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年對於 Synth-pop (流行電子樂) 的發展是重要的一年:The Human League 發行 "Dare" 專輯,Depeche Mode 發行 "Speak & Spell",Soft Cell 出 "Non-stop Erotic Cabaret",OMD 則出了 "Architecture & Morality"。他們率多受到德國電子樂先驅團體 Kraftwerk 的啟發與影響,佳作輩出,百花齊放,奠定 Synth-pop 在 1980 年代初期至中期在流行樂壇的一席之地
近日獲得 Depeche Mode 的 "Speak & Spell",果然不同凡響。另外也感受到,每個團都有自己的 band sound,雖然平平係電子樂,各團的音樂風格卻都截然不同。
Depeche Mode - "Puppets" (1981)
詞/曲:Vince Clarke
Depeche Mode - "Photographic" (1981)
作詞/作曲:Vince Clarke
Depeche Mode - "Just Can't Get Enough" (1981)
速度、流暢,就是 Depeche Mode 早期音樂的特色。
然而,真正吃一斤的是,查了維基之後,才知道 Depeche Mode 一鳴驚人的首張專輯 "Speak & Spell" 裡的歌,率多是 Vince Clarke 所寫,就是 Yazoo 裡那個頭髮怪怪男,他被譽為電子音樂的「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知名科學家),他先後參加過 Depeche Mode、Yazoo 跟 Erasure 這三個樂團(顯示為咋舌),這些團都曾經非常成功而受歡迎,至今也都還很有影響力,這也太有才華了。
Human League - "Things That Dreams Are Made of" (1981)
詞曲:Philip Oakey & Philip Adrian Wright
Human League - "Love Action (I Believe in Love)"
詞曲:Ian Burden & Philip Oakey
Human League 相對的在編曲上比較單調,可是不知為何他們抓住了一些讓人容易記得、琅琅上口的元素,滿難相信這些歌是出自 Philip Oakey 這樣一個未受過音樂訓練的業餘音樂愛好者,跟 Philip Adrian Wright 這樣原先只是個搞視覺藝術的人之手,猜測他們的唱片製作人 Martin Rushent 真的很厲害才能做到這樣。
O.M.D. - "Joan of Arc" (1981)
詞曲:Andy McCluskey
O.M.D. - "Souvenir" (1981)
詞曲:Paul Humphreys & Martin Cooper
O.M.D. 並未辱沒他們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 的團名,編曲華麗、澎湃,而團員優雅,就是 O.M.D. 的風格 (XD),是電子音樂中的唯美一派,可惜後來未能堅持電子樂的風格,而流於商業化,又未能有非常顯著的特色與市場上其他流行音樂區隔,終於導致 80 年代中後期的荒腔走板,以及後續的分崩離析,走上解散一途(唯 Andy McCluskey 在 1989 年之後繼續以 OMD 的名義活動),殊為可惜,可能在那當下名利的誘惑很大,又或者是唱片公司的商業操作所致,1980 年代中期以後的 OMD 不斷創作過於市場取向的流行芭樂歌,老實說,OMD 的興衰頗讓本人感慨的。XD
Soft Cell - "Tainted Love" (1981)
詞曲:Ed Cobb
個人覺得 Soft Cell 相較於其他電子樂團的顯著特色是後龐克的色彩比較濃,節奏也比較強,很有抑揚頓挫,有些甚至有黑人靈魂 Groovy 的特色。
2010-12-02
2010-10-30
O.M.D. - Dazzle Ships (1983)
"Dazzle Ships" 是 O.M.D. 第四張錄音室專輯,1983 年 3 月 4 日發行。"dazzel ships" 意指繪著迷彩圖案的船艦,以前光學不發達的時代,這麼做可以令敵人對船艦的外貌產生混淆,無法分辨其大小、種類、方向,讓敵人的攻擊失準。
這張專輯,挑戰音樂的極限之處所在多有。就音樂性而言,它的實驗色彩濃;就所傳達的訊息而言,批判性也比前面幾張來得強得多,幾乎一大半的曲目都在反映國際政治現況。本專輯中的曲目大致可以這樣區分:單數曲目都是實驗色彩較濃,且主題都指向了冷戰與當時在鐵幕下的東歐,比如說曲目一 Radio Prague,這算實驗音樂吧,這壓根不是一首歌,而是一段擷錄自捷克布拉格某廣播電台的放送片段,不過雙數曲目則都是音樂性強的流行歌曲。
在所傳達的訊息方面,這張專輯算是針貶時勢,以音樂/唱片為手段這算是柔性的武器。主唱兼吉他手 McCluskey 曾經在訪談中表示,當時年輕,還很熱血,以為這麼做就能改變世界(按:不過後來「宇宙塑膠人」的確唱垮了捷克共產政權啊。XD)。這張專輯發行之時,英國才剛經歷了福克蘭戰爭 (1982),民意跟局勢都趨向保守,所以這張與商業性背道而馳的唱片在銷售上,硬生生地砸鍋,相較於前一張叫好叫座大賣三百萬張的 "Architecture & Morality" (1981),"Dazzle Ships" 卻只買出三十萬張,英國衛報 Bob Stanley 在 2008 年寫過一篇「如何一舉失去三百萬個粉絲」(How to lose 3 million fans in one easy step) 就對 "Dazzle Ships" 的事有些著墨。不過我想,"Dazzle Ships" 是一張最勇敢的唱片。
除卻那些對於國際政治局勢的針砭,這張專輯(以及 OMD 的前幾張),讓人可一窺當時人們對於科學的樂觀,因為好幾個曲目都以科學物品/技術為題材,這不令人意外,畢竟 O.M.D 是以電子樂器、合成器為手段的電子樂團。打字機、電報、機器人與基因工程這些在今天看來有些過時,甚至可笑的東東,或許在當時值得歌頌,別忘了那是個 PC 個人電腦都還沒有的時代。
曲目一: "Radio Prague"
編曲:OMD
捷克語的廣播片段。這種手法似乎常見於實驗音樂,就是實地採集某種聲音作為音效,Kraftwerk 早期的唱片也有類似的新聞廣播橋段。
曲目二:"Genetic Engineering"
作詞/作曲: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這首歌的主題,如同其歌名,就是「基因工程」,Andy McCluskey 曾說,當時他對於基因工程這檔事樂觀得很,所以就寫下這首歌。我覺得這不奇怪,畢竟 McCluskey 氏是連發電廠或煉油廠都能入歌的人 (1980 年 "Organization" 專輯 "Stanlow" 曲目),這應該是受到 Kraftwerk 的影響。
