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史密斯先生遊美京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Frank Capra, 1939)

劉姥姥進大觀園 - Jeff Smith 參觀林肯紀念堂
原本只是單純的「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ies")架構,但因為題材特殊,又被剛嶄露頭角的演員詹姆斯史都華 (James Stewart) 趁機發揮了一下,加上製作時特殊的時代背景,遂成影史上最重要的政治諷刺劇之一,也是十分勇敢的片子!被選入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國家電影名冊(National Film Registry)中。影片講美國的立國精神(自由、民主),講議會運作,講揭弊、貪汙、利誘、脅迫、抹黑、媒體操控,也講人性。

片名翻譯有數種,除了比較直白的《史密斯先生遊美京》跟《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這些,尚有《華府風雲》這樣較富詩意、行銷能力似乎較好的翻譯。無論採取何種譯法,在距今 74 年前的 1939 年發行的本片,無疑是一部十分古老的片子,那時歐戰才剛爆發(希特勒揮軍波蘭),美國還在隔岸觀火,名符其實的世界大戰尚未開始。本片主角 Jefferson Smith,一個會背誦開國元勳的教條、樂於助人、集所有美德於一身的的理想主義青年,在首府華盛頓看穿了黑暗的政治現實,但終能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片尾數場主角霸佔議會發言權 (filibuster) 的戲中,擔任主角的 James Stewart(詹姆斯史都華)發揮驚人演技,終獲奧斯卡提名,本片正是從影近六十年史都華的成名作。

劇情梗概:Jeff Smith 是一個童軍團團長,他是一個純潔善良的正直青年,會背誦喬治華盛頓的教條,崇拜亞伯拉罕林肯。因為一個特殊的緣份,他被州長任命為參議員,以遞補州內某位於任期內亡故參議員的職位。史密斯到華府後,參觀了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深受感動,林肯所揭示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註1)深深印在他心裡。但是天真的 Jeff Smith 所不察的是,他跟他的同事參議員 Joe Paine 只不過是州裡富商 Taylor 扶植的魁儡,他們只要配合其利益來投票即可,孰料魁儡 Jeff Smith 參議員竟然認真起來,著手起草一件法案,要在州裡的一條溪畔建立國立兒童營,目的是要讓國內所有兒童到長大成人之後都不會忘記「國家」的意義,以及先哲的教誨。這件法案,恰與富商 Taylor 的利益相衝突,Jeff Smith 一向很信賴的同事參議員 Joe Paine 勸 Jeff Smith 與現實妥協,因為這就是成人的世界,也是政治的現實,但 Jeff 就像一隻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只感到受傷與被騙,無法接受事實,Joe Paine 與 Taylor 無計可施,只好對 Jeff Smith 進行一連串以偽造文書為基礎的污衊與抹黑,並操控媒體,製造不利 Jeff Smith 的輿論,以逼退 Jeff Smith。Jeff Smith 議員辦公室的助理 Saunders 小姐 (Jean Arthur 飾演),是個成熟事故又足智多謀的都會女郎,遇上 Jeff Smith 這種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一開始先是感到訝異與一絲輕蔑,不過卻漸漸被他的真誠與理想所吸引(註2),並在 Jeff Smith 準備放棄並離開華盛頓時,鼓勵他別放棄,並幫助他...

影片在今天所呈現的面貌,除了以政治片解讀之,不妨也以歷史的角度來看看此片,它多少反映了美國人在那個時局下的深層焦慮,也可以看做是對納粹的挑戰:美國與歐洲各國一向有千絲萬縷的牽連,但是受到華盛頓遺訓的影響(建國初期的外交政策),以及一次大戰中巨大死傷的關係,自 1920 年代起就奉行孤立主義 (Isolationism)(註3),與歐洲各國的事務保持一定距離,直到美國自己都快變成世界上唯一的自由孤島,以及珍珠港事件的爆發,美國才放棄孤立主義,心甘情願攪入世界大戰。本片的導演是擅長「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ies" 的 Frank Capra,據說他本人是共和黨的支持者,不用說,這是在歐戰爆發前後都力挺孤立主義的一群,不過 Frank Capra 卻曾口頭表示支持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隸屬民主黨)的「干涉主義 (Interventionism)」。希特勒早先已吃下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1939 年九月,德國入侵波蘭的同時,本片正處於剪輯階段,導演 Frank Capra 對於干涉(參戰)與否的看法,在這片子應該是很明顯了,片中有一場能讓愛國人士熱淚盈眶的戲是主角參觀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在那裡恰有一對猶太祖孫也來參觀,就在猶太小男孩唸誦著石壁上的林肯遺訓的同時,一位非裔老先生也來到林肯像前脫帽致意,這畫面使用了不知多少飄揚的星條旗重疊在影片之上,使用了不知多少愛國歌曲、傳統歌謠(甚至還使用了幾小節的國歌),這一切都顯得十分刻意,在一般的承平時代誰會拍攝如此右翼搧情的場面?另外,又如片中 Jeff Smith 在草擬法案時對 Saunders 小姐所說:「...自由太珍貴,不能被埋在書本裡,成人應該每天把它擺在面前,並對自己說:我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說話。我的祖先並不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說話,但我和我的孩子們可以,兒童長大後應該記住這些。」(註4) 以及片末 Jeff Smith 霸佔議事發言權進行冗長辯論時 (filibuster) 所說:「我很喜歡『獨立宣言』的部份,若沒先教導人民區別人權與揍一拳的不同,是沒有任何國家能讓這些規則運作的。」(註5) 這說明了能活在一個奉行自由(Liberty)與民主(Democracy)的國度是多麼幸福的事,也說明了教育是如何重要,所以,1941 年日本襲擊珍珠港之後,如何教導在不久之前還堅守「孤立主義」的美國群眾參戰的正當性也是同樣的道理,1942 年起,Frank Capra 執導了美國二戰時期一系列共七集的宣傳片 "Why We Fight",當時 Capra 雖從未拍過宣傳片,但以他在影界的人脈,邀集了甫因《北非諜影》(Casablanca) 成名的編劇 Philip Epstein 與 Julius Epstein 以及資深演員 Walter Huston 擔任旁白,用簡單的數字告訴民眾,若是再採取鴕鳥心態,美國最終會只剩下北美巴拿馬運河以北的資源,因為其他都將落入德、義、日及其友邦的口袋,並告訴大眾為何要從軍,以及美國為何要無償以物資援助友邦,因為若是繼續姑息,對方的下個目標說不定就是美國、加拿大。

