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5

希區考克《驚魂記》

Psycho"Psycho"《驚魂記》是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1899-1980) 在 1960 年所拍成的電影,電影劇本由 Joseph Stefano 負責,係根據 Robert Bloch 在 1959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該編而成,而這部小說其實取材自惡名昭彰的威斯康辛州連續殺人狂 Ed Gein 的真實故事。

電影《驚魂記》大意是一位侵吞公司公款的女郎 Marion Crane(Janet Leigh 飾演)[註1] 在開車逃至亞歷桑納鳳凰城的途中,中途投宿一間汽車旅館之後,她跟旅館主人 Norman Bates(Anthony Perkins 飾演)之間所發生的事,以及後續的餘波...

作為一部驚悚片,《驚魂記》並不賣弄血腥,而由導演巧妙運用配樂、對話與運鏡、剪輯,營造出緊張的氣氛。比方說 Marion Crane 在購買逃亡用的汽車時,與汽車業務員對話的一場戲,觀眾輕易便能受到 Marion Crane 緊張情緒的渲染。另外,這部電影另一個傳世的經典畫面是 Marion Crane 在浴室內被刀殺的一場戲,當中的鏡頭,沒有一個是刀子有接觸到 Marion Crane 身體的鏡頭,但是導演卻能巧面運用剪接與運鏡表達出那兇殺的殘忍。據聞刀子刺殺身體的音效是以刀子刺進瓜類水果製造出來的。而這場沐浴兇殺戲又不知是後繼多少電影電視所競相仿效的對象。

《驚魂記》中知名的沐浴兇殺戲


《驚魂記》另個值得一提的是配樂,本片的配樂是 Bernard Herrmann,他是希區考克多部電影的配樂師,諸如《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迷魂記》(Vertigo)、《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等等。Bernard Herrmann 在《驚魂記》中大膽使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樂器演奏出刺耳的嘎嘎吱吱聲,卻著實讓人心臟快要停止,很成功為電影中幾場關鍵戲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經典影集《陰陽魔界》(Twilight Zone) 的主題曲亦是出自 Bernard Hermann 的手筆。此外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在 1976 年所拍越戰創傷經典《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的配樂也是 Bernard Hermann 所作。

《驚魂記》配樂


影集《陰陽魔界》主題曲


另外,不知是否忠於原著的關係,《驚魂記》的結尾處,透過了一位似乎是警官或犯罪心理專家的角色,對於主人翁 Norman Bates 的犯罪心理進行了剖析,這樣的安排,在現在的電影裡是很少見的,近數十年來的電影恐怕都比較偏愛「留白」的手法,對於許多劇情都不會加以解釋的。本片也是影史上第一部出現沖馬桶畫面的電影。

半個世紀過去,這部片的驚悚還是讓人擊節再三,它大概也是影史上第一個主人翁是連續殺人魔,而且是「解離症」患者(也就是「多重人格」)的電影罷!


註 1:她也是演員 Jamie Lee Curtis 的媽媽。

2009-11-22

山下達郎 "Remember Me Baby" (1980)

"On the Street Corner"(オン・ザ・ストリート・コーナー)是山下達郎 (1953 年生) 在 1980 年 12 月 5 日發行的第一張 "a cappella" 專輯,"a cappella" 是一種毫無樂器伴奏,僅由人聲唱出旋律的合唱形式,當時發行量僅限十萬張。這張專輯收錄的都是山下達郎所喜愛的 1960 年代老歌跟 Doo-wop 歌曲,再以無樂器伴奏的人聲重唱方式重新詮釋。這張專輯的名稱 "On the Street Corner" 應該意指 Doo-wop 音樂的起源,因為 1950 年代中後期流行於美國樂壇的 Doo-wop 音樂最初就是由街頭的歌唱小團體發展出來的一種合唱形式。

這樣的 "a cappella" 唱片,山下在 1986 年 12 月 10 日又推出第二集 "On the Street Corner 2",在 1999 年 11 月 25 日 推出第三集 "On The Street Corner 3",同樣是山下一人的歌聲採取重疊灌錄方式所完成的無伴奏人聲重唱專輯。

第一集 B 面曲目一(換作現今的 CD 盤就是曲目六)的 "Remember Me Baby"(リメンバー・ミー・ベイビー),是我很喜歡的曲目,比起原唱 The Earls 在 1964 年的版本,青出於藍勝於藍。這首歌的創作人是作曲家 Barry Mann 與作詞家 Cynthia Weil,他們是 1960 年代著名的創作夫妻檔,其作品眾多,諸如 Eydie Gorme 的 "Blame It on the Bossa Nova" (1963)、The Ronettes 的 "Walking in the Rain" (1964)、The Drifters 的 "On Broadway" (1963)、The Crystals 的 "Uptown" (1962)、The Animals 的 "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 (1965)、The Righteous Brothers 的 "You've Lost That Lovin' Feelin'" (1965) 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山下達郎的無伴奏人聲重唱版本 -

"Remember Me Baby"(リメンバー・ミー・ベイビー)1980




Doo-wop 團體 The Earls 的原唱 "Remember Me Baby" (1964)

2009-11-14

大瀧詠一《A LONG VACATION》Revisited

vacation.jpg【緣起】:

自從數年前偶然在網路上聽到大瀧詠一 的《恋するカレン》這首歌,就驚為天人(?),並對大瀧氏的音樂十分著迷,循線找到《A LONG VACATION》,這張在 1981 年出版的唱片據說「開創了日本新音樂的風潮」。本專輯若干曲目的編曲和和聲,都具有非常鮮明的 Phil Spector (註1) 色彩,作為一個 1960 年代西洋音樂迷,在聆聽這張專輯時非常感動,因為它一整個向 Beatles 還沒出現的 1960 初期的流行音樂、Phil Spector 以及 Girl Groups 致敬了~


【《A LONG VACATION》二三事】:

關於《A LONG VACATION》這張唱片,它是大瀧詠一在 1981 年 3 月 21 日發行的專輯,日語的專輯名稱為「ロング・バケーション」,是漫長假期的意思。這張唱片跟 Billy Joel 的 "52nd Street"(《第 52 街》)專輯同為 CBS Sony 發售的首批 CD 之一,它也是第一張發 CD 的日本藝人專輯。(1982 年 10 月 1 日發行,CD 號碼:35DH1,售價:3500 日元。)

《A LONG VACATION》發行 1 年時,銷售突破 100 萬張,這個數字以 2006 年的音樂市場規模換算,大約為 400 萬張。1989年發售 remastered 明星盤。發行 10 週年的 1991 年 3 月 21 日,《A LONG VACATION》被選入廉價盤 CD 的「CD選編」中,以 1500 日元的售價再度發行 remastered 明星盤,依據 Oricon,CD 選編版的銷售額是 6.9 萬張,不過,據說 10 年來共賣了 45 萬張。發行 20 週年的 2001 年 3 月 21 日,發行了添加 bonus tracks 的 20 週年紀念盤 CD,成為首張取得 Oricon「最受歡迎專輯銷量榜」(創始於 2001 年 4 月)第一名的專輯。據說黑膠盤 + CD 盤 + remastered 明星盤的總銷售量達到了 200 萬張。

儘管發行以來已經 30 年過去了,《君は天然色》、《スピーチ・バルーン》、《恋するカレン》等曲目還是常被用作廣告配樂,也不斷有藝人翻唱這張唱片中的曲目。除了曲目四《Pap-Pi-Doo-Bi-Doo-Ba 物語》之外,整張唱片的歌詞都是松本隆所作。大瀧說,這張專輯是他第一次為配合自己(主唱)的 key 作曲(在「はっぴいえんど」(Happy End)(註2) 時代跟 NIAGARA(註3) 時代他都配合著樂器作曲)。