曲目三:ABC Auto-industry
編曲:OMD
這個曲目與曲目一一樣,屬於比較前衛,實驗色彩比較濃的曲目,聽起來還有種廣播片段的感覺。歌詞應該是表達人類對於科技與生產自動化的迷惘,畢竟地球平均氣溫是從 1980 年代開始飆升的,顯然人類的工業化速度也從那時開始狂飆。而這歌裡面對於 "robotics" (機器人科學) 的嚮往應該多少受到了德國籍電子先驅樂團 Kraftwerk 的影響。
曲目四:"Telegraph"
作詞/作曲: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Telegraph" (「電報」) 這首歌本來在 1981 年錄製 "Architecture & Morality" 期間就錄好,原始的版本其實在表達對於政治與宗教現況的不滿,不過卻沒有收入該專輯中,後來收到 "Dazzle Ships" 中,但改得沒什麼抗議味,就這版本的歌詞看來會以為在表達溝通問題,也就是言語透過媒介 (媒體) 而扭曲的情形。
曲目五:"This is Helena"
編曲:OMD
廣播主持人講話片段。
曲目八:International
作詞作曲:Andy McCluskey & Paul
International 這首歌充分表現為何 "Dazzle Ships" 會慘遭滑鐵盧或甚至斷送了 OMD 的事業,因為開頭的廣播片段實在太過駭人惹。根據 OMD 官方網站,McCluskey 藉著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是許多不同國家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做的各種蠢事。
曲目八:"Romance of the Telescope"
作曲作詞: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又是一個把生硬的科技題材寫成情歌的例子,「望遠鏡的羅曼史」,原本是 OMD 在 1981 年的單曲 "Joan Of Arc" 的 B 面,但因為歌太好,重新混音後放入 "Dazzle Ships" 專輯中。曲子聽起來很熟悉,猜測可能被用作電視劇配樂過...
曲目十一:"Time Zones"
編曲:OMD
世界各地報時的廣播片段拼貼,包括法語、德語、英語、日語。
曲目十二:"Of All the Things We've Made"
作曲作詞: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本專輯最後一個曲目,太棒的一首。"Of All the Things We've Made" 原本是 1982 年的 12 吋單曲 "Maid of Orleans" 的 B 面,重新錄製收錄在 "Dazzle Ships" 專輯中。
東歐民主化,冷戰早就結束,"Dazzle Ships" 會獲得新的評價,並且流傳下去...
這張專輯,挑戰音樂的極限之處所在多有。就音樂性而言,它的實驗色彩濃;就所傳達的訊息而言,批判性也比前面幾張來得強得多,幾乎一大半的曲目都在反映國際政治現況。本專輯中的曲目大致可以這樣區分:單數曲目都是實驗色彩較濃,且主題都指向了冷戰與當時在鐵幕下的東歐,比如說曲目一 Radio Prague,這算實驗音樂吧,這壓根不是一首歌,而是一段擷錄自捷克布拉格某廣播電台的放送片段,不過雙數曲目則都是音樂性強的流行歌曲。
在所傳達的訊息方面,這張專輯算是針貶時勢,以音樂/唱片為手段這算是柔性的武器。主唱兼吉他手 McCluskey 曾經在訪談中表示,當時年輕,還很熱血,以為這麼做就能改變世界(按:不過後來「宇宙塑膠人」的確唱垮了捷克共產政權啊。XD)。這張專輯發行之時,英國才剛經歷了福克蘭戰爭 (1982),民意跟局勢都趨向保守,所以這張與商業性背道而馳的唱片在銷售上,硬生生地砸鍋,相較於前一張叫好叫座大賣三百萬張的 "Architecture & Morality" (1981),"Dazzle Ships" 卻只買出三十萬張,英國衛報 Bob Stanley 在 2008 年寫過一篇「如何一舉失去三百萬個粉絲」(How to lose 3 million fans in one easy step) 就對 "Dazzle Ships" 的事有些著墨。不過我想,"Dazzle Ships" 是一張最勇敢的唱片。
除卻那些對於國際政治局勢的針砭,這張專輯(以及 OMD 的前幾張),讓人可一窺當時人們對於科學的樂觀,因為好幾個曲目都以科學物品/技術為題材,這不令人意外,畢竟 O.M.D 是以電子樂器、合成器為手段的電子樂團。打字機、電報、機器人與基因工程這些在今天看來有些過時,甚至可笑的東東,或許在當時值得歌頌,別忘了那是個 PC 個人電腦都還沒有的時代。
曲目一: "Radio Prague"
編曲:OMD
捷克語的廣播片段。這種手法似乎常見於實驗音樂,就是實地採集某種聲音作為音效,Kraftwerk 早期的唱片也有類似的新聞廣播橋段。
曲目二:"Genetic Engineering"
作詞/作曲: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這首歌的主題,如同其歌名,就是「基因工程」,Andy McCluskey 曾說,當時他對於基因工程這檔事樂觀得很,所以就寫下這首歌。我覺得這不奇怪,畢竟 McCluskey 氏是連發電廠或煉油廠都能入歌的人 (1980 年 "Organization" 專輯 "Stanlow" 曲目),這應該是受到 Kraftwerk 的影響。
曲目三:ABC Auto-industry
編曲:OMD
這個曲目與曲目一一樣,屬於比較前衛,實驗色彩比較濃的曲目,聽起來還有種廣播片段的感覺。歌詞應該是表達人類對於科技與生產自動化的迷惘,畢竟地球平均氣溫是從 1980 年代開始飆升的,顯然人類的工業化速度也從那時開始狂飆。而這歌裡面對於 "robotics" (機器人科學) 的嚮往應該多少受到了德國籍電子先驅樂團 Kraftwerk 的影響。
曲目四:"Telegraph"
作詞/作曲: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Telegraph" (「電報」) 這首歌本來在 1981 年錄製 "Architecture & Morality" 期間就錄好,原始的版本其實在表達對於政治與宗教現況的不滿,不過卻沒有收入該專輯中,後來收到 "Dazzle Ships" 中,但改得沒什麼抗議味,就這版本的歌詞看來會以為在表達溝通問題,也就是言語透過媒介 (媒體) 而扭曲的情形。