Jeff Smith 參觀林肯紀念堂的煽情戲碼


本片的成功,幾位演員功不可沒。據聞本片故事原為 Lewis R. Foster 的劇作 "The Gentleman from Montana",哥倫比亞 (Columbia) 影業認為這是可居的奇貨,將它買下,打算作為 Frank Capra 在 1936 年的神經喜劇電影 "Mr. Deeds Goes to Town"《富貴浮雲》的續集 "Mr. Deeds Goes to Washington",但很可惜的,該片男主角,也是好萊塢一線男演員的賈利古柏(Gary Cooper)挪不出檔期,Frank Capra 只好跟 MGM(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商借曾在前一年合作過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夢》的史都華。

時年 31 歲的史都華當時的形象跟戰後轉型西部片或希區考克的驚悚片裡的很不一樣,與當時其他好萊塢一線俊男如 Cary Grant(卡萊葛倫) 或 Gary Cooper 比起來,他只能算「好看」(nice-looking)而已,也較無性感的意味,但多了清新跟大男孩 (boyish) 的感覺,這不能不歸功於他那溫文又略帶靦腆的特質,與本片主角 "country boy" 的形象尚稱契合。除了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建築時曾參加演劇社之外,史都華並未曾受過任何專業的戲劇訓練,他在 1932 年前往好萊塢發展,1936 年才連續在兩部電影中擔任男主角,一部是 B 級電影 "Speed",另一部則是歌舞片 (Born to Dance) ,史都華在後者中不但演還唱、跳,這也是他從影生涯唯二的歌舞片。同樣在 1936 年他還在 W.S. Van Dyke 執導的犯罪喜劇片 "After the Thin Man" 中演出有性格障礙的凶手,這部片中,雖然精神發作的戲份只有區區幾個鏡頭,但是史都華的表現可圈可點。到了 1937 年左右史都華演技已頗純熟,這年他在 Henry King 執導的 "Seventh Heaven" 中演出一個社會底層的粗人,演技自然純熟,此時的他算得上演什麼像什麼,除非戲分過於無足輕重或沒有發揮的空間(如 The Last Gangster,1937)。

據說史都華吸引到導演 Frank Capra 的注意是 1937 年演出 Sam Wood 執導的電影 "Navy Blue and Gold",史都華在此片中演出一個海軍軍校學生,跟他的同室室友在生活上、球場上、課堂上有相互扶持的同窗情誼。因為 "Navy Blue and Gold" 之故,史都華在 1938 年獲得 Frank Capra 的神經喜劇《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的演出機會,他在《浮》片裡表現得不錯,稍微打開了點知名度。隔年,1939 年恰好《史密斯先生遊美京》這個片子從天上掉下來,史都華撿了去,開啟了他的成功之門,本片主角霸佔議事發言權的戲碼很有揮灑空間,當時的史都華大概也知道這機會很難再有,據同戲的演員 Jean Arthur 回憶,說史都華在拍攝本片期間戰戰兢兢,清晨五點就起床,再開車到片場(點我)。

史都華在本片中有幾處演技的里程碑,例如受到同僚 Joe Paine 與富商 Taylor 陷害,心灰意冷要離開華盛頓時,又來到林肯紀念堂,望著林肯像而偷偷啜泣,以及最終在國會殿堂上的崩潰的名場面,不禁令人懷疑,Jeff Smith 的角色有多少與史都華本人是重合的?據聞史都華本人原本就是資深的童子軍,不過史都華日後成為支持共和黨的右翼保守份子似乎是 1946 年參戰五年後回國之後的事 (註6),所以倒也不能推測他在拍攝本片時就是忠貞愛國的右翼份子。史都華的 Jeff Smith 角色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提名,但得獎卻是隔年 1940 年在 "The Philadelphia Story"《費城故事》中的記者一角的事,不過,咸認為,甚至史都華本人也認為,1941 年影藝學院把獎頒給他是為了彌補前一年無法把獎頒給他的遺憾,因為那年的競爭者太強 - 1939 年有幾個超級強片叫《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跟《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當年入圍男主角的除了本片的史都華,尚有《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 的 Rober Donat、《亂世佳人》的 Clark Gable、《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 的 Laurence Olivier 以及 "Babes in Arms" 的 Mickey Rooney,雖然 Laurence Olivier(勞倫斯奧利佛,英國莎翁名著知名舞台劇演員)的名字讓人覺得這是場硬仗,不過獎項最終由《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 的 Robert Donat 獲得,Donat 是英國演員,他在《萬世師表》裡演一個木訥老實的平凡教師,不但演得溫馨感人,也是頗為突破性的演出。其實只要關注過奧斯卡應該不難發現,奧斯卡不常把獎頒給剛入圍的人。不過史都華也很迅速在隔年就憑《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 得獎了。



另外,演出主角的同事參議員 Joe Paine 的 Claude Rains 也是很有身價的演員,他在投入電影之前就已是一名成功的舞台劇演員,曾經演出一些經典的反派角色,例如本片以及 1946 年希區考克所執導的《美人計》(Notorious) 中納粹組織的頭目,本片結尾若非 Claude Rains 精湛的詮釋參議員 Joe Paine 的良心發現、崩潰、自首,這片子是不會成功的。另外 Frank Capra 最愛用的女主角 Jean Arthur 則恰如其分,演出那在大城市混得很不錯的上班女郎。最後,本片如同 Frank Capra 的前作《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連演出參議院主席的 Harry Carey 都很搶戲,這位則是默片時代西部片的大明星。

由於國會的特殊題材,本片早在開拍之前就被好萊塢自己的審查單位關切,說是恐怕會傷害到國家本身,推出之後,不意外的也受到一些國會議員的抵制,據聞首映會曾邀請一些國會議員觀賞,不少議員在電影中途便離席,理由是電影不夠道地、破壞議員形象、污衊國會之類,另外美國童子軍團(Boy Scouts of America)也要求不得使用其名義,因此影片便把童子軍叫做 "boy rangers" 而未使用 "boy scouts"「童子軍」的字眼。此外本片的美國主題甚至曾被解讀為「反美」或諷刺美國主義,甚或不乏被解讀為「前共產主義」(pre-commuinst) 思想的。可見同樣的事物若非經過時代變遷並不易論斷其本質,這大概就是歷史的複雜與弔詭。不過,幸虧本片當年的票房表現不俗,是 1939 年度十大賣座之一,不然真是太挫折了。如果不用太複雜的眼光看待本片,不理會「愛國主義」或正確的「美國價值」這些沈重主題,簡單看這片其實就是關於理想的實現,Jeff Smith 是一個認真、堅持其理想的人,雖然有點脫離現實,但並不愚笨,就算舉世皆濁,但還是堅持分清是非對錯,一個人對抗整個邪惡世界,就算旁人把他當作唐吉軻德(Don Quixote)似的瘋子,或就算遇到所謂的 "lost cause"(毫無勝算的逆境),他仍然不顧一切的對抗風車(fighting the windmills),敢於挑戰不公不義,最後他成功了,這應該是本片明顯的主旨。不過,儘管說了這麼多,此片對我最強大的作用就是,看完此片後,(儘管我不是美國人)我已被洗腦得差不多,認同生為美國人是個多麼有福氣的事,因為,一個真正落實「自由」、「民主」、法治的民有、民治、民享國家的國民,不論走到世界上哪個角落,都是可以抬頭挺胸的。