此外,大瀧在 2007 年演出的 TOKYO FM「山下達郎のJACCS CARDサンデーソングブック」中暗示了 30 週年的紀念盤將在 2011 年 3 月 21 日將發行的計劃。一張向此唱片致敬的女聲專輯 "A LONG VACATION from Ladies" 則預定在 2009 年 11 月 4 日發行。

(資料來自:日文維基的 A LONG VACATION


【曲目介紹與對照】:

曲目一《君は天然色》

作詞:松本隆 作曲:大瀧詠一 編曲:多羅尾伴内(註4)


《君は天然色》的前奏很像 The Crystals 的 Da Doo Ron Ron (1963),Phil Spector 製作。
The Crystals - Da Doo Ron Ron (1963)



曲目二《Velvet Motel(ベルベット・モーテル)》

作詞:松本隆 作曲:大瀧詠一 編曲:多羅尾伴内



曲目三《カナリア諸島にて》(單曲《君は天然色》的 B 面。)

作詞:松本隆 作曲:大瀧詠一 編曲:多羅尾伴内


曲目四《Pap-Pi-Doo-Bi-Doo-Ba物語》(パプ-ピ-ドゥ-ビ-ドゥ-バ ストーリー)

作詞・作曲:大瀧詠一 編曲:多羅尾伴内


曲目五《我が心のピンボール》(歌詞裡的 "tilt" 指的是「彈珠台」(柏青哥)。)

作詞:松本隆 作曲:大瀧詠一 編曲:多羅尾伴内


曲目六《雨のウェンズデイ》(單曲《恋するカレン》的 B 面。)

作詞:松本隆 作曲:大瀧詠一 編曲:多羅尾伴内


曲目七《スピーチ・バルーン》
Sony 在 2004 年將之用作 digital handycam 的廣告主題曲,也是同名廣播節目的主題曲。

作詞:松本隆 作曲:大瀧詠一 編曲:多羅尾伴内


曲目八《恋するカレン》

作詞:松本隆,作曲:大瀧詠一,編曲:多羅尾伴内。2007 年豐田汽車 Allion 的廣告配樂。


《恋するカレン》副歌處的編曲(bass lines)極像 The Ronettes 的 Be My Baby (1963),Phil Spector 製作,Phil Spector / Ellie Greenwich / Jeff Barry 作曲。
The Ronettes - "Be My Baby" (1963)



《恋するカレン》副歌處 "sha na na sha" 的和聲像不像 The Shirelles - "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 的和聲?
The Shirelles - "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 (1961)



有人認為《恋するカレン》的副歌旋律很像 Arthur Alexander 的 "Where Have You Been All My Life" (1962) 的副歌,呃,的確是很像啊!
Arthur Alexander - "Where Have You Been All My Life" (1962)



曲目《FUN×4》(フォータイムス・ファン)

作詞:松本隆,作曲:大瀧詠一,編曲:多羅尾伴内。


想當然爾是向海灘男孩的 "Fun Fun Fun"(只有三倍 fun)致敬。
The Beach Boys - "Fun Fun Fun" (1964)





曲目十《さらばシベリア鉄道》(再會!西伯利亞鐵路)

作詞:松本隆,作曲:大瀧詠一,編曲:多羅尾伴内。


《さらばシベリア鉄道》的間奏像不像 1950s 末至 1960s 初的 instrument rock?
The Ventures(投機者)- "Walk Don't Run" (1960)



註 1:1960 年代知名創作人,唱片製作人,以錄音技術「音牆 (Wall of Sound)」留名。

註 2:是大瀧詠一曾參加過的民謠搖滾樂團,活躍於 1960 年代末至 1970 年代,其他三位成員分別是細野晴臣、松本隆、鈴木茂。

註 3:NIAGARA 是大瀧詠一曾參與唱片發行的團體名字,活躍於 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初,出過 NIAGARA TRIANGLE Vol. 1 & 2 等等專輯。

註 4:是大瀧詠一作為編曲人時的化名,其實這個名字是舊時日本電影中一個很善於易容的偵探的名字。

2009-11-10

1970 Willy Brandt Warschauer Kniefall

Willy Brandt Kniefall Picture這是 1970 年西德總理 Willy Brandt 在波蘭華沙猶太人區起義紀念碑 (Monumento to Warsaw Ghetto Uprising) 前下跪的照片,此舉當時雖不為西德人民所喜,但為西德贏得國際聲譽,消弭民族間仇恨也有象徵性的幫助。Brandt 在 1971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照片出處:1970 der Kanzler Willy Brandt Warschauer Kniefall Picture

2009-10-18

【摘】就在此時出現了一隻狐狸

以下摘自《小王子》

21a.jpg
此時出現了一隻狐狸。

「你好!」狐狸說。

「你好!」小王子很有禮貌回答。但他回過頭,什麼也沒看到。

「我在這。」那聲音說:「在蘋果樹下。」

「你是誰啊?」小王子問。「你好漂亮......」

「我是狐狸。」狐狸說。

「來跟我玩!」小王子向他建議道:「我好傷心!」

狐狸說:「我不能跟你玩,我還沒被你馴服。」

「啊,對不起!」小王子說。

但想了一會兒後,他接下去說:「什麼叫『馴服』?」

狐狸說:「你不是這裡的人,來這裡做什麼?」

「我在找人。」小王子說:「什麼叫『馴服』?」

狐狸說:「那些人嗎?他們有槍,還打獵,很討厭。但他們也養雞,這是他們唯一的好處。你在找雞嗎?」

小王子說:「不,我在找朋友。什麼叫『馴服』?」

「大家都忘了馴服的道理。」狐狸說:「馴服就是『建立關係.....』」

「建立關係?」

狐狸說:「不錯,對我來說你不過是個小孩,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小孩沒有什麼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之於你也只不過是一隻狐狸,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狐狸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假如你馴服了我,我們就互相需要。你對我來說,將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對於你來說也是一樣特別。」



線上閱讀《小王子》:http://www.nbes.tnc.edu.tw/prince/index.htm

2009-10-10

The Beach Boys 專輯 Sunflower (1970) 賞析

SunflowerCover.jpg
緣起
Sunflower 專輯是 The Beach Boys(海灘男孩)在 1970 年 8 月 31 日發行的專輯。是我很喜歡的唱片,今天特地把樂評人 Jim Miller 在 39 年前,也就是 1970 年 10 月 1 日,為滾石音樂雜誌所寫的本專輯樂評找出來,加以翻譯,希望能略盡推介的效果。樂評原文鏈結

時代背景介紹:

Sunflower 專輯發行之前,The Beach Boys 自從在 1966 年發行了搖滾音樂史上評價極高的 Pet Sounds(和聲、編曲均備極複雜)之後,歷經 Smiley Smile (1967)、Wild Honey (1967)、Friends (1968)、20/20 (1969) 等專輯之後就沒能再突破。古往今來,歷史告訴我們,一部顛峰級的作品對一位文藝創作者不見得是好事,成名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隨時扼殺他/她的創作力,而這一點也是當時對 Beach Boys 有殷切企盼的樂迷與樂評人所關心的,由 Jim Miller 這篇樂評看來,Sunflower 的發行讓大眾鬆了口氣,而隨者時光的流逝,歷史也證明這張唱片的確是僅次於 Pet Sounds 跟 Today!(1965)的 Beach Boys 第三佳的作品。(PS.: Sunflower 專輯是滾石音樂雜誌評選「史上五百大最佳專輯」(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 中第 380 名。)