曲目五:"This is Helena"
編曲:OMD
廣播主持人講話片段。
曲目八:International
作詞作曲:Andy McCluskey & Paul
International 這首歌充分表現為何 "Dazzle Ships" 會慘遭滑鐵盧或甚至斷送了 OMD 的事業,因為開頭的廣播片段實在太過駭人惹。根據 OMD 官方網站,McCluskey 藉著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是許多不同國家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做的各種蠢事。
曲目八:"Romance of the Telescope"
作曲作詞: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又是一個把生硬的科技題材寫成情歌的例子,「望遠鏡的羅曼史」,原本是 OMD 在 1981 年的單曲 "Joan Of Arc" 的 B 面,但因為歌太好,重新混音後放入 "Dazzle Ships" 專輯中。曲子聽起來很熟悉,猜測可能被用作電視劇配樂過...
曲目十一:"Time Zones"
編曲:OMD
世界各地報時的廣播片段拼貼,包括法語、德語、英語、日語。
曲目十二:"Of All the Things We've Made"
作曲作詞:Andy McCluskey & Paul Humphreys
本專輯最後一個曲目,太棒的一首。"Of All the Things We've Made" 原本是 1982 年的 12 吋單曲 "Maid of Orleans" 的 B 面,重新錄製收錄在 "Dazzle Ships" 專輯中。
東歐民主化,冷戰早就結束,"Dazzle Ships" 會獲得新的評價,並且流傳下去...
2010-10-08
陽光、奶油 & 迷幻搖滾
無論何時聽都是如此生猛有力 - 1960 年代藍調搖滾團體 Cream 在 1968 年的單曲 "Sunshine of Your Love",迷幻搖滾 (psychodelic rock) 作品之一,作詞 Pete Brown,作曲 Jack Bruce 與 Eric Clapton。收錄在 1967 年發行的專輯 "Disraeli Gears" 裡,這支歌的 guitar riff (反覆樂節) 是搖滾音樂史上有名的,電吉他 solo 也入選了 1998 年 Guitarist 雜誌選出的百大 solo 第 80 名。據聞這首歌是 Eric Clapton 與 Jack Bruce 於 1967 年在倫敦的 Saville 劇院看完 Jimi Hendrix 的表演啟發了靈感而寫下的。
依據維基百科,"Sunshine of Your Love" 大部份的歌詞是 Jack Bruce 與 Pete Brown 在一個夜晚熬夜寫下的,兩人腦力與才華激盪了一夜,以致不知東方之既白。就在那天濛濛亮之時,在太陽即將升起的一刻,Pete Brown 寫下了:"It's getting near dawn. When lights close their tired eyes…"("接近黎明之時,眩目的天光使他們疲累的雙眼閉上")這樣千古流傳的歌詞。他們再將這道溫和的曙光與伊人的愛作了個連結,就變成了 "Sunshine of Your Love",「妳愛裡的陽光」這樣的詩篇與頌歌。(後半段是我自行想像... XD)
Cream - "Sunshine of Your Love" (1967)
「吉他之神」Eric Clapton 的 cover art。(囧)
2004 年 Jack Black 主演的電影「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使用了 Cream 的 "Sunshine of Your Love"。電影的劇情是說一個欠了一屁股債的失業搖滾樂手假冒其友人進入一所小學教書,還把音樂班的學生變成搖滾樂團的故事。
「搖滾教室」預告片 (2004)
最後補充一下歌詞:
Sunshine of Your Love
It's getting near dawn,
When lights close their tired eyes.
I'll soon be with you my love,
To give you my dawn surprise.
I'll be with you darling soon,
I'll be with you when the stars start falling.
I've been waiting so long
To be where I'm going
In the sunshine of your love.
I'm with you my love,
The light's shining through on you.
Yes, I'm with you my love,
It's the morning and just we two.
I'll stay with you darling now,
I'll stay with you till my seas are dried up.
依據維基百科,"Sunshine of Your Love" 大部份的歌詞是 Jack Bruce 與 Pete Brown 在一個夜晚熬夜寫下的,兩人腦力與才華激盪了一夜,以致不知東方之既白。就在那天濛濛亮之時,在太陽即將升起的一刻,Pete Brown 寫下了:"It's getting near dawn. When lights close their tired eyes…"("接近黎明之時,眩目的天光使他們疲累的雙眼閉上")這樣千古流傳的歌詞。他們再將這道溫和的曙光與伊人的愛作了個連結,就變成了 "Sunshine of Your Love",「妳愛裡的陽光」這樣的詩篇與頌歌。(後半段是我自行想像... XD)
Cream - "Sunshine of Your Love" (1967)
「吉他之神」Eric Clapton 的 cover art。(囧)
2004 年 Jack Black 主演的電影「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使用了 Cream 的 "Sunshine of Your Love"。電影的劇情是說一個欠了一屁股債的失業搖滾樂手假冒其友人進入一所小學教書,還把音樂班的學生變成搖滾樂團的故事。
「搖滾教室」預告片 (2004)
最後補充一下歌詞:
Sunshine of Your Love
It's getting near dawn,
When lights close their tired eyes.