大概是因為時代背景(wartime,戰時)的關係,或是佳作總是令人仿效,1941 年另一位也以「神經喜劇」知名的導演霍華霍克斯 (Howard Hawks) (註7) 為華納執導了「約克軍曹」(Sergeant York),由前述已提過的挪不出檔期演出的 Gary Cooper 主演,此劇為一相當勵志的電影,雖然以一次大戰為背景,但精神上倒也闡述了美國為何而戰(二次大戰)。

最後是配樂,本片充滿了美國的傳統歌謠如 "Red River Valley"、愛國歌曲如 "When Johnny Goes Marching Home"、與牛仔之歌如 "Trail to Mexico" 等等,它甚至還使用了幾小節的美國國歌(這就太 over 了)。




"My Country, 'Tis of Thee" 這首愛國歌謠後來在 Frank Capra 的 "Meet John Doe" (1942) 以及 Howard Hawks 的 "Sergeant York" (1941) 裡用得更多。









"Trail to Mexico (Bury Me Not on the Lone Prairie)" 這首牛仔歌謠在 1940 年約翰福特執導的 "驛馬車" 中被使用得更多。








註1:全文為「...一個民有、民主、民享的政府絕不會從世上消失。」出自林肯於南北戰爭時期於 Gettysburg 發表的演說內容,時間為 1863 年,原文為:"...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註2:這幾乎是「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y) 的公式了,質樸單純的主角 (怪咖、神經病) 卻吸引了世故精明的異性主角。

註3:孤立主義也間接導致 1929 年至 1933 年的「經濟大蕭條 (The Great Depression)

註4:原文 "... Liberty is too precious a thing to be buried in books. Men should hold it up in front of them every single day and say: I'm free... to think and to speak. My ancestors couldn't. I can. And my children will. Boys ought to grow up remembering that."

註5:原文 "I always get a great kick out of that part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You're not gonna have a country that can make these kinds of rules work - - If you haven't got men who can tell human rights from a punch in the nose."

註6:史都華原就具有駕駛飛機的技能,也有足夠的飛行時數經驗,故在 1941 年申請入伍從軍,史氏當時已是知名、高收入的演員,以現在承平已久的眼光來看,似乎很難想像?前途一片光明燦爛的明星去前線,不是勞軍,而是作戰。據聞當時放下演藝事業去從軍的演藝人員不只史都華一人,如 David Niven 從軍,Tyron Power、Robert Tayor、Clark Gable 與 Cary Grant 也都有申請入伍,女星則有積極參與紅十字會的 Myrna Loy,但不幸陣亡的則有 Leslie Howard(《亂世佳人》的男二)與 Glenn Miller (知名樂手),只能說那是個什麼時代啊?史都華自 1941 年入伍至 1945 年退伍,待的不是藝工單位,而是申請去前線,他擔任轟炸機駕駛(bomber pilot),執行過不下二十次深入德國的轟炸任務。1942 年在軍中曾協助拍攝美國空軍宣傳片 Winning Your Wings。因為參戰之故,史都華的作品年表上有數年斷層(1942-1945)。史氏戰功彪炳,想必是才華洋溢,應該是開飛機的技術不錯或是集智慧與勇氣於一身,至戰爭結束前他已升到上校的軍階,並獲得 Flying Cross with two Oak Leaf Clusters、Air Medal with three Oak Leaf Clusters 以及 French Croix de Guerre with Palm(法國英勇十字勳章)等獎章。

註7:個人認為 Howard Hawks 的神經喜劇過於不羈 (wild) 以致有鬧劇 (farce) 的感覺,如 1938 年的 "Bringing Up Baby"。

2013-11-30

陽光普照 Plein Soleil (René Clément, 1960)

日前終於有機會在大螢幕上觀賞到在書本、文獻上「讀」過已不知多少次的《陽光普照》(Plein Soleil) - 這 1960 年發行、René Clément 導演的法國片。在網路上看到某知名電影站將此片歸類為犯罪電影 (Crime),呃,的確本片的原著就是被歸為犯罪小說 (crime novel),而且這個片子也不乏(疑似)教人如何犯罪的場面(而且還是智慧型犯罪),但我還寧願把它歸為社會寫實劇 (Drama),而非犯罪電影,原因是這部片子不斷讓我聯想到 1951 年的電影《郎心如鐵》(A Place in the Sun),這兩片講的都是出身寒微的年輕人,一時受到金錢的吸引,竟然目眩神迷,犯下殺人罪嫌。如同李幼鸚鵡鵪鶉 (原名幼新) 針對《郎心如鐵》所說:...一個出身寒微的人(照不到太陽的地方),突然來到有陽光之處,竟然目眩神迷,鑄下大錯... 我覺得,《陽光普照》的主旋律其實也差不多是這樣,意在反映人性中最陰暗的那一塊。另外,湊巧的是,這兩片的片名都跟太陽有關係。

劇情梗概:主角 Tom Ripley (亞蘭德倫飾演) 受到其友人 Philippe Greenleaf 的父親之託來到義大利拿坡里,準備將 Philippe 勸回美國接掌其家庭事業。Philippe 在拿坡里有一艘遊艇,並有美麗愛人 Marge 的陪伴,Philippe 在那裡過著一擲千金的放浪生活,Tom 雖然是 Philippe 的好友,但其實 Philippe 心理瞧不起他出身貧窮,認為他是想從自己身上獲得好處所以才跟在他身邊,阿諛奉承... 這種心態驅使下,Philippe 漸漸地發展出霸凌 Tom 的行為,不過 Tom 本來就是個為了生活可以偷拐搶騙的奸巧之徒,這使得原本就覬覦 Phillippe 的錢與地位的 Tom 將所有屈辱收藏起來,並慢慢發酵成了憎恨。直到有一天 Tom 使用詭計,使 Marge 與 Philippe 發生衝突,Marge 因此憤而上岸。沒有了礙事的第三者之後,Tom 接著在一個「恰當」的場合,很出人意表而冷靜地給了 Philippe 一刀,再將屍首沈入大海。接著 Tom 假冒 Philippe 的身分,後來還為了防止東窗事發殺了第二個人...

這電影有個盪氣迴腸的主題曲,悲傷的調子有點西西里音樂的味道,配樂是由 Nino Rota 所做,就像他給 1972 年電影《教父》(The Godfather) 所寫的配樂一樣,Rota 還寫了 1968 年的賣座電影《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的配樂。老實說在看電影時,這個曲子響起的時候,我還感動了一下,畢竟這是個名曲,電影又是個名片。(原來我是朝聖來的)

《陽光普照》Main Title


這電影也是亞蘭德倫 (Alain Delon) 的成名作,當時的亞蘭德倫確實嬌豔欲滴,不愧是法國第一美男子,據聞早年風靡港台男星的西裝加白色長圍巾(劉文正?)的造型就是受到亞蘭德倫在 1967 年的電影《午後七點零七分》(Le Samouraï) 中的造型所啟發。外表上,德倫在此片中所表現的美貌、時髦、健碩,以及性格上表現出的野心、狡獪、冷血,德倫都恰到好處,在岸上的旅館背對 Marge 翻白眼那幕應算得上其演技里程碑?點我

原著小說為 Patricia Highsmith 在 1955 年所發行的小說 "The Talented Mr. Ripley",1960 年首次拍成電影《陽光普照》,1999 年又重拍成維持小說原名的《天才雷普利》,由 Matt Damon、Gwyneth Paltrow、Jude Law 主演。

2013-10-27

ナイアガラ・トライアングル《A面で恋をして》(1981) 與 Buddy Holly "Everyday" (1957)

誠如標題所言,本篇旨在說明這兩首歌的關聯,廢話不多說,這兩首歌基本資料如下: 

《A面で恋をして》是由日本團體 ナイアガラ・トライアングル (NIAGARA TRIANGLE) 在 1981 年所發表的單曲,並收錄在其 1982 年所發行的專輯 "NIAGARA TRIANGLE Vol.2" 中。該團的三位成員為大滝詠一 (或作「大瀧詠一」)、佐野元春、杉真理。本曲由大瀧詠一作曲,松本隆填詞,多羅尾伴内編曲,大瀧詠一製作。松本隆是大瀧詠一舊時在 1970 年代所參加的樂團 HAPPY END (はっぴいえんど) 的隊友,而多羅尾伴內其實就是大瀧詠一,這是他任編曲師的化名,據說這個名字是舊時日本電影中一個善於易容的偵探。總而言之,就「音樂性」與「曲調」上來說,這首歌就是由大瀧詠一所主導。

而 Buddy Holly 的 "Everyday" 則是 1950 年代中末期搖滾樂初具雛形時由英年早逝的搖滾樂先驅者 Buddy Holly 及其經紀人兼唱片製作人 Norman Petty 所共同寫下,並在 1957 年發行的單曲。這首歌在 1986 年因電影『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史蒂芬金原著) 的使用而再度被翻了出來。

若是稍加留意,不難發現《A面で恋をして》開頭的唱詞 "A~面~" (A~めん~) 的曲調與 "Everyday" 開頭的唱詞 "E-ve-ry-day" 的曲調差不多是一樣的。另外,《A面で恋をして》對於 Buddy Holly 獨一無二的註冊商標 - "glottal stop",也就是歌聲連續頓個好幾下,這個特色,其實做出滿明顯的致敬。在唱詞「クルクル躍るよジルバ...」、「フレーズで決めたい夜さ...」、「君だけを招待するよ... 、「乾杯さ 君の瞳に...」,以及最後重複的「A面で恋をして...」,這幾句後面拖長的 "...e hey, e hey, e hey hey" 都跟  Buddy Holly 在 "Everyday" 中的 "Love like yours will surely come my way...e hey, e hey, e hey hey" 相差無幾。

ナイアガラ・トライアングル《A面で恋をして》(1981)



Buddy Holly - "Everyday" (1957)

影片為 1986 年電影 "Stand by Me"


大瀧詠一是眾所週知的西洋樂迷,據聞他小學五年級在親戚家聽到廣播放送 Connie Francis 的歌之後,就瘋狂迷上西洋音樂、成為美軍電台的忠實聽眾,稍後甚至對於 1962 至 1966 年間的西洋流行音樂能博學強記,至於後來能在大學時期認識日後組團的同好,又在 1981 年推出  "A Long Vacation" 專輯,掀起日本「新音樂」(ニューミュージック) 風潮的大浪,很大部分都是受到 50 年代至 60 年代西洋流行音樂的影響。

2013-09-29

Buddy Holly在木衛三安然無恙 (Buddy Holly Is Alive and Well on Ganymede)

日前在 YouTube 上發現了這一枚影片 - "Buddy Holly Is Alive and Well on Ganymede (2014) - New Movie Teaser / Trailer",意思說這枚影片是 2014 年新片「Buddy Holly在木衛三安然無恙」的賣關子短片兼預告片。影片如下:

"Buddy Holly Is Alive and Well on Ganymede" 宣傳片/預告片


身為死忠 Buddy Holly 粉絲的鍵盤魯蛇我立馬在 Google 上進行了一個調查的動作,才知道,原來 "Buddy Holly Is Alive & Well on Ganymede" 是一本 1991 年出版的科幻喜劇小說,作者是 Bradley Denton,書的梗概是說,書的主角 Oliver Vale,是在 1959 年 2 月 3 日受孕的,也就是Buddy Holly 飛機失事死的那天。整整 30 年後,也就是 1989 年 2 月 3 日,Buddy Holly 的影像開始出現在世界上的每台電視的每個頻道上,他告訴全世界的觀眾,他的影像是從木星的三號衛星 (Ganymede) 放送的,若有人對於這個全球性蓋台情形有疑問,可以找一位叫 Oliver Vale 的男子協助,他是 Buddy Holly 在地球上的代理人,然後 Buddy Holly 便自顧自演唱他的歌曲。後來 Oliver Vale 發現自己成為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憤怒的電視觀眾及其他不知名的神祕力量所追捕的人...

由這樣的故事情結,不難猜想,作者 Bradley Denton 應是 Buddy Holly 的「癡心」粉絲無誤。而這麼一部科幻小說對喜愛 Buddy Holly 的人而言也是足~感~心ㄟ,畢竟,Buddy Holly 以那麼輕的年紀隕落,是多麼令人婉惜又不捨,歌迷還寧可相信 Buddy Holly 還活得好好的,只不過被外星人綁架了而已... 這樣的創作意圖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多年來不也有貓王 Elvis Presley 還活著並隱居的說法?

根據 IMDb,這電影自 2009 年宣布以來,目前似乎還停留在前製的階段,主角 Oliver Vale 則一開始便鎖定由演過拿破崙炸藥(Napoleon Dynamite) 的 Jon Heder 飾演,個人對於此一卡司感到滿意,因為 Jon Heder 就是另類又窩囊廢的特質,應該是很適合演片中的 Oliver Vale,因為本片 Oliver Vale 的職業設定為 3C 產品門市販售員,應是個小人物... 另外,稍微對 Buddy Holly 的作品有點熟悉的人應該都看得出,Oliver Vale - 主人翁的名字,應是來自於 Buddy Holly 在 1956 年灌錄的 "Rock Around with Ollie Vee" 這首歌。

"Rock Around with Ollie Vee" - Buddy Holly (1956)


再來講講預告片內容,配樂部分,果然不凡,雖然只採用了兩首歌,但卻分別是 Buddy Holly 的作品中最抒情的、也是個人認為古往今來最佳情歌的 "True Love Way",以及 Buddy Holly 作品中最生猛有力、最搖滾的 "Rave On"。

在 "True Love Way" 方面,優美和緩的 "True Love Way" 配上外太空的畫面,頗有 Stanley Kubrick 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搭配小約翰史特勞斯「藍色多瑙河」的況味。而 "Rave On" 的生猛有力,的確也很契合公路的亡命啊~ 另外 Oliver Vale 的座騎,一台古董摩托車,名為 Peggy Sue(外國人為汽車、機車起名時有所聞),這個女子名正是 Buddy Holly 最膾炙人口的歌曲名。不過片中 Oliver Vale 要揍不發動的 Peggy Sue 時所說的 "That'll Be The Day" 就不知何梗了,只知這是 Buddy Holly 的一首歌,而歌名是 Buddy Holly 在 1956 年看西部片搜索者》(The Searchers) 時,由 John Wayne 所說的台詞來的。

另外,此片名的一個字 "Ganymede",指的是木星的衛星第三號,簡稱木衛三,真是呼應預告片中旁白所撂下的一句,「Ganymede是什麼鬼?」("What the hell is Ganymede?") 這是艱深的天文名詞啊。

希望本片能早日開拍,並如期在 2014 年推出,否則我真會伸~長~了脖子盼望的~

並請參見本片官方網站,點我

2013-05-01

記 Kraftwerk 台北演唱會 (Kraftwerk 04/30 Taipei Concert @ NTU Stadium)

在開始進入本文主題之前,要先說明的是,主辦單位 (或 Kraftwerk 樂團本身) 將此次的表演定位為「反核演唱會」,其實,這不一定是必要的,因為綜觀 Kraftwerk 的作品,對於輻射或核能有所著墨的也只有 1975 年的 "Radio-Activity" 一張,況且,專輯對此名稱的使用其實是一語雙關,說的其實是「無線電波的活動」,雖然偶爾也指「輻射線」、「放射線」,但其實主要的意涵為前者「無線電波的活動」,更遑論對於「輻射線」(核能) 做出任何正面或反面評價。(詳本站 "Kraftwerk 專輯 Radio-Activity (Radioaktivität) 1975" 一文) 。但本次演唱會定位為「反核演唱會」的原因,我猜測,除了德國本來就是舉世最早發展出「環保」概念的國家,且(在野黨)有悠久反核能歷史,故自 1986 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災變、2011 年日本福島大地震之後,德國更加速淘汰核電,大概也是因為台灣目前正需要這樣一個名稱吧!本島反核所反的不單是核四的工程品質,延役中的核二同樣堪憂!

(後記: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Kraftwerk 為 "Radio-Activity" 這首歌添加反核歌詞是 1990 年以後的事。)

======= 進入主題的分隔線 =======


回歸到樂團本身,關於 Kraftwerk 之偉大、經典、傳奇性可參考本站 "Kraftwerk 專輯 Radio-Activity (Radioaktivität) 1975" 一文,本文將不再贅述。

時間是 2013 年 4 月 30 日,場地是台大體育館,上次來這裡看表演應該是 2008 年 Don McLean 來台灣那一次。Where did the time go !? 本來對於「體育館」這樣的場地有所懷疑,怕音響效果不會太好,不過,幸虧主辦單位在館內另闢一小型空間作本次演唱會舞台,頗有小型演唱會的感覺,這實在不能不說是賺到了啊~

演唱會一直到 晚上八點多才開始,本來有點小累的我,在音樂響起、舞台布簾放下那時,精神都回來了,能夠跟 Ralf Hütter 這樣神一般的人物待在同一個屋頂下實在太榮幸惹~ T_T,Hütter 不僅是 Kraftwerk 的催生者、創團者,也是 Kraftwerk 的核心創作人。開場第一首歌是 The Robots (Die Roboten),這首歌的 3D 影像所用的機器人人偶的臉部也都換成最新的樂團成員的臉了,我還以為可看得到 Florian Schneider 的娃娃,我真是想太多了~ (Schneider 已於 2008 年離團)。

演唱會的高潮應該是中後段表演 Radio-Activity 以及 Trans Europa Express / Metal on Metal  / Abzug  組曲的時候。針對 "Radio-Activity" 曲目,Kraftwerk 完全揚棄了 "Radio-Activity" (無線電的活動) 的意涵了,隨著時代巨輪的向前滾動,他們把這首歌的意思完全倒向 "Radioactivity",也就是「輻射能」、「放射能」的意涵了。Kraftwerk 採用 1975 年原版歌詞中沒有的反核歌詞,提及了 Tschernobyl、Harrisburg、Sellafield、Hiroshima、Fukushima 等五個地方:

Tschernobyl: 1986 年蘇聯車諾比核災
Harrisburg: 1979 年美國賓州三哩島核洩漏事故
Sellafield: 1957 年英國 Sellafield 核廢處理廠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事故
Hiroshima: 1945 年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
Fukushima: 2011 年日本福島大地震後當地核電廠輻射嚴重外洩事故


此外並加上 2011 年日本福島大地震之後,Kraftwerk 在 2012 年前往日本舉辦反核演唱會為日本所寫的歌詞:

日本でも 放射能 (the radioactivity in Japan)
今日も いつまでも (forever today)
福島 放射能 (Fukushima & radioactivity)
空気 水、全て (air, water and everything)
今でも 放射能 (The radioactivity remains.)
今すぐ 止めろ (Stop the radioactivity today.)

最令人讚賞的是,Kraftwerk 還把歌詞「本地化」了一下,添了一句「台灣核能停止吧」,全場喝采不已。

"Radioactivity" - Kraftwerk 2013/04/30 Taipei Concert @ NTU stadium




另個本地化的曲目是若我沒記錯似乎是 Spacelab 曲目,在偌大的 3D 投影幕上出現了衛星在台灣海峽上空飛過的畫面,全場同樣是一陣喝采。

此次音樂會整體感覺是 1978 年 The Man Machine 專輯入選歌單的比例頗高,不單 The Robots、暢銷曲 The Model、還有 Spacelab、Metropolis 甚至俺覺得有點雞肋味 的 Neo Lights 都上榜惹柳,至於俺鍾愛的 Radio-Activity 專輯則就僅只 Geiger-Counter 跟  Radio-Activity 等曲,殊為可惜~

期待 Kraftwerk 再度來台,我還是會再買票進場!



2013-03-24

記 Paul Simon 03/20 台北演唱會

Paul Simon Taipei Conert
自從一月底網路上傳出 Paul Simon 要來台灣的消息之後,就感到非常振奮... 也衷心盼望成行。這些年繼 Santana、Bob Dylan、John Cale 來台之後,終於又有 1960 年代傳奇人物級的樂手要蒞臨本島,雖然 Paul Simon 並非碩果僅存的 1960 年代音樂人物,但是這次的造訪又造就了一個「首次登台」的例子。

場地在 TICC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這裡比台大體育館大些,舞台設備(看似)也較好,個人非常喜歡這次的舞台效果,這該歸功於燈光,色彩十分多變豐富而瑰麗,儘管從俺的位置能看到的 Simon 老伯只有一顆火柴頭大小...

Paul Simon Taipei Concert
瑰麗的舞台視覺效果
今年已 72 歲的 Simon 老伯唱了許多 1985 年 Graceland 專輯的曲目,誠然,這是 Paul Simon 單飛生涯中的代表作。到了安可曲有了較多 Simon & Garfunkel 時代的曲子,第一輪安可的第一首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 "The Sound of Silence",Simon 老伯用了與原作有一段距離的即興唱法來唱這歌,據我所知這版的改編法 Paul Simon 在 2009 年與 Art Garfunkel 一同在紐約 Madison Garden Square (麥迪遜花園廣場) 演出時已經用過,後來 2011 年 911 事件十周年時 Paul Simon 於事故遺址表演 "The Sound of Silence" 時又再度使用此即興改編唱法。關於 Simon 老伯的改編能力,俺認為該輩無人能出其右,他甚至把 The Beach Boys 的 "Surfer Girl" 改編得比不世出的天才 Brian Wilson 一手打造的「如夢似幻(dreamy)」原唱版更優更動人。不過,在 "The Sound of Silence" 上,私心以為,Simon 老伯若是以原始1965年單曲版的唱法來演唱的話,那麼那晚應該會出現本次演唱會唯一的台下大合唱~

"The Sound of Silence" - Paul Simon @ TICC, Taipei, 2013/03/20
使用近幾年來常聽到的 Paul Simon 改編(即興)唱法


這則是那聽到前奏就令人掉淚的  1965 單曲版:
Simon & Garfunkel - "The Sound of Silence" (1965)
 

2009 年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演唱版:
"The Sound of Silence" - Simon & Garfunkel at Madison Garden Square, NYC, 2009
這距離 Simon & Garfunkel 發表 The Sound of Silence 已 45 年了。Simon 老伯很即興地改編了前奏,一旁的 Art Garfunkel 則耐心且堆滿笑容地等待 Paul Simon 把前奏 solo 完。(Art 心裡的 OS: "你彈完了沒?")
 

2011 年 911 事件十周年時於事故遺址演唱 The Sound of Silence:
"The Sound of Silence" - Paul Simon @ NYC, 2011


另外前述的 Surfer Girl 改編一事 - 2001 年 Paul Simon 在群星向 Brian Wilson 致敬演唱會上表演 "Surfer Girl",他把 "Surfer Girl" 改成像是自己的歌了,而且青出於藍勝於藍,比原作還優,Paul Simon 的改編功力是最頂級的。

"Surfer Girl" - Paul Simon, 2001



這是 "Surfer Girl" 如夢似幻 (dreamy) 的原唱版:
"Surfer Girl" - The Beach Boys, 1964


Paul Simon 在第一輪安可中甚至撈過界地唱了 Beatles 的 "Here Comes the Sun",其實這有跡可尋,因為早在 1976 年,Paul Simon 上電視節目 Saturday Night Live 時就曾經同 George Harrison 合唱過 "Here Comes the Sun" (點我),顯然 Simon 老伯喜歡這首歌吧。

另外,事前我並未研究 Paul Simon 近年來現場演唱的 set lists (歌單),沒想到 Simon 老伯會奏 The String-a-Longs 在 1961 的演奏曲 "Wheels",不過 Simon 老伯演奏的似乎是 Chet Atkins 的鄉村樂版本。查了維基,"Wheels" 這首歌是 Richard Stephens、Jimmy Torres、Norman Petty 三人所寫。Norman Petty 是 Buddy Holly 多首單曲的製作人與作者 (包括 "Rave On")。總之,對我而言,"Wheels" 是本次演唱會上最大的驚喜。

"Hearts and Bones / Mystery Train / Wheels" - Paul Simon @ TICC, Taipei, 2013/03/20
Simon 老伯的 "Wheels" 其實還偷渡了 Nat King Cole 的 "Mona Lisa"。


另外這是 The String-a-Longs 在 1961 年的原版 "Wheels":


Chet Atkins 的鄉村樂版 "Wheels":


另外令我訝異的是 Paul Simon 也唱了 Kodachrome,這首我認為太 soft & pop rock 的歌。而最大的遺憾是 Simon 老伯並沒有演唱 Mrs. Robinson,這首意味如此深長又饒富歷史意義的歌 (羅賓遜太太與狄馬喬)。><

只好回家自個放唱片聽惹~

Simon & Garfunkel - "Mrs. Robinson" (1967)

2013-02-16

Kraftwerk 專輯 Radio-Activity (Radioaktivität) 1975

"Radio-Activity" 唱片封面,是一台 1930年代晚期的德國製收音機。
(本專輯名稱一語雙關。舊時以「無線電的活動」為主要意涵)
2009 年 remastered (重新過母帶) 版之封套設計
(1990 年以後,「輻射線」、「放射線」的意思漸漸凌駕了「無線電活動」的意涵)

本篇要說的是 Kraftwerk 在 1975 年所發行的專輯 Radio-Activity,在進入主題之前,雖然已歌頌過了,但要在此再歌頌一次 Kraftwerk 的偉大之處~ 正如老牌電子樂團 OMD 的主唱 Andy McCluskey 所說:「(當時 Kraftwerk ) 是一種全新的流行音樂樂種,一種與美國藍調傳統或吉他英雄之類的陳腔爛調完全無涉的新音樂。那是一種以流行唱片為形式的概念性藝術活動。」(點我看原文) 以及:「這支來自德國 Düsseldorf 的電子樂先驅樂團,在1975年帶來全新、首創的音樂樂種,其影響力跨越四十年,幾乎所有與電子樂相關的樂種都受其影響與啟發,不論是 Synthpop (流行電子樂)、House (浩室)、Techno (高科技舞曲)、Rave (銳舞)、Hip Hop (嘻哈)、Drum and Bass (鼓打貝斯)、Chillout (弛放)、Trance (出神)、Acid (迷幻)、Industrial (工業音樂)、EBM (電體音樂)、Dubstep (迴響貝斯)、Grime (塵垢) 到 Glitch (電子脈衝)。從 Pet Shop Boys、Grace Jones、Britney、Black Eyed Peas、到 Kanye 與 Beyonce,族繁不及備載。」(點我看原文)

儘管深究起來這會是一份沒完沒了的名單,不過受到 Kraftwerk 最直接且最深入影響的應該就屬 1980 年代在樂壇撐起一片天的流行電子樂 (Synthpop) 了。

====跳針完畢開始進入主題的分隔線=======

若說 1977 年的 Trans Europa Express 是 Kraftwerk 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那麼該團在 1975 年發行的 Radio-Activity 就是為 TEE 的成就鋪路的前導專輯,儘管 TEE 是如此熠熠生輝,但 Radio-Activity 專輯在我心目中始終佔有比 TEE 更崇高的位置,或許這樣說吧,Radio-Activity 是一張比 TEE 更令我「敬畏」的專輯。或許 TEE 在曲目的緊湊度,概念唱片的「結實」度這些方面比 Radio-Activity 優越,但 Radio-Activity 在奇特的音效、或是特殊的靜謐效果等面向... 都比 TEE 來得令人訝異、印象深刻~

若以綜觀 Kraftwerk 全體作品的角度來看,Radio-Activity 確實更加脫離「實驗音樂」而更進一步朝向流行電子樂前進,如前張專輯中長達 22 分鐘的曲目 ("Autobahn") 已不復見,且各個曲目也都呈現相當的節奏感,已經很夠格稱作是流行樂了。此外本專輯也是 Ralf、Florian、Wolfgang、Karl 的黃金陣容一同錄製的第一張唱片,這意味 Kraftwerk 的黃金時期於焉展開,此一組合一直維持到 1987 年 Wolfgang Flür 率先離團為止。另外本專輯是 Kraftwerk 第五張錄音室專輯,也是第一張 Kraftwerk 以自己的唱片廠牌 (lable) Kling Klang 發行的專輯,並是 Kraftwerk 第一張在自己所設的錄音室 Kling Klang 所錄的唱片。

這是一張概念專輯,所有的曲目之間都未作中斷處理,一氣呵成。所有曲目都圍繞著專輯名稱 "Radio-Activity",也就是「無線電的活動」為中心,不過,因為 "Radio" 與 "Activity" 兩個字中間特意加了連字符號,讓人不禁聯想到 "Radioactivity" 這個字,這字是「輻射」的意思,這樣一語雙關的專輯名稱應該是個頗冷的冷笑話。這個題材的選用當然是基於當時的 Kraftwerk 成員們對於無線電通訊 (radio communication) 都很有興趣。


曲目一 Track 1
Geiger Counter / Geigerzähler
(詞曲:Hütter/Schneider)


曲目二 Track 2
Radio-Activity / Radioaktivität
(詞曲:Hütter/Schneider/Schult)




關於曲目一:"Geiger counter" 又稱為 "Geiger-Müller counter" 是一種量測游離輻射 (ionizing radtion) 的粒子偵測器。此一曲目所呈現的就是這種儀器所發出的聲音再添加一些其他音效。此曲目適切展現了 Kraftwerk 以科技題材入歌的傳統,且由於本曲目與下個曲目間未做中斷處理,所以無形中展延了下個曲目,也就是本專輯標題曲 Radio-Activity,的前奏。


關於曲目二:Radio-Activity,這是本專輯的標題曲。本曲如同曲名 (亦即專輯名),是一首意義雙重的歌,歌詞中既說 "Radio-activity ... Is in the air for you and me" - 「無線電在空中活動」,卻又說 "Radioactivity...Discovered by Madame Curie" - 「居禮夫人發現輻射線」。另外本曲目令人驚奇的地方是使用摩斯電碼 (Morse Code) 發送副歌的歌詞,成為本曲的特殊音效。



曲目三 Track 3
Radioland
(詞曲:Hütter/Schneider/Schult)



先前已經說明過,本專輯個曲目間均未作中斷處理,這無形中給各個曲目相輔相承、相得益彰的機會,像 Radio-Activity 過渡到 Radioland 之間,是我最喜歡的曲目中介接續之一 (連同 Marvin Gaye 的 "What's Going On" 與 Stevie Wonder 的 "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Radioland 就在 Radio-Activity 結尾模擬無線電波非常活躍的音效中揭開。Radioland 訴說歌曲主人翁尋找頻帶、調到音樂頻道,找到那應許之地 - Radioland 的過程,這應是世上最令人「敬畏」(awed) 的歌曲目之一了 ,莊嚴肅穆、中正仁和的鼓點貫穿整個曲目,伴隨各種高科技特殊音效,這些音效應是本專輯中受到最深著墨的,據聞此曲目使用了一台軍用演說合成器,並在合唱的部份使用了 Orchestron,這是一種鍵盤樂器,其原理是將聲音預錄在一片光碟上,演奏時再透過擴大的方式發出聲音。據說這台 Orchestron 是 Florian Schneider 在 Kraftwerk 於 1975 至美國巡迴宣傳 Autobahn 專輯時買的。

小站的名稱即是依據此曲目而命名。


曲目四 Track 4
Airwaves / Ätherwellen
(詞曲:Hütter/Schneider/Schult)



一首 up-tempo 電子樂曲,已很夠格稱作是流行電子樂了。歌詞只有四個句子:

Wenn Wellen schwingen (When the waves swing)
Ferne Stimmen singen (Distant voices sing)
When airwaves swing
Distant voices sing


曲目五 Track 5
Intermission / Sendepause
(詞曲:Hütter/Schneider)


曲目六 Track 6
News / Nachrichten
(詞曲:Hütter/Schneider)


曲目七 Track 7
The Voice of Energy / Die Stimme der Energie
(詞曲:Hütter/Schneider)


曲目 五 與 六: Intermission 與 News 是模擬廣播德語新聞的片段,屬於實驗色彩比較濃的曲目,新聞內容分別以西德、北德、巴伐利亞、不來梅四處的廣播電台來演繹,不過內容大多圍繞著核能發電這個議題,不禁耐人尋味。電子老團 OMD 後來於 1983 年的 Dazzle Ships 專輯中有類似的曲目。

曲目 七: The Voice of Energy,本曲如同曲名,陳述的是「能源」的聲音,Kraftwerk 將一座發電廠擬人化,並使用變聲器 (vocoder) 模擬其發言。不過我覺得這個曲目的 vocal 很有機器人的感覺。


曲目八 Track 8
Antenna / Antenne
(詞曲:Hütter/Schneider/Schult)


曲目 八 "Antenna":與曲目四 Airwaves 一樣是一首 up-tempo 電子樂曲,到此曲目為止整張專輯已播送了三分之二,主題切入了對於無線電活動而言扮演重要角色的一種硬體設備,那便是天線 "Antenna",如同前述 The Voice of Energy,本曲歌詞直接將天線進行擬人化,與「發射器」(transmitter) 進行對話。本曲的 vocal 據聞是 Ralf Hütter 透過一台 Roland RE-201 (俗稱 Space Echo,是一種類比的音訊延遲效果器) 所發出的。

(未完待續)
To be continued


2013-02-03

60s 歌謠與 70s 龐克的相會

這篇要講的是 1960 年代傳奇製作人 Phil Spector 在 1980 年為來自紐約的龐克(Punk)樂團 Ramones 所製作的唱片 "End of the Century"。

寫這篇的動機不只是出於對龐克樂團 The Ramones 的喜愛,也出於我對 1960 年代早期流行樂(尤其是Girl Groups這一掛)的孺慕~

先簡介一下 Phil Spector,此人崛起於 1950 年代末期重唱團體 The Teddy Bears,後來在 1960 年代初期更進一步成為當時樂壇重要詞曲創作者與唱片製作人,首創 "Wall of Sound"「音牆」錄製技巧,此一唱片錄製技術的原理就是在錄製流行歌曲時,師法古典音樂與交響音樂的編制,使用大量的電吉他與吉他,營造出層層疊疊與華麗澎湃的效果,稱為「音牆」(Wall of Sound),光是此一技術的發想與使用已足使 Spector 氏留名史冊,更不用說 Spector 氏在 1960 年代初期一手打造多個在商業上極為成功的女子團體 (Girl Groups)(如 the Ronettes、the Crystals) 以及多首至今仍傳唱的暢銷歌曲,更在 1960 末期至 1970 年代初期為 The Beatles 與 John Lennon 製作過多張唱片。

再講對於 The Ramones 的喜愛,個人認為崛起於美國紐約的這支龐克搖滾樂團,相較於英國那一掛的龐克搖滾,少了一些對於政府的顛覆、少了些對政治的批判性,比較多的是音樂上對於前衛藝術搖滾的反叛:四個和弦、簡單且琅琅上口的旋律... 不只如此,The Ramones 還多了無厘頭的歌詞,像 "The KKK Took My Baby Away"(1981), "I Wanna Be Your Boyfriend" (1976), "I Wanna Be Sedated"(1978) 這些都是讓人會心一笑的曲子。

至於 The Ramones 為何與 Phil Spector 勾搭上?這原本著實令我不解,因為,龐克音樂的起源與宗旨,是為了反對在錄音室中過於反覆雕琢音樂作品,所以龐克才強調不講究技巧與極簡(minimal)等特色,可是,怪就怪在,The Ramones 的主唱 Joey Ramone,這位溫柔的巨人(傳聞他身高是1.95m),很仰慕 Phil Spector,是他的粉絲,Joey Ramone 曾在平面媒體的專訪中表示 Phil Spector 是他在音樂方面的啟蒙者 ("because Phil Spector was a major inspiration to me" 詳維基百科 "End of the Century" 詞條)。這令人不解之處在於,像 Joey Ramone 這樣的 Punk Rock 龐克搖滾英雄會來喜歡像 Phil Spector 這樣音樂性如此強的東西(較為女性化的音樂),而不是那些金屬或硬式搖滾那些「酷」一點的東西,不過,反過來看,奇怪的是我吧!John Lennon 還不是喜歡 Rosie & the Originals 的 "Angel Baby",而 George Harrison 還不是喜歡 The Chiffons 的 "He's So Fine"!(同樣也是令我不解啊~)

"End of the Century" 就在 Joey Ramone 的主導下由 Phil Spector 製作,當然,除了仰慕之情以外,也考量了打進 Top 40 的希望,因為缺乏暢銷曲與商業成功這點也是龐克音樂一貫的特色與弱點。回到唱片,眾曲目中,最有 Spector 氏風格的,應該就屬 Joey Ramone 重新翻唱 The Ronettes 在 1963 年所唱的 "Baby I Love You",此曲在 1963 年由 Ellie Greenwich, Jeff Barry 與 Phil Spector 三人寫下,並由 Phil Spector 製作,現由 Joey Ramone 以龐克風格重新詮釋,非常有新意,一直是個人非常鍾愛的一個翻唱版本。

The Ramones - "Baby I Love You" (1980) 錄音室版本


Joey Ramone - "Baby I Love You" (1980) 現場演唱版,英國 TOTP 節目


1963年的原唱,也就是「音牆」版:
The Ronettes - "Baby I Love You" (1963)


其他的曲目:看來都頗能維持龐克的精神,如快速的吉他刷弦:

"Do You Remember Rock'n'Roll Radio?"


"Rock'n'Roll High School"
(此曲是 The Ramones 為當年的同名歌舞電影所作,The Ramones 在片中客串演出,飾演他們自己~)

據說 The Ramones 與 Phil Spector 合作期間風波不斷,猜測也是 Phil Spector 過於霸氣的做事方法與控制慾太強所致,據聞當時全靠著 Joey Ramone 強力安撫,幾個團員才沒有一哄而散,但是後來 Dee Dee, Johhny, Marky 幾個後來還是全跑掉,甚至後來還發生了 Phil Spector 持槍挾持該團團員的情事,被狹持的還會有誰呢?也就只有 Joey Ramone 了,大概只有他受得了 Phil Spector 吧?!依此事看來,Phil Spector 對於槍枝的使用與依賴已有跡可循,至於日後 Spector 氏在 2003 年被控謀殺女星 Lana Clarkson 而鋃鐺入獄也就不令人意外,此人才華洋溢,對音樂有不可抹滅的貢獻,但脾氣、品性與人格令人不敢恭維、心寒齒冷,希望此後他在牢裡能夠悔悟,以告慰死者在天之靈,就已是萬幸,以及對於這世界僅剩的反饋了~

另外也這也借此篇:
R.I.P. Joey Ramone (1951-2001)
R.I.P. Dee Dee Ramone (1951-2002)
R.I.P. Johnny Ramone (1948-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