=====================樂評譯文開始=====================

經過長時間的休養、深入簡出的生活,以及人生十常八九的不如意之後,海灘男孩總算作出了一張可以與 Pet Sound 專輯 (註1) 媲美的唱片了。在 Sunflower 專輯中,我們聽到,海灘男孩往日的歌聲與複雜的編曲又回來了。結果是,這張 Sunflower 專輯為我們對於海灘男孩的荒謬信念提出了強有力的佐證,什麼樣的荒謬信念呢?就是相信海灘男孩確實仍能製作出一流的搖滾專輯,或者更貼切地說,是一流的 muzak (註2) 專輯。如同曲目三 "Add Some Music to Your Day" 所揭示的理念 – 為你的日子添加點音樂吧!時髦的超級市場大概會設定播放這張專輯,以便顧客自在悠游於冷凍食品區/罐頭食品區參觀、選購…




作為一個令人放心的佐證點是,在 Sunflower 專輯中,海灘男孩絕大部分的溫柔抒情特質仍在,雖然不如在前一張 Friends 專輯 (註3) 中那樣突顯。但是在 Sunflower 這樣一張主要只不過是情歌集合的唱片中,Dennis Wilson 卻探索了節奏藍調的若干面貌,而 Brian Wilson 則在他自己獨一無二的架構中繼續努力著。因此,我們聽到了像曲目六 "It's about Time" 跟曲目一 "Slip on through" 這樣一點點軟式硬搖滾混合一些當代 Motown 音樂 (註4) 的曲目。Dennis Wilson 甚至勉力完成了一首令人發笑的曲目四 "Got to Know the Woman" 聽來就像 Dennis Wilson 在模仿 Barry Melton (註5) 在學著 James Brown (註6) 唱靈魂樂似的。這些曲目都透露了海灘男孩的音樂在 "Good Vibrations" (註7) 之後所缺乏的某程度的沉著與泰然自若,以致讓人感覺,他們彷彿已再次克服這種求同存異的新嘗試之自覺,製作出一張新唱片。也是因為這原因,本專輯中,海灘男孩音樂中純真的一面似乎更勝以往,我是說,天呀,今年是 1970 年,而我們有了個又新又優的海灘男孩的鉅作,這怎能說不重要呢?








不管怎麼講,Brian Wilson 的新作還是很棒,尤其是曲目二 "This Whole World" 以及曲目八 "All I Wanna Do",這兩個曲目的錄音工程及製作是本專輯中值得一提的,若是考量它們重疊灌錄的次數,簡直可說完美無暇了。它們的立體聲中有一種溫暖、浮動的特質,遠遠超越了…這樣說好囉,遠勝 Abbey Road (註8) 中的混音。它們的音響效果是很細緻微妙的,不過曲目八 "All I Wanna Do" 中的回音除外,它實在令人討厭。除了這些以外,Sunflower 專輯中還有曲目十二 "Cool, Cool Water" 這首 Brian Wilson 為「水」這題材所精雕細琢的頌歌,這首歌跟曲目三 "Add Some Music to Your Day" 一樣,都能小題大做,自一些日常的題材中如數家珍,說得落落長… 這可是比先前的失敗之作 Smiley Smile 專輯 (註9) 更能使聽眾發出會心的笑了。






本專輯當然免不了有許多打翻糖罐子的甜蜜歌謠,這是海灘男孩的傳統強項,像曲目五的 "Deirdre",或者尤其是曲目十 Brian Wilson 所作的 "Our Sweet Love", 儘管它還是與 Pet Sound 專輯的情懷接近點兒,但卻其實延續了 1963 年的前作 "Surfer Girl" 的傳統。此外,我們還有像曲目十一 "At My Window" 這樣的小品。無論如何,整體來看,Sunflower 無疑是海灘男孩近期最好的專輯,一張風格上相當協調的傑作,這將使你我思考,到底現在是否還有人聽海灘男孩的音樂,或是否還可能有人鳥他們?因為在我們可以取用更多的「解放音樂管弦樂團 (Liberation Music Orchestra)」 (註10) 之時,這張專輯可能一時會被視為墮落的靡靡之音。的確它是使人墮落的靡靡之音,但卻是熠熠生輝的靡靡之音。海灘男孩們是塑膠 (註11) 瘋子,但也是石頭(搖滾)天才。塑膠不該迴避塑造它的天才們啊。









註1:The Beach Boys 在 1966 年的唱片,評價極高,在滾石音樂雜誌 (Rolling Stone Magazine) 評選的「史上五百大最佳專輯」(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 中高居第二名。

註2:"muzak" 是一種常在商場、機場、購物中心播放的背景音樂,有時也稱作 "elevator music",主要用來紓緩氣氛,多屬輕鬆悅耳的音樂,但因為千篇一律而流於單調,因此這個字多為貶義。

註3:The Beach Boys 在 1968 年 6 月 24 日發行的唱片。

註4:Motown 音樂是 1960 年代發源於汽車工業大城底特律 Detroit 的一種節奏強烈的黑人音樂。

註5:Barry Melton 是 Country Joe and the Fish 的主奏吉他手,此團是 '60 年代知名反戰樂團,此團很喜歡靈魂樂歌手 James Brown,常喜用靈魂樂的唱法詮釋搖滾音樂。

註6:James Brown 知名靈魂樂手,請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LEQB3HS5Hs

註7:"Good Vibrations" 是 Beach Boys 在 1966 年發行的單曲,後來收錄在 1967 年發行的專輯 Smiley Smile 中,這首歌應該是搖滾樂發展到當時為止結構與編曲都最複雜的歌了。


註8:"Abbey Road" 是 Beatles 在 1969 年的錄音室專輯,也是經典。史上五百大排名 14。

註9:"Smiley Smile" 是 the Beach Boys 在 1967 年發行的專輯。

註10:"Liberation Music Orchestra"「解放音樂管弦樂團」是爵士大師 Charlie Haden 所領導的一支左翼立場、關心政治議題的前衛爵士樂隊,它在 1969 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主題圍繞著西班牙內戰及越戰參戰等議題。樂評人列舉此團之用意,應該是要與 Beach Boys「言之無物」的「靡靡之音」作對比。

註11:「塑膠」"plastic" 這個詞來自拉丁文 "plasticus",原是「可塑造、可塑型」之意。在反體制的 1960 年代,這個字被賦予了「膚淺 (superficial)」、「不自然 (unnatural)」、「廉價 (cheap)」的意思。


附上樂評原文:
After a long period of recovery, mediocrity, and general disaster, the Beach Boys have finally produced an album that can stand with Pet Sounds: the old vocal and instrumental complexity has returned and the result largely justifies the absurd faith some of us have had that the Beach Boys were actually still capable of producing a superb rock album–or, more precisely, a suberb rock muzak album. "Add Some Music to Your Day"; hip supermarkets might program this album for contented browsing among the frozen vegetables and canned fruit.

As a reassuring note, most of the lyric impotence of the group remains, though not so prominently displayed as on such colorful recent outings as Friends. In what is mainly a simple collection of love songs, Dennis Wilson has explored some aspects of rhythm and blues while Brian continues to work within his own distinctive framework. Thus on the one hand we have "It's About Time" and "Slip on Through," hints of the soft hard rock that marked "I Get Around," "Help Me Rhonda," etc., transferred to the domain of contemporary Motown. Dennis even pulls off a rib-tickling imitation of Barry Melton imitating James Brown on "Got to Know the Woman." All of these tracks are executed with a certain aplomb that often was lacking in post-"Good Vibrations" Beach Boy music, as if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such homogenizing enterprise as making a new Beach Boy record has been again overcome. As a result, the naivete of the group is more astounding than ever–I mean, good Christ, it's 1970 and here we have a new, excellent Beach Boys' epic, and isn't that irrelevant?

In any case, Brian's new stuff is great, especially "This Whole World" and "All I Wanna Do." Which brings up the engineering and production work on this album: it's flawless, especially in view of the number of overdubs. There is a warmth, a floating quality to the stereo that far surpasses the mixing on, say, Abbey Road. The effects are subtle, except for the outrageous echo on "All I Wanna Do" that makes the song such a mind – wrenching experience. And then there is "Cool, Cool Water," Brian's exquisite ode to water in all its manifestations, which, like "Add Some Music," is encyclopedic in its trivial catalogue of the subject at hand. "Cool, Cool Water" pulls off a Smiley Smile far better than most of the material on that disappointing venture.

The inevitable saccharine ballads are present in abundance. "Deirdre" and particularly Brian's "Our Sweet Love" rejoin the ongoing tradition of "Surfer Girl," although "Our Sweet Love" is most reminiscent of the mood of Pet Sounds. Of course there is some lesser stuff here, like "At My Window." No matter: as a whole, Sunflower is without doubt the best Beach Boys album in recent memory, a stylistically coherent tour de force. It makes one wonder though whether anyone still listens to their music, or could give a shit about it. This album will probably have the fate of being taken as a decadent piece of fluff at a time when we could use more Liberation Music Orchestras. It is decadent fluff–but brilliant fluff. The Beach Boys are plastic madmen, rock geniuses. The plastic should not hide from use the geniuses who molded it.

by Jim Miller, 1 Oct 1970

2009-07-25

越戰徒勞無功的十一個原因

2009 年 7 月 6 日,高齡九十三歲的 Robert S. McNamara 在美國華盛頓的寓所內過世。McNamara 在 1961 年至 1968 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是美國史上國防部長任期最長者;由於任內決定了對於越南的用兵,參與了詹森總統(Lyndon B. Johnson)派軍越南的決策,所以外界乾脆將越戰(Vietnam War)稱作是 "McNamara's War"。越戰因為是美國欲防堵共產主義在世界擴散的一環,因此獲得前後兩任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與詹森的作戰支持。1969年,越戰因戰事持續失利及國內反戰聲浪高漲,尼克森總統(Richard M. Nixon)遂提出「越戰越南化(Vietnamization)」(註) 政策,美國才漸漸自越南撤軍。McNamara 卸任國防部長之後,又在 1968 年至 1981 年間擔任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1980 年代起,McNamara 轉而為反戰奔走,曾參與推動美國停止佈署核武的運動。

自 1960 年以來,美國便貿貿然增兵越南,卻毫不了解越南曾是法國殖民地,以及當地反抗帝國主義的民心。直到 1975 年 4 月 30 日福特總統(Gerald R. Ford)任內美軍完全撤出越南為止,美軍共 58,159 人死亡、2,000 人失蹤、303,635 人受傷。1993 年,McNamara 曾在接受訪問時公開承認了越戰的錯誤:「甘迺迪和詹森政府依照我國的原則和傳統行事,但是我們錯了,大錯特錯。」("We of the Kennedy and Johnson administrations acted according to what we thought were the principles and traditions of our country. But we were wrong…")

1995 年,McNamara 出版回憶錄 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回顧:越南的悲劇與教訓》。這部回憶錄毀譽參半,有人認為 McNamara 試圖以一種道歉的手段將越戰的責任往別人身上推,藉以粉飾其戰爭發動者的真面目。

McNamara 在他的回憶錄中揭櫫的越戰徒勞無功的十一個原因:
("Eleven lessons from the Vietnam War")
  1. We misjudged then — and we have since — the geopolitical intentions of our adversaries … and we exaggerated the dangers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their actions.
    我們誤判了對方的地緣政治意圖,並向自己誇大了對方行動的危險性。

  2. We viewed the people and leaders of South Vietnam in terms of our own experience … We totally misjudged the political forces within the country.
    我們以美國的經驗衡量南越的人民和領導,誤判越南境內的政治力量。

  3. We underestimated the power of nationalism to motivate a people to fight and die for their beliefs and values.
    我們低估了對方民族主義的力量。

  4. Our judgments of friend and foe, alike, reflected our profound ignorance of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the people in the area, and the personalities and habits of their leaders.
    我們對越南歷史文化政治及其領導人深刻無知。

  5. We failed then — and have since — to recognize the limitations of modern, high-technology military equipment, forces, and doctrine.
    未能認清現代化高科技軍備、軍隊、和軍紀的限制。

  6. We failed, as well, to adapt our military tactics to the task of winning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people from a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
    對方的文化與我們截然不同,我們未能將戰術運用於贏得對方民心。

  7. We failed to draw Congress and the American people into a full and frank discussion and debate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a large-scale military involvement … before we initiated the action.
    未能在開戰前邀集美國國會和人民針對此一大規模的戰事進行全面坦白的正反辯論。

  8. After the action got under way, and unanticipated events forced us off our planned course … we did not fully explain what was happening, and why we were doing what we did.
    開戰後,始料未及的事發生時,並未充分向國人解釋。

  9. We did not recognize that neither our people nor our leaders are omniscient. Our judgement of what is in another people's or country's best interest should be put to the test of open discussion in international forums. We do not have the God-given right to shape every nation in our image or as we choose.
    未能認清我們並非無所不能的國家。我們判斷何以為別人國家的最佳利益應在國際論壇上公開討論。上帝沒賦予我們權利照我們的想法和選擇去塑造每個國家。

  10. We did not hold to the principle that U.S. military action …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ly in conjunction with multinational forces supported fully (and not merely cosmetically)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我們未能把握這樣的原則:只有國際社會完全(不僅是表面)的支持下,連同多國部隊,我們方可進行這樣的軍事行動。

  11. We failed to recognize that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s in other aspects of life, there may be problems for which there are no immediate solutions … At times, we may have to live with an imperfect, untidy world.
    我們未能認清,國際事務,正如日常生活,有許多問題不是立即可解決的...有時,我們就是得生活在一個不完美而雜亂的世界。

註:「越戰越南化(Vietnamization)」指的是美國政府一種鼓勵南越自行對抗北越的政策。

2009-05-28

關於《彩雲追月》這首歌

《彩雲追月》是一首知名的漢樂曲目,是中國作曲家任光(1900-1941)任職於上海百代唱片時,在 1935 年為百代唱片的國樂隊所寫。

日本作曲家古賀政男(1904-1978)於 1935 年赴上海從事創作取材之旅之時,發現此曲相當動聽,但覺略帶哀婉,便著手修改若干樂節,再由藤浦光填上日文詞,便成為曲調略為輕快、也更有日本風的《南の花嫁さん》(南方的新娘) 這首日文歌,由高峰三枝子主唱,於 1942 年發行。


後來在 1960 年代,文夏又依照日文改編版將這首改編為台語歌謠《可愛的新娘》,文香主唱。


同時這首歌也改編成國語流行歌,亦即由慎芝填詞,姚蘇蓉主唱的《幾度花落時》,國語歌版最後一句與原曲《彩雲追月》稍有不同。(影片是鳳飛飛所唱的版本)

2009-04-25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貝多芬 (Beethoven) D 小調第九號交響曲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合唱」是貝多芬晚年集其音樂大成的作品,在這支交響樂中,一段知名的主旋律是貝多芬依德國詩人席勒 (Schiller) 的詩「歡樂頌 (An die Freude)」譜成的曲子,就是小學音樂課都會教的《快樂頌 (Ode to Joy)》;第九號交響樂不僅是樂聖的巔峰之作,該曲後半的「合唱」部分更淋漓盡致、豪邁無比地歡唱出人類之愛、上帝之愛、宇宙之愛,並在有如來自天國般的「與萬民相擁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的歌聲中劃下完美句點。樂聖一生未娶,晚年窮困潦倒,在兩耳已經全聾,僅能以心靈傾聽的情況下,仍能創作出如此熠熠生輝的鉅作,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歡樂頌》同時也是目前歐盟的盟歌。

下面的影片是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和柏林愛樂於 1967/1968 年間的九號交響樂演奏,影片的前十分鐘是第三樂章的一部分,之後全為第四與第五樂章,也就是《歡樂頌》與合唱的部分。卡氏不愧「指揮帝王」的美名,如此渺小纖細的身影統馭偌大音樂廳內有如千軍萬馬般的合唱隊與管弦樂團,竟是如此優雅、遊刃有餘。影片在約莫13分鐘時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畫面,卡拉揚被滿坑滿谷的管弦樂隊所包圍時,感情表現相當豐富且投入地指揮著,與樂隊們完全融為一體了,那是一種和諧的境界呀。另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刻是人聲的部分首次加入時,影片約莫14分時,奧地利籍男中音 Walter Berry (註),那石破天驚的第一聲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朋友們,換個調子吧!)",佐以他那煞有特色的粗黑框眼鏡,以及相當投入的表情,豪放不羈地唱出唱詞時,哎呀呀,真是太酷了呀...(沒想到這篇要變尖叫文...)。

九號交響樂全曲就在天人合一般的和諧詩歌中畫下句點,真是名符其實的餘音繞樑、久久不絕了...

Karajan -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Part 2


註:在網路上查了一下,這位男中音應為奧地利籍的 Walter Berry 無疑義,他已經在 2000 年過世了。

2009-04-11

La Strada 大路 (Federico Fellini, 1954)

上禮拜在路邊以 99 元的代價買到了《大路》(La Strada) 的DVD,這部人稱「偉大到發亮」的電影號稱是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最平易近人的片子,它把所謂的「劇情片 (melodrama)」發揮到了極致,因為它沒有特效、沒有浩大的場面、它甚至沒有顏色(它是黑白片),它只有個最簡單的故事、兩三個人物、和最純潔的人性,卻發出最偉大、最奇妙的弦音。

《大路》推出時已是1954年,這已經是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尾聲,《大路》除了延續社會寫實色彩之外,更以影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白癡女人與無知粗漢作為男女主角,其所散發的人道主義與人性光輝,也只有往約翰史坦貝克 (John Steinbeck) 的作品如『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或『人鼠之間 (Of Mice and Men)』中才能找得到匹敵了。

戰後的義大利,一個貧窮的海邊,有一戶人家將女兒潔蘇蜜娜Gelsomina賣給了流浪藝人桑巴諾 Zampano,桑巴諾平日駕著一輛馬達三輪車,一個村落一個村落地,靠著表演掙斷胸口鐵鍊過活。他買了潔蘇蜜娜,除了作為表演助理之外,也解決平日的生理需求,那輛環境有如豬圈的馬達三輪車就是兩人的住所。桑巴諾是個粗鄙如野獸的男人,有了多餘的錢常去買醉嫖妓,棄潔蘇蜜娜於不顧,桑巴諾以相當粗暴的方式對待著潔蘇蜜娜,稍有不從就是一個巴掌,遲鈍如潔蘇蜜娜,也受不了這種生活,想逃走還被桑巴諾抓回來修理了一頓。冬天到了,桑巴諾與潔蘇蜜娜投靠了一個馬戲團,團裡有個跑龍套的小丑,叫「瘋子」(the Fool, "il Matto"),他所演奏的小提琴深深吸引潔蘇蜜娜,這常令桑巴諾妒火中燒。瘋子與桑巴諾夙有恩怨,有趣的是,「瘋子」很愛招惹桑巴諾,致使馬戲團內風波不斷,直到有一天...

↓飾演「瘋子」的理察貝斯哈特↓
rb.jpg
《大路》的成功除了歸功於導演之外,幾位主要演員清新自然的演技,也功不可沒。演員茱麗葉瑪西娜 (Giulietta Masina) 將潔蘇蜜娜的純潔無垢以毫不煽情的方式詮釋,她在《大路》中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比如在片中有數次潔蘇蜜娜凝望熟睡中的桑巴諾的橋段,那種又是敬愛又是珍惜又是覺得有趣的表情,導演不必刻意安排別的橋段,觀眾也能看出純潔的潔蘇蜜娜其實愛著桑巴諾。而飾演「瘋子」的美國籍演員理察貝斯哈特 (Richard Basehart) 更是搶戲搶得嚴重的一枚綠葉,瘋子表面上瘋瘋癲癲,常幹些心血來潮、興之所至的事,但骨子裡是個心思細膩的男子,他雖然有心誘導潔蘇蜜娜離開桑巴諾,但因為看出潔蘇蜜娜愛著桑巴諾,反倒樂意幫助她情奔天涯。理察貝斯哈特以非常細膩的演技將「瘋子」那種玩世不恭、遊戲人間的調調演得動人至極。

最後,還有一個需要很多很多的演技才能成就的角色就屬安東尼昆 (Anthony Quinn) 飾演的桑巴諾了,這個眼神裡不帶一絲情感、頭腦裡完全沒有一丁點東西、沒有思想、從不思考,人生只有吃睡、排泄、洩慾,形體像人,但骨子裡只是一隻動物的桑巴諾,卻不會激發你厭惡的心,反而令你寄予無限的同情與憐憫,這世上竟有活得這麼可憐的人啊~《大路》片末一場桑巴諾的哭戲是全片成功的關鍵,桑巴諾喝得酩酊大醉倒在黑夜的海邊像野獸一般嚎啕大哭,他畢竟也想起了他那可憐的女人... 這場戲安東尼昆演來極為生動自然,情感流露溢於言表,這或許是本世紀幾個不朽的電影畫面之一吧!

2009-03-29

03/28 伍佰紅樓演唱會

這篇應該不會變成尖叫文吧...昨天晚上看了伍佰在西門町紅樓河岸留言會館的演唱會(這是售票演唱會,附贈飲料一杯),覺得還是這種小型的演唱會好,有一種PUB的感覺,觀眾能與歌手作近距離互動,此外,能夠連伍佰的皺紋、酒窩跟身上的肥肉(老大有點發福了...)都看得很清楚的...這就不是那種動輒數萬人的小巨蛋場地所能比得上的了。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小場地的演唱會一定得早點到場才行,免得像我這種矮子,只能就地隨便找個什麼墊腳...

昨天的演唱會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伍佰在唱曲目「上帝救救我」時,跟貝斯手小朱,一邊彈著樂器,一起轉左邊,一起轉右邊,那種 1960 年代初期的 rock instrumental  團如 The Ventures 「投機者」才會有的動作,真是太酷了!此外,我發現伍佰昨天也作了不少次的「鴨子步」,就是所謂的 "duck walk",這是一種由搖滾樂祖師爺爺 Chuck Berry 在1950年代末期創始的舞台動作,且被美國許多知名吉他手 (如 Angus Young) 所仿效,這種動作就是:樂手彈著吉他時,會弓起一支腳,然後只用那支腳跳者走...

↓↓↓有 duck walk 的表演,Chuck Berry 示範,1分40秒請注意,願他老人家長命百歲, Long Live Chuck Berry!
       


言歸正傳,再回來說伍佰的演唱會,昨天還聽到了傳說中的「秋風夜雨」,這首當年伍百拎著吉他唱遍南北各PUB的歌曲,這首歌不見於任何錄音室專輯中,只有「枉費青春Live」這張專輯有收錄的。安可曲「浪人情歌」,幾乎全是台下觀眾唱的。


2009-03-21

喬治魯卡斯《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

《美國風情畫》電影海報
富於美國文化的電影多得像恆河裡的沙子,舉凡西部電影、公路電影、YA 青春電影、棒球電影、黑幫電影... 族繁不及備載,像饒有趣味的《阿甘正傳》就是一部以穿鑿附會的寓言方式闡述美國歷史的電影;但是阿甘著重的是歷史面,對於美國文化總覺得只是隔靴搔癢。真要論及文化面,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部是 George Lucas 在 1973 年拍竣的《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這是 George Lucas 尚未以《星際大戰》成名前所拍的電影,故事背景是 60 年代初期幾個年輕人要各奔前程 (其中一個要上越南戰場) 的前夕的夜晚所發生的事。

這部片子對於美國即將告別五零年代的純真並邁入劇烈變動的六零年代的那段過渡期,有著相當忠實的闡述...以及...非常甜蜜而純粹的懷舊色彩...

而且全片充滿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的搖滾樂,也就是貓王已經式微(他去當兵了),而披頭四還沒到美國那段時間的音樂,容我補充,《美國風情畫》的電影原聲帶其實是小有名氣的,不失為認識此時期音樂的一張入門專輯。

應該可以這樣說,這部電影對於當時的搖滾樂、Teddy Boy (梳著阿飛頭的年輕人)、Nerd (書呆子) 、開車兜風等文化...多有紀錄...,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這部片子裡看到極年輕的 Richard Dreyfuss 跟 Ron Howard。

2009-03-14

《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re 確屬佳構

《貧民百萬富翁》確屬佳構

51ATbB+gQRL._SS500_.jpg
這是一部結構穩固,令人擊節再三的片子,何故?電影裡的時間推移並非直線進行,而是序分三條:

第一條時間線:當下,主人公 Jamal 被拷打審問。

第二條時間線:不久之前,Jamal 參加電視猜謎節目錄影時。

第三條時間線:陳年的過往,Jamal 瑣碎的回憶。(本條線亦為 Jamal 何以能一再解答困難謎題。)

這三條時間線,除了以非常規律的節奏不斷輪替之外,各線自身的時間亦不斷流動,也就是說這三條線裡的時間,並非靜止在某階段的,而是推移前進的,直到片尾,這三股時間終於合而為一,匯集在同一個時間點上,再一起推向結局為止。

本片除了敘事結構特殊而流暢的優點之外,影像風格也相當特殊,除了畫面色彩亮麗之外,各畫面也以相當迅速的節奏穿插來去,一開始幾乎緊湊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但是觀眾很快便能習慣這樣的速度,進而從容咀嚼劇情的發展。

除了結構跟影像風格之外,故事裡 Jamal 跟青梅竹馬 Latika 的愛情,簡直純潔得像綻放在塵土中的一朵小白花一般,要說它俗套也行,可是,又有何不可呢?不用說,本片結尾就是給你那種真愛中能戰勝一切的感覺,再加上片尾那非常寶萊塢式的大堆頭歌舞,簡直是將印度片的要素發揮到極致了...

大獨裁者 The Great Dictator - 卓別林 1941

HynkelDon't fight for slavery, fight for liberty!
別為奴役而戰,為自由而戰!

這是卓別林194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大獨裁者》中,被誤以為是獨裁者興凱爾 (Hynkel) 的猶太理髮師 (註1) 在影片結尾處一句擲地有聲的台詞。

《大獨裁者》發行於1941年,那是美國非但尚未向「納粹德國」宣戰,且尚與「納粹德國」保有友好外交關係的時候 (註2),卓別林推出這樣一部對希特勒與納粹德國極盡挖苦、諷刺的電影,不得不令人佩服其作為一個電影人的道德勇氣,尤其本片末尾,卓別林所飾猶太理髮師的一番演講詞,有令人心弦為之顫動的震撼力!

本片除了卓別林那諧擬德語的胡說八道語令人莞爾之外,另個發出奇異妙音的場景則是,對於權力的追逐已幾近瘋狂狀態的獨裁者 Hynkel與那顆煞像地球儀的氣球共舞數分鐘,幻想世界在他掌握中的橋段。

本片末尾由猶太理髮師所發表的鏗鏘陳詞咸認為是卓別林本人的心聲,也是卓別林對於納粹德國所發出的怒吼,並點出,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間接肇因於科學發展造成資源不均與掠奪的結果,這是一個令人感動不已、百看不厭的場景!它激勵人心的程度並不下於 1960 年代馬丁路德金恩所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說。

節錄這段演說如下,全文可以 Google 得到:

中文翻譯:

「很抱歉,我不想當皇帝,這不是我的本行,
我對統治或征服別人毫無興趣,
我只想盡全力助人,不分基督猶太黑人白人,
大家都要彼此扶助,人類理應如此,
為彼此的幸福而活而非彼此殘殺,
我們不要彼此仇恨鄙視,這個世界容得下所有人類,
大地豐饒富足,足以養活每個人過自由美好的生活,
可惜我們迷失了自己,
貪婪毒害了人的心靈,使世界因仇恨而故步自封,使世人陷於苦難和流血之中,
我們發展了快速的科技,卻封閉了自己,
機器讓我們享受富足,卻陷我們於欲求不滿,
知識使人憤世嫉俗,使心智精巧卻喪失慈悲情懷,
我們思考得太多,感覺得太少,
我們需要人性遠超越機器,
我們需要溫柔慈悲多於巧詐機智,
生命若缺乏這些品質將淪為暴力,人類將失去一切,
飛機收音機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而這些發明的本質,卻渴求人性的善良,渴求四海一家皆兄弟,和全人類的團結,
此時此刻...」

原文:

"I'm sorry but I don't want to be an Emperor - that's not my business I don't want to rule or conquer anyone. I should like to help everyone if possible, Jew, gentile, black man, white. We all want to help one another, human beings are likethat.

We want to live by each other's happiness, not by each other's misery. We don't want to hate and despise one another. In this world there is room for everyone and the good earth is rich and can provide for everyone. The way of life can be free and beautiful. But we have lost the way.

Greed has poisoned men's souls - has barricaded the world with hate; has goose-stepped us into misery and bloodshed. We have developed speed but we have shut ourselves in: machinery that gives abundance has left us in want. Our knowledge has made us cynical, our cleverness hard and unkind. We think too much and feel too little: More than machinery we need humanity; More than cleverness we need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Without these qualities, life will be violent and all will be lost.

The aeroplane and the radio have brought us closer together. The very nature of these inventions cries out for the goodnessin men, cries out for universal brotherhood for the unity of us all. Even now..."

註1:卓別林在本片中一人分飾二角。
註2:卓別林雖然是英國人,但本片係於美國發行。

2009-03-10

向馬丁路德金恩致敬 – Stevie Wonder 之 Hotter Than July (1980)

hotter.jpg
綜觀 Stevie Wonder 的音樂生涯,說 1970 年代是其黃金時代絕不為過,根據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1970~1979 整整十年間,這正是 Wonder 二十啷噹歲的時候,他總共創作出三張 5 顆星及四張 4 顆星的專輯(註1),創作力之旺盛以及成績之斐然,至今少有人能匹敵。而 1980 年發行的 Hotter Than July 對於 Wonder 的作品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原因大致可歸納兩項,其一,就音樂風格言,1980 年發行的 Hotter Than July 可以視為 Wonder 音樂風格的分水嶺,因為 Wonder 進入 80 年代之後的創作偏離 70 年代的風格許多,所以部分樂迷認為 1980 年發行的 Hotter Than July 專輯是 Wonder 最後一張「好作品」;其二就歷史眼光來看,Hotter Than July 專輯才是真正尾隨 1976 年顛峰之作 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的後續作品(註2)

就音樂來看,Hotter Than July 和 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殊無二致,都由 Wonder 包辦製作、作詞作曲與編曲。詞曲方面,Wonder 的表現穩健,對我而言,只有 1~2 首歌能算上可有可無的 filler,它既有 Wonder 慣有的 funky tunes,如曲目 1 的 Did I Hear You Say You Love Me 及曲目 6 的有點雷鬼的 Master Blaster (Jammin'),它也有 Wonder 的音樂作品中最動人的抒情歌,如曲目 3 的 Rocket Love 及曲目 9 的 Lately,以及優質 vocal 表現曲目 2 的 All I Do,最後,最值得一提的是 Hotter Than July 延續了 Wonder 對於美國黑人權的關懷,從 1973 年 Innervisions 專輯的 Living for the City 曲目開始,到 1976 年 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的 Black Man 曲目,再到 Hotter Than July 曲目 10 的 Happy Birthday - 都是為黑人人權發聲的作品,其實,或許一開始談這張專輯時就應開宗明義地說了,Hotter Than July 是一張獻給 Martin Luther King, Jr.(金恩博士)的專輯,它的內頁 (linernote) 一打開,就是金恩的相片及一段獻文,以及數行的廣告文,後者大意在說請踴躍參加 1981 年 1 月 15 日的一場活動,以促進金恩博士的生日,1 月 15 日,成為國定假日(Hotter Than July 的發行時間為 1980 年 9 月 29 日)。

與「尾大不掉」的 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相較(註3),Hotter Than July 簡潔得多了,總結來說,Hotter Than July 是一張豐富、容易入耳、令人快樂的專輯。

Stevie Wonder - "Rocket Love" (1980)




Stevie Wonder - "Lately" (1980)




Stevie Wonder - "All I Do" (1980)


註1:5 星專輯:Talking Book (1972), Innervisions (1973), 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1976)
4 星專輯:Where I'm Coming From (1971), Music of My Mind (1972), Fulfillingness' First Finale (1974), Journey through the Secret Life of Planets (1979)
註2:1976 年 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專輯發行 之後,Wonder 共花費 3 年時間創作的專輯為 1979 年的 Journey through the Secret Life of Planets,我並未曾聽過這張專輯,依據 All Music Guide 的說法,這是一張電影配樂,且該電影鮮為人知,該專輯由一些樂器演奏曲及奇怪的人聲所組合而成。
註3: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專輯許多歌曲的結尾都拖得很長。

2009-03-08

關於「鏢客三部曲」

《黃昏雙鏢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 (1965) - title sequence
所謂「鏢客三部曲」指的是:
《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of Dollars (1964)
《黃昏雙鏢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 (1965)
《黃金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

這三部片同時是赫赫有名的所謂 "Spaghetti Western"(「義大利麵條西部片」)(註)的代表作,除了出資的 United Artists 是美國背景以外,電影的製作群,從導演、製片、編劇、攝影、剪輯、配樂 (Ennio Morricone)... 無一不是義大利人。
這三部片的導演都是 Sergio Leone,而且都是克林伊斯威特主演,但基本上這三片在劇情上不相關,都應該視作獨立的故事。

「鏢客三部曲」我的喜歡順序是這樣:為了更多的幾塊錢 > 區區幾塊錢 ≒ 善惡醜

基本上「鏢客三部曲」一路看下來會發現,製作經費真的逐步「大幅」提升了,場面因而越來越浩大,從第一部的區區二十萬美金,到第二部翻紅三倍之多的六十萬美金,再到第三部的一百三十萬美金。

首開「義大利麵條西部片」先河的是第一部的「荒野大鏢客」,內容上,它較契合所謂「大俠」的故事,大俠所作的,不過是為國為民:一個陌生人來到一個小鎮,發現鎮上有兩幫惡霸魚肉鎮民,大俠不忍見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出於正義,他大顯身手殺光所有壞蛋,恢復小鎮平靜。這種精神,跟未走修正主義路線的美國西部片較為契合如 1946 年《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1951 年 《日正當中》(High Noon) 或 1952 年《原野奇俠》(Shane) 都較為契合,它們著重正義的伸張,或者還有先民的拓荒精神。此外,相傳「荒野大鏢客」是翻拍自日本導演黑澤明在 1961 年的電影「用心棒」(這個詞是漢文『保鏢』的意思),我未曾看過這部片,果真如此的話,那黑澤導演可真是不折不扣義麵西部片的祖師爺了。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相較於第一部主人公的剛正不阿,第二部「黃昏雙鏢客」與第三部「黃金三鏢客」可就大不同了,主角們都是一群亡命之徒(包括克林伊斯威特),是所謂的 "Bounty Hunter"「賞金獵人」,反派們更加無法無天,那是一個完全沒有法律綱紀的世界,槍桿子就是權力、就是法律,拳頭硬的人才能生存,而所謂的警長,充其量不過是個胸口佩帶警徽、發放懸賞獎金的軟腳蝦罷了。基本上,第二部與第三部就是由這些「賞金獵人」、無惡不作的壞蛋再加上格局不大的痞子流氓所交織出的故事,尤其第三部,又在獵人、壞蛋、癟三之外添加了南北戰爭的歷史背景,這群利慾薰心的亡命之徒在夾縫中求生存那種人為財死的人性醜態(諸如「黃金三鏢客」中的 "the Ugly" Tuco 這個角色)簡直令人覺得可笑亦復可悲了。

綜觀「鏢客三部曲」,成績不凡的是最後一部的《黃金三鏢客》(善惡醜),它不論在場面或者片長上,都堪稱「史詩」級的作品(片長三小時),除了西部場景外,它還加入了浩大的南北戰爭場面;它的紀錄也相當輝煌,在 IMDb 的 Top 250 排名裡(觀眾票選),它高居史上第四,僅次於《刺激1995》(這個片名翻譯真不及格)與《教父》一、二集。順道一提,這部片的中文片名似乎很不統一,除了「黃金三鏢客」外,還有翻譯成「地獄三鏢客」的。

儘管第一部首開風氣之先,而第三部又如此叫座,我最喜歡的卻是第二部,原因是,第一部的「荒野大鏢客」雖然主角較為正派,但因為主角只有一人,或許也囿於預算,它的場景非常簡單(幾乎是極簡了),所以它的緊湊精采刺激度跟第二部比起來,遜色許多,而且我很喜歡第二部「黃昏雙鏢客」的片頭,雖然是黃沙滾滾的西部世界,但是色彩卻非常鮮豔,畫面非常華麗,並且它不像第三部的片頭那麼煽情...總之,以故事精采度、畫面、場面、篇幅而言,第一部給得太少,第三部又太 over,這是我為何最喜歡第二部的原因。

說到「義大利麵條西部片」就不能不提由 Ennio Morricone 所作的電影配樂,據聞 Ennio Morricone 是莫札特級的音樂神童,六歲就會作曲,他從未在美墨生活過,卻能夠譜出以口哨聲為主旋律那樣極其表現西部世界的悠遠、蒼茫、壯闊的音樂,我敢說「鏢客三部曲」歌曲的旋律已經如「集體潛意識」般為台灣觀眾所熟悉了;而 Ennio Morricone 在 1969 年為另一部西部片《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所作的配樂,更是台灣連續劇在幾十年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配樂來源。傳聞 Ennio Morricone 今年五月將來台開音樂會,今年已八十高齡的老人家若是肯千里迢迢來台灣,那眾樂迷真是有福了。

註:「義大利麵條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 係指 1960 年代一系列由義大利人所導演、製作、拍攝的西部片。

2009-03-01

《經典老爺車》

01.jpg我就直接破題了,這是資深硬漢感人至深的演出。《經典老爺車》這部片子不但把一個西部時代的英雄故事搬到現代來演,同時也描寫一個西部英雄老了之後的晚景。

克林伊斯威特的成名作是 1960 年代的西部片,這些片子,以黃沙滾滾的西部為背景,其實頗有中國武俠世界裡所謂「江湖」的況味。稍晚 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伊斯威特又因為《緊急追捕令》系列 Dirty Harry 的警探角色深入人心,因此,早期喜歡克林伊斯威特電影的人,多半是衝著他那種永遠不向惡勢力低頭的正義感,鏟奸除惡行俠仗義,俾使正義得以伸張,而觀眾終能獲得快感的動機而走進影院。

02.jpg《經典老爺車》這部片也不例外,影片的前一小時(全長二小時),相信適度地解除了老影迷的飢渴。伊斯威特所飾演的 Walt,因為曾參與韓戰並獲得勳章表揚,退役又後在福特車廠的裝配線上幹了四十年,閒暇時又常在自個兒的車庫間 DIY 修理東西,保養獵槍、步槍等槍枝,所以,影片前半段克林伊斯威特因而能「武藝高強」地見義勇為嫉惡如仇開扁,這些畫面真是令人拍手叫好。

08.jpg04.jpg可是克伯畢竟已不是年輕人,而是七旬老阿公,而且《經典老爺車》對於「年老」這件事,是花費了篇幅在著墨的,所以我們看到,「遲暮」的英雄與兒子間偶有齟齬,又難以適應周遭變遷迅速的環境。

這部片子也讓人又哭又笑,令人發笑的地方集中在影片的前一小時。克林伊斯威特所飾演的 Walt 是個頑固、什麼都看不順眼的右翼愛國老頭,這些笑點透過 Walt 與亞洲鄰人的文化衝突表現出來。種族歧視一向是一個非常難以處理的議題,在電影中也是如此,但是,就《經典老爺車》這片而言,到頭來,讓人覺得最溫馨、最有人性光輝的,卻是極度排斥亞洲人的 Walt 與這些亞洲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在電影裡,隨著時間的推移,韓戰退役老頭 Walt 從一開始的極度鄙視亞洲人漸漸轉變為接受他們(參加派對)、幫助他們(教亞洲少年「陶」表現男子氣概、介紹工作給他)、最後甚至為這個亞洲家庭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07.jpg從 Walt 這些轉折,可以看出,他並不是真正的種族主義者,他的內心是善良的;而且他也不是完全的剛硬,他的心中是有溫情的。

本片的主人翁,頑固老頭子 Walt,既頑固又封閉自己、排斥外來文化,具有人性所不可避免的缺點,並非完全純善的角色,而他也曾為自己的人格缺陷付出了代價,比如他的兩個兒子從未與他親近,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而這個遺憾最終卻透過疼愛鄰人的少年少女而彌補了。

03.jpg克林伊斯威特的電影一向是陽剛的、強悍的、帶有若干暴力色彩的,但是克伯過人之處就在於,他不完全是賣弄強悍,或以暴治暴,而是能在暴力中增添一抹溫情,也許「鐵漢柔情」這四個字最能表達他的特質,80年代的 Heartbreak Ridge(《魔鬼士官長》)或甚至 Bronco Billy(《不屈不撓》) 這些片就是最好的例證。

後記:這次進電影院看《經典老爺車》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經驗,因為影院中的觀眾很多是外國人或年紀較大的觀眾。此外,我沒料到這部片子這麼感人,同行的友人還落淚了兩次,個人是覺得勳章的鏡頭以及最後亞洲少年「陶」駕著克伯的老爺車載著克伯身後的愛犬的畫面最為催淚。

2009-02-01

鳳飛飛《台灣民謠專集》(1977)


這張專輯一共有四集,第一張是1977年3月歌林唱片發行的,由於發行後相當受歡迎之故,所以後續又在1977年12月發行了第二集、1979年12月發行了第三集、1982年8月發行了第四集。

會去注意到這套專輯純粹是因為《跳舞時代》片尾的一個鏡頭,旁白正在以一種很感性的口吻說著:「…戰後的創作者不斷翻唱當年的作品,也從其中獲得啟發與靈感,『跳舞時代』在戰火中結束了,台灣音樂的生命仍然在延續…」那時的畫面由作曲家許石的「台灣民謠演奏專集」封面推移到「文夏與台灣名歌」的專輯封面,再運鏡到鳳飛飛的「台灣民謠專集」封面…就是那張唱片上鳳飛飛的大臉讓我心生好奇...

後來曾經在網路上試著找幾首這張專輯中的歌來試聽,結果我很幸運的,聽到了第二集中的《阮不知啦》跟第一集中的《春宵吟》這兩首,應該這樣說,我對這兩首簡直驚為天人,那個時代的編曲非常簡單,這兩首歌中的配樂都是很基本的管樂跟弦樂,可能是規模並不大的樂隊所伴奏(即便到了現在我買了四CD的Set,還是未能知道編曲者是誰或著是哪個樂隊所伴奏,因為CD內的booklet也並未註明,殊為可惜),所以演唱人的歌聲跟演唱技巧扮演了吃重角色,而《阮不知啦》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鳳飛飛不論是高音、低吟、聲音的轉折或情感的表現都詮釋得恰到好處!而有一點不能不提的是,《阮不知啦》這首吳成家作曲陳達儒作詞的歌,它的題材是台語歌謠中較少有的,主人翁在使性子的歌,它的歌名已經清楚說明這一切,這也是為何鳳飛飛能有這麼棒的詮釋的原因吧!而《春宵吟》這首,則是完全折服於它的「珠圓玉潤」,它是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前作已有《月夜愁》也同樣是這種不慍不火的調調,此外,《春宵吟》的詞簡直美得像一首詩,聽眾彷彿也能身歷其境,感受到七八十年前南台灣那個春天深夜的寒意。。。

鳳飛飛《阮不知啦》(1977)



鳳飛飛《春宵吟》(1977)



在「古倫美亞」時代(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因為中日戰爭爆發及皇民化運動禁唱漢語歌而結束之後,緊接著又是二二八與漫長的白色恐怖,台語創作歌謠產量銳減且曲調趨於哀怨悲情(「補破網」(228後一年所創作)、「望你早歸」、「鑼聲若響」等等)。再來到了 1960 年代,因為文夏、洪一峰等人,才再創台語歌謠的黃金時代(註),接著又是政府的禁說母語政策,再來到了帽子歌后,這已經是一九七零年代末期,才又有了像樣的台灣民謠唱片。


註:雖然文夏以翻唱日文歌為主,但是他的翻唱版本的編曲都比原版本來得華麗許多,常常有令人驚艷的管弦配樂。那個時代好像都是如此,不論是顏華的《長崎蝴蝶姑娘》還是洪第七《懷念的播音員》,它們的配樂都比美空雲雀跟法蘭克永井的原唱版來得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