I'll soon be with you my love,
To give you my dawn surprise.
I'll be with you darling soon,
I'll be with you when the stars start falling.
I've been waiting so long
To be where I'm going
In the sunshine of your love.
I'm with you my love,
The light's shining through on you.
Yes, I'm with you my love,
It's the morning and just we two.
I'll stay with you darling now,
I'll stay with you till my seas are dried up.
2010-09-22
The Ventures (投機者) 1958-
說到衝浪音樂就不能不提 the Ventures,1958 年在美國西雅圖成軍的電吉他演奏團,然而,這不僅是個屬於阿爸阿母的團,也是對後世諸多樂手影響深遠的團。XD
Ventures 在 1960 年的作品 "Walk Don't Run",是衝浪音樂登上排行榜的第一首,這也是電吉他演奏曲,那是個 Beatles(披頭四)還未橫掃全世界的時代。Ventures 的舞台風格很有意思,就是演奏的時候,樂團的成員都會一起轉右邊或一起轉左邊,或者做出同樣的動作。
Ventures - "Walk Don't Run" (1960)
作曲: Johnny Smith
當然不能忘了 "Pipeline"「管路」,可以說是衝浪搖滾的國歌了。不過這首歌,Ventures 並非原始演奏團,而是一個叫 the Chantays 的樂團在 1963 年所灌錄,欣賞 the Chantays 的版本,點我。
Ventures - "Pipeline" (196x)
作曲:Brian Carman & Bob Spickard
還有 1965 年的 "Diamond Head"
Ventures - "Diamond Head" (1965)
以及 "Perfidia" (1960)。
Ventures - "Perfidia" (1960)
作曲:Alberto Domínguez
還有 1962 年的 "Apache",不過這也是翻錄的,原始演奏版本是 The Shadow 在 1960 年灌錄,作曲 Jerry Lordan。
Ventures - "Apache" (1962)
作曲:Jerry Lordan
最後是 1969 年的 "Hawaii Five-O",是美國 CBS 電視影集「檀島警騎」(Hawaii Five-O) 的主題曲,這部影集從 1968 年起開始在電視上播映。
Ventures - "Hawaii Five-O" (1969)
作曲:Morton Stevens
最後要補充一點就是,以 Ventures 為代表的衝浪電吉他演奏曲在台灣的流傳其實大多要歸功於黃俊雄布袋戲,因為他用了滿多作配樂的。
Ventures 在 1960 年的作品 "Walk Don't Run",是衝浪音樂登上排行榜的第一首,這也是電吉他演奏曲,那是個 Beatles(披頭四)還未橫掃全世界的時代。Ventures 的舞台風格很有意思,就是演奏的時候,樂團的成員都會一起轉右邊或一起轉左邊,或者做出同樣的動作。
Ventures - "Walk Don't Run" (1960)
作曲: Johnny Smith
當然不能忘了 "Pipeline"「管路」,可以說是衝浪搖滾的國歌了。不過這首歌,Ventures 並非原始演奏團,而是一個叫 the Chantays 的樂團在 1963 年所灌錄,欣賞 the Chantays 的版本,點我。
Ventures - "Pipeline" (196x)
作曲:Brian Carman & Bob Spickard
還有 1965 年的 "Diamond Head"
Ventures - "Diamond Head" (1965)
以及 "Perfidia" (1960)。
Ventures - "Perfidia" (1960)
作曲:Alberto Domínguez
還有 1962 年的 "Apache",不過這也是翻錄的,原始演奏版本是 The Shadow 在 1960 年灌錄,作曲 Jerry Lordan。
Ventures - "Apache" (1962)
作曲:Jerry Lordan
最後是 1969 年的 "Hawaii Five-O",是美國 CBS 電視影集「檀島警騎」(Hawaii Five-O) 的主題曲,這部影集從 1968 年起開始在電視上播映。
Ventures - "Hawaii Five-O" (1969)
作曲:Morton Stevens
最後要補充一點就是,以 Ventures 為代表的衝浪電吉他演奏曲在台灣的流傳其實大多要歸功於黃俊雄布袋戲,因為他用了滿多作配樂的。
2010-09-18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電影歌曲 Earth Angel 與 Johnny B. Goode
Michael J. Fox 飾演 Marty McFly |
電影中的一幕:在雙親的畢業舞會上,男主角嘗試把歷史拉回正軌,拯救父母的婚姻,也拯救自己的存在,所以要撮合其父母在畢業舞會上,隨著彼時的流行歌曲 "Earth Angel",一吻定情。但很不巧的,負責演奏的樂團 "The Starlighters" 的吉他手 Marvin 手受了傷,無法表演,所以 Marty 跑去求 Marvin 說,若是無人演奏 "Earth Angel",Marty 的父母就無法隨著音樂起舞,也就無法一吻定情(結果當然就是 Marty 消失,因為不存在),所以 Marvin 一定要上場演奏。結果 Marvin 告訴 Marty 說,除非 Marty 能找到別的會彈吉他的人,否則是不可能的,接著畫面馬上切到 Marty 背著電吉他在舞台上彈奏的鏡頭(電影描述 Marty 一向愛彈吉他),這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橋段。
然後,舞會上,儘管 Marty 跟其他樂團成員演奏著 "Earth Angel",但是 Marty 的父親,一向懦弱的 George McFly 還是遲遲無法給 Marty 的母親 Lorraine 一吻,Lorraine 甚至開口問 George 說 "George, aren't you going to kiss me?",更糟的是還有反派來攪局,橫刀奪愛,眼看 George 跟 Lorraine 離他們的定情一吻越來越遠,Marty 的兄姊相繼從照片上消失,就在 Marty 也將消失的緊張一刻,George 終於展現氣魄,英雄救美,也挽救了他與 Lorraine 的吻、愛情與婚姻,以及 Marty 的存在。
Marvin & the Starlighters - "Earth Angel" (1985) (《回到未來》片段)
關於 "Earth Angel":
The Penguins |
另外這首歌據說融合不少來自其他歌曲的靈感,如令人傳頌不已的那句 "Will you be mine?" 就是來自 1950 年代另一個節奏藍調樂團 The Swallows 的同名歌曲名稱。另外過門 (bridge) 據說借用了 Patti Page 在 1952 年的歌曲 "I Went to Your Wedding",而前奏則來自 "The Hollywood Flames" 在 1953 年所灌錄的 "I Know"。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維基百科上,"Earth Angel" 的作曲人列了三位,都是 "The Hollywood Flames" 的關係人,包括原唱團 The Penguins 的 Curtis Williams、前述的 Jesse Belvin、以及 Gaynel Hodge,這位是 "The Hollywood Flames" 的團員,
滾石音樂雜誌 (Rolling Stone Magazine) 在 2004 年選出的 "史上五百大最佳歌曲" (500 Greatest Songs of All Time) 就將 The Penguins 的版本選為第 151 名。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也將之選入「國家錄音名冊」(National Recording Registry)中。
The Penguins - "Earth Angel" (1954)
(詞曲:Curtis Williams, Jesse Belvin, Gaynel Hodge)
Johnny B. Goode
其實《回到未來》還用了另一首 1950 年代的流行音樂,那就是搖滾樂祖師爺爺 Chuck Berry 在 1958 年發行的 Johnny B. Goode。飾演 Marty McFly 的 Michael J. Fox 在電影裡還模仿了 Chuck Berry 的招牌舞台動作 "duck walk",這是 Chuck Berry 創始的舞台動作,動作是樂手彈吉他時弓起一隻腳,只用那隻腳跳者走...這動作後來獲得很好的傳承,它被美國許多知名吉他手 (如 Angus Young) 所仿效。
Marty McFly - "Johnny B. Goode" (1985) (《回到未來》片段)
(詞曲:Chuck Berry)
本曲是 1950 年代中期搖滾樂 (Rock and roll) 在美國興起之時的知名歌曲之一,相較於當時也風行的、融合了鄉村西部音樂 (hillbilly) 與藍調 (blues) 的 "rockabilly",Chuck Berry 的這首 "Johnny B. Goode" 似乎又以藍調元素最為濃烈與顯著,也更為生猛有力。
"Deep down Louisiana close to New Orleans / 在路易斯安那州深處靠近紐奧良的地方
Way back up in the woods among the evergreens / 在那長青的林木中
There stood a log cabin made of earth and wood / 有間泥土跟木頭造的小屋
Where lived a country boy named Johnny B. Goode" / 裡頭住著一個叫強尼 B. 古德的鄉村男孩
2017 年 Chuck Berry 以 90 歲之齡辭世時,Paul Simon 這麼形容這首歌:「這首歌對於美國農村的描述,就像 Zora Neale Hurston 的作品一樣,是個具有強烈的 50 年代印象的驚人之作,給當時才剛開始彈吉他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For me, it was like a magical place to hear about this description of rural America. It's like Zora Neale Hurston territory -- an amazing bit of writing for the '50s and something that left a powerful impression with me, who was just beginning to play guitar...)
Chuck Berry - "Johnny B. Goode" (1958)
(作詞作曲:Chuck Berry)
2010-09-12
《港都夜雨》1953
這篇講《港都夜雨》,也兼講楊三郎跟吳晉淮。
台灣本地創作歌謠《港都夜雨》的「港都」不是高雄港,而是基隆港。
作曲家楊三郎 (1919-1989),戰後曾在基隆的「國際聯誼社」(當時是招待美國海軍的場所) 擔任領班樂師,身處經常下雨的基隆,1951 年啟發了楊三郎的靈感,寫下「雨的布魯斯 (blues = 藍調)」的旋律,這就是《港都夜雨》的前身。這個時候只有曲,沒有詞,作為樂團演奏曲,頗受歡迎。一年多以後,樂團中一名樂師呂傳梓心血來潮為此曲寫了詞,獲得了楊三郎的同意。呂傳梓為這首曲子填上了港口常常上演的悲歡離合故事,以一位在海上漂泊的男子為主角,把他與戀人的離別跟雨的意象相結合,寫成了《港都夜雨》的詞。後來這歌詞還特地送到作曲家耆老王雲峰(《桃花泣血記》、《補破網》)處,王雲峰為歌曲做了最後的修飾,於是,曲調頗為哀愁有韻味的台灣本地創作歌謠《港都夜雨》誕生,這時已是 1953 年了。
雖然不知道這首歌在 1953 年完成後,第一次的唱片發行為何者?只知道在 1960 年代,台語歌謠的第二個黃金時期的搖籃 - 亞洲唱片(設於高雄)所灌錄的《港都夜雨》是能夠追溯的最早一次的錄音,這個版本的主唱是吳晉淮,編曲者就是作曲家楊三郎本人,楊三郎為這個版本所作的樂器編排,那鼓點、還有管樂的部份(horn section),莫不充滿濃濃的爵士樂風格,這應該多少受到日本戰後流行音樂的影響,而楊三郎本來就是在戰前赴日習樂的留學生之一,曾拜清水茂雄為師,學習小喇叭。
吳晉淮 -《港都夜雨》(196x)
曾在某部論文上讀到,日治時期留日習樂的留學生大概可以區分為三個支派,一是音樂學院畢業的正科班(如呂泉生、郭芝苑),一是歌謠學院(如許石、吳晉淮),另一為跟隨名師學習(如楊三郎、林禮涵)。這些人大多出生於 1906 至 1917 年之間,除了鄧雨賢在 1944 年就以 37 的英年早逝之外,其餘都成為了戰後台灣歌謠創作的中堅份子。
以下列舉這些作家的代表作:
以楊三郎與吳晉淮為例:
楊三郎,本名楊我成,台北永和人,中學時迷上喇叭吹奏,18 歲 (1937 年) 時赴日留學,拜音樂家清水茂雄為師,學習理論作曲、編曲,並在此時期把名字改成日本味的「三郎」。1940 年,21 歲的楊三郎學成出師後,曾經前往中國遊歷演奏,直到中日戰爭轉趨激烈時才回到台灣。楊三郎的成名作是 1946 年在中央電台發表的《望你早歸》,這是楊三郎樂團裡的鼓手那卡諾(本名黃仲鑫)先寫好詞,楊三郎再譜曲的歌。
吳晉淮 (1916-1991) 雖然是 1960 年代的唱片歌手,但也是知名的作曲家,如《關仔嶺之戀》、《暗淡的月》等,都是吳氏手筆。台南縣柳營鄉人,12 歲 (1928 年) 赴日本,15歲 (1931 年) 就讀中學三年時迷上古典吉他,17歲 (1933年),吳晉淮放棄學醫,進入日本歌謠學院就讀,並就教於日本昭和時代流行歌(歌謠)教父古賀正男,古賀正男也是吳晉淮的吉他指導教授。41 歲 (1957 年) 始返回台灣,從事歌謠創作與歌手生涯。
台灣本地創作歌謠《港都夜雨》的「港都」不是高雄港,而是基隆港。
作曲家楊三郎 (1919-1989),戰後曾在基隆的「國際聯誼社」(當時是招待美國海軍的場所) 擔任領班樂師,身處經常下雨的基隆,1951 年啟發了楊三郎的靈感,寫下「雨的布魯斯 (blues = 藍調)」的旋律,這就是《港都夜雨》的前身。這個時候只有曲,沒有詞,作為樂團演奏曲,頗受歡迎。一年多以後,樂團中一名樂師呂傳梓心血來潮為此曲寫了詞,獲得了楊三郎的同意。呂傳梓為這首曲子填上了港口常常上演的悲歡離合故事,以一位在海上漂泊的男子為主角,把他與戀人的離別跟雨的意象相結合,寫成了《港都夜雨》的詞。後來這歌詞還特地送到作曲家耆老王雲峰(《桃花泣血記》、《補破網》)處,王雲峰為歌曲做了最後的修飾,於是,曲調頗為哀愁有韻味的台灣本地創作歌謠《港都夜雨》誕生,這時已是 1953 年了。
雖然不知道這首歌在 1953 年完成後,第一次的唱片發行為何者?只知道在 1960 年代,台語歌謠的第二個黃金時期的搖籃 - 亞洲唱片(設於高雄)所灌錄的《港都夜雨》是能夠追溯的最早一次的錄音,這個版本的主唱是吳晉淮,編曲者就是作曲家楊三郎本人,楊三郎為這個版本所作的樂器編排,那鼓點、還有管樂的部份(horn section),莫不充滿濃濃的爵士樂風格,這應該多少受到日本戰後流行音樂的影響,而楊三郎本來就是在戰前赴日習樂的留學生之一,曾拜清水茂雄為師,學習小喇叭。
吳晉淮 -《港都夜雨》(196x)
曾在某部論文上讀到,日治時期留日習樂的留學生大概可以區分為三個支派,一是音樂學院畢業的正科班(如呂泉生、郭芝苑),一是歌謠學院(如許石、吳晉淮),另一為跟隨名師學習(如楊三郎、林禮涵)。這些人大多出生於 1906 至 1917 年之間,除了鄧雨賢在 1944 年就以 37 的英年早逝之外,其餘都成為了戰後台灣歌謠創作的中堅份子。
以下列舉這些作家的代表作:
呂泉生: | 《杯底不可飼金魚》、《搖嬰仔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
郭芝苑: | 郭芝苑從事的創作是古典音樂,但也寫了一些流行歌,如:《心內事無人知》 |
許石: | 《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 |
以楊三郎與吳晉淮為例:
楊三郎 |
吳晉淮 (1916-1991) 雖然是 1960 年代的唱片歌手,但也是知名的作曲家,如《關仔嶺之戀》、《暗淡的月》等,都是吳氏手筆。台南縣柳營鄉人,12 歲 (1928 年) 赴日本,15歲 (1931 年) 就讀中學三年時迷上古典吉他,17歲 (1933年),吳晉淮放棄學醫,進入日本歌謠學院就讀,並就教於日本昭和時代流行歌(歌謠)教父古賀正男,古賀正男也是吳晉淮的吉他指導教授。41 歲 (1957 年) 始返回台灣,從事歌謠創作與歌手生涯。
2010-09-10
"Abraham, Martin and John" (1968)
美國 1960 年代流行音樂歌手 Dion 在 1968 年唱的 "Abraham, Martin and John"《亞伯拉罕、馬丁與約翰》是一首與美國歷史有關的歌。歌名中的三個人名分別是:Abraham Lincoln 亞伯拉罕林肯 (1809-1865)、Martin Luther King, Jr. 馬丁路德金恩 (1929-1968) 以及 John F. Kennedy 約翰甘迺迪 (1917-1963)。
這三人中,林肯與甘迺迪都當過總統。雖然馬丁路德金恩不曾擔任總統,但這三人的共通點是 - 都是造成社會劇烈變動、人權長足進步的偉大人物,而且都是被暗殺死的。林肯解放了黑奴,而馬丁路德金恩則是二十世紀最受到傳頌與與紀念的黑人人權運動領袖。而甘迺迪則因為是自由主義的代表,所以任內對黑人權的改善,也有一定貢獻。
多講一下 JFK:甘迺迪任內不管在人權、內政、社會階級的變動也好,或者是國際關係的處理上,都有值得一提的地方,甘迺迪任內恰好處於冷戰時期的巔峰,如柏林圍牆的建造 (1961)、古巴飛彈危機 (1962) 等等,尤其是後者,「古巴飛彈危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一件軍事外交事件,這個事件肇因於蘇聯在古巴部署了對準美國的飛彈,而甘迺迪政府對這件事的處理至今仍被認為是非常有智慧的。而且也許因為他悲劇性的死亡 (1963 年在德州達拉斯遇刺),所以他一直被多數美國民眾視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不過,直接導致音樂創作人 Dick Holler 在 1968 年寫下 "Abraham, Martin and John" 這首歌的直接導火線是 馬丁路德金恩 與 甘迺迪之弟 Robert F. Kennedy 雙雙在 1968 年遇刺身亡,曾任參議員的 Robert F. Kennedy 也是活躍的人權運動份子。
Dion - "Abraham, Martin and John" (1968)
這首歌編曲的特色是豎琴 (harp) 的使用。
"Abraham, Martin & John" 外加一個 Robert F. Kennedy
歌名中沒提到 Robert 的名字,但歌詞中最後一段提到了他。
最後補充一下歌詞:
Has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Abraham?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亞伯拉罕?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He freed a lot of people,
他解放了許多人,
But it seems the good they die young.
但是好人似乎都不長命,
You know, I just looked around and he's gone.
你曉得的,我環顧四週,他已不在。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John?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約翰?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He freed a lot of people,
他解放了許多人,
But it seems the good they die young.
但是好人似乎都不長命,
You know, I just looked around and he's gone.
你曉得的,我環顧四週,他已不在。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Martin?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馬丁?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He freed a lot of people,
他解放了許多人,
But it seems the good they die young.
但是好人似乎都不長命,
You know, I just looked around and he's gone.
你曉得的,我環顧四週,他已不在。
Didn't you love the things that they stood for?
你不愛這些人物所代表的意義嗎?
Didn't they try to find some good for you and me?
他們不都是為了你我在追尋更好的事物?
And we'll be free
我們終將自由,
Some day soon, and it's a-gonna be one day ...
就在不久的某日...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Bobby?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巴比 (Robert 的小名)?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I thought I saw him walk up over the hill,
我想我看到他翻越了山峰,
With Abraham, Martin and John.
連同亞伯拉罕、馬丁與約翰。
這三人中,林肯與甘迺迪都當過總統。雖然馬丁路德金恩不曾擔任總統,但這三人的共通點是 - 都是造成社會劇烈變動、人權長足進步的偉大人物,而且都是被暗殺死的。林肯解放了黑奴,而馬丁路德金恩則是二十世紀最受到傳頌與與紀念的黑人人權運動領袖。而甘迺迪則因為是自由主義的代表,所以任內對黑人權的改善,也有一定貢獻。
多講一下 JFK:甘迺迪任內不管在人權、內政、社會階級的變動也好,或者是國際關係的處理上,都有值得一提的地方,甘迺迪任內恰好處於冷戰時期的巔峰,如柏林圍牆的建造 (1961)、古巴飛彈危機 (1962) 等等,尤其是後者,「古巴飛彈危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一件軍事外交事件,這個事件肇因於蘇聯在古巴部署了對準美國的飛彈,而甘迺迪政府對這件事的處理至今仍被認為是非常有智慧的。而且也許因為他悲劇性的死亡 (1963 年在德州達拉斯遇刺),所以他一直被多數美國民眾視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不過,直接導致音樂創作人 Dick Holler 在 1968 年寫下 "Abraham, Martin and John" 這首歌的直接導火線是 馬丁路德金恩 與 甘迺迪之弟 Robert F. Kennedy 雙雙在 1968 年遇刺身亡,曾任參議員的 Robert F. Kennedy 也是活躍的人權運動份子。
Dion - "Abraham, Martin and John" (1968)
這首歌編曲的特色是豎琴 (harp) 的使用。
"Abraham, Martin & John" 外加一個 Robert F. Kennedy
歌名中沒提到 Robert 的名字,但歌詞中最後一段提到了他。
最後補充一下歌詞:
Has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Abraham?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亞伯拉罕?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He freed a lot of people,
他解放了許多人,
But it seems the good they die young.
但是好人似乎都不長命,
You know, I just looked around and he's gone.
你曉得的,我環顧四週,他已不在。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John?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約翰?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He freed a lot of people,
他解放了許多人,
But it seems the good they die young.
但是好人似乎都不長命,
You know, I just looked around and he's gone.
你曉得的,我環顧四週,他已不在。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Martin?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馬丁?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He freed a lot of people,
他解放了許多人,
But it seems the good they die young.
但是好人似乎都不長命,
You know, I just looked around and he's gone.
你曉得的,我環顧四週,他已不在。
Didn't you love the things that they stood for?
你不愛這些人物所代表的意義嗎?
Didn't they try to find some good for you and me?
他們不都是為了你我在追尋更好的事物?
And we'll be free
我們終將自由,
Some day soon, and it's a-gonna be one day ...
就在不久的某日...
Anybody here seen my old friend Bobby?
這裡可有人見過我的老友巴比 (Robert 的小名)?
Can you tell me where he's gone?
你可否告訴我他哪裡去了?
I thought I saw him walk up over the hill,
我想我看到他翻越了山峰,
With Abraham, Martin and John.
連同亞伯拉罕、馬丁與約翰。
2010-09-04
O.M.D. - "Enola Gay" (1980)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 這個團,團名常縮寫為 OMD,字面上是「黑暗中的管弦樂軍事演習」的意思,真是冗長啊,囧。
是 1978 年成立的英國籍電子樂團 (synth-pop),核心兼創團成員是 Andy McCluskey 與 Paul Humphreys 這兩位。OMD 有別於其他電子合成樂器團的特色是,他們的歌曲裡面常用兩層以上的樂器線,所以聽起來比別的電子團多了華麗澎湃的感覺,也多了層次感。另外他們早期實驗色彩還頗濃的時候,好幾首單曲都是以快速的旋律,給人一種聽覺的快感。另個特色是兩位核心成員的優雅冷峻,多了點知青的調調。(不過我還是覺得他們衣著常常看起來像金融業,而非玩音樂的 artist 啊。)XD
"Enola Gay" 這首歌收錄在 1980 年發行的專輯 "Organization" 中,作詞作曲 Andy McCluskey。"Organization" 則是 OMD 的第二張專輯。
"Enola Gay" 這首歌意在描述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爆炸,是一首具有反戰意識的歌曲。也是透過這首歌,才知道 "Enola Gay" 是美軍當年所派遣去廣島投下原子彈的那架 B-29 轟炸機的名字,是依戰鬥機駕駛人 Paul W. Tibbets 的媽媽命名的。歌詞中的 "little boy" 則是那兩顆原子彈的軍事代號...
O.M.D. - "Enola Gay" (1980)
另外這是 OMD 在 1985 年的實況演唱。Crazy @@\
而這個則是 OMD 在 2009 年在荷蘭鹿特丹演唱 Enola Gay 的實況,昔日的美少年已經變成發福 (Andy McCluskey) 與禿頭 (Paul Humphreys) 的阿公惹。
"Enola Gay" 及其機長 Paul W. Tibbets
是 1978 年成立的英國籍電子樂團 (synth-pop),核心兼創團成員是 Andy McCluskey 與 Paul Humphreys 這兩位。OMD 有別於其他電子合成樂器團的特色是,他們的歌曲裡面常用兩層以上的樂器線,所以聽起來比別的電子團多了華麗澎湃的感覺,也多了層次感。另外他們早期實驗色彩還頗濃的時候,好幾首單曲都是以快速的旋律,給人一種聽覺的快感。另個特色是兩位核心成員的優雅冷峻,多了點知青的調調。(不過我還是覺得他們衣著常常看起來像金融業,而非玩音樂的 artist 啊。)XD
"Enola Gay" 這首歌收錄在 1980 年發行的專輯 "Organization" 中,作詞作曲 Andy McCluskey。"Organization" 則是 OMD 的第二張專輯。
"Enola Gay" 這首歌意在描述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爆炸,是一首具有反戰意識的歌曲。也是透過這首歌,才知道 "Enola Gay" 是美軍當年所派遣去廣島投下原子彈的那架 B-29 轟炸機的名字,是依戰鬥機駕駛人 Paul W. Tibbets 的媽媽命名的。歌詞中的 "little boy" 則是那兩顆原子彈的軍事代號...
O.M.D. - "Enola Gay" (1980)
另外這是 OMD 在 1985 年的實況演唱。Crazy @@\
而這個則是 OMD 在 2009 年在荷蘭鹿特丹演唱 Enola Gay 的實況,昔日的美少年已經變成發福 (Andy McCluskey) 與禿頭 (Paul Humphreys) 的阿公惹。
"Enola Gay" 及其機長 Paul W. Tibbets
2010-08-22
J.F.K. -「我也是柏林人」
"Ich bin ein Berliner" (「我也是柏林人」),這是美國總統甘迺迪 (John F. Kennedy, 1917-1963) 在 1963 年 6 月 26 日訪問西柏林時所發表的演說中的名言,就在蘇聯造起柏林圍牆的 22 個月之後。
這段演說被認為是甘氏最著名的語錄,也是冷戰時期關鍵的政治事件,亦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演說之一。
但其實,這件事,本質上不過就是甘迺迪飛到西柏林去跟蘇聯嗆聲,叫他們不要太唱秋(囂張)而已。因為西柏林當時在地理位置其實整個被東柏林跟東德所包圍了,所以有了「自由的孤島」的稱呼。甘迺迪身為當時自由世界的領袖、半個地球的球長,明明是個美國人,又沒有什麼日耳曼淵源,還專程飛去西柏林的 Schöneberg 市政廳廣場上用德文撂下這句「我也是柏林人」,此事不難理解。
擷錄演說重點如以下:
"Two thousand years ago the proudest boast was civis Romanus sum 'I am a Roman citizen'. Today, in the world of freedom, the proudest boast is 'Ich bin ein Berliner!'... All free men, wherever they may live, are citizens of Berlin, and, therefore, as a free man, I take pride in the words 'Ich bin ein Berliner!'
「兩千年以前,人類最自誇的一句話是羅馬人民所說的『我是羅馬人』。今天,在自由的世界裡,最值得驕傲的一句話無非是「我是個柏林人」... 無論在哪裡,只要你生活在自由的國度裡,就是柏林的公民,因此,我作為一個生活在自由世界裡的人,我也可以自豪地說:『我也是柏林人!』」
J. F. Kennedy - "Ich bin ein Berliner" (26th June 1963)
按這裡看全程演講。
現在柏林有許多紀念這件事的景點與機構,如甘迺迪中學以及專攻北美研究的甘迺迪大學。此外,當年甘迺迪表演說的 Schöneberg 市政廳廣場也已經改名為「甘迺迪廣場」。此外市政廳入口的樑柱上也設置了紀念此事的石匾。
後記:"Ich bin ein Berliner." 這其實是有點瑕疵的句子,是甘迺迪的美式德文,因為在德語的用法裡,祇要說 "Ich bin Berliner" 即可,並不需要不定冠詞 "ein"。
這段演說被認為是甘氏最著名的語錄,也是冷戰時期關鍵的政治事件,亦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演說之一。
但其實,這件事,本質上不過就是甘迺迪飛到西柏林去跟蘇聯嗆聲,叫他們不要太唱秋(囂張)而已。因為西柏林當時在地理位置其實整個被東柏林跟東德所包圍了,所以有了「自由的孤島」的稱呼。甘迺迪身為當時自由世界的領袖、半個地球的球長,明明是個美國人,又沒有什麼日耳曼淵源,還專程飛去西柏林的 Schöneberