We don't have enough road to get up to 88.
博士,我們最好回頭,沒有路長到讓我們加速到 88。

Dr. Brown:Roads? Where we're going, we don't need roads.
路?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道路!

"Where we're going, we don't need roads"


時任美國總統的雷根 Ronald Reagan (1911-2004) 在 1986 年發表國情咨文時,引用了【回到未來】裡面這個名句,他當時所說如下:

原文:"...Never has there been a more exciting time to be alive, a time of rousing wonder and heroic achievement. As they said in the film Back to the Future, 'Where we're going, we don't need roads.'"
中譯:「...從未有一個時刻如此令人激動,一個奇蹟與偉大成就的時刻。如同他們在電影【回到未來】中所說:『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道路』」。

Ronald Reagan in 1986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據說雷根是【回到未來】的影迷,我想這也是因為【回到未來】幽了雷根一默吧,大家應該都記得,在【回到未來】裡面,Marty 回到 1955 年之後,要向 1955 年的 Dr. Brown 求助之時,任憑 Marty 說破嘴,Dr. Brown 仍舊懷疑 Marty 的說詞,而有了以下對話:

Dr. Brown:Then tell me, "Future Boy", who's Presid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5?
你倒是告訴我,「未來小子」,1985 年時的美國總統是誰?

Marty McFly:Ronald Reagan.
隆納雷根。

Dr. Brown:Ronald Reagan? The actor?
隆納雷根?那個演員?
(雷根是演員出身)

Then who's VICE-President? Jerry Lewis?
那誰當副總統?傑利路易?
(傑利路易是 1950 年代的諧星)

I suppose Jane Wyman is the First Lady!
那珍惠曼豈不成了第一夫人!
(如果雷根與珍惠曼沒離婚的話,那珍惠曼的確會是第一夫人)

Marty McFly:Whoa! Wait! Doc!
等等啊博士!

Dr. Brown:And Jack Benny is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我猜 Jack Benny 是財政部長!
(Jack Benny 就不知是誰了)

Marty McFly:Doc, you gotta listen to me.
博士你得聽我說...

Dr. Brown:I've had enough practical jokes for one evening. Good night, Future Boy!
今晚我已經聽夠了笑死人不償命的笑話,再見,未來小子!


Ronald Reagan? The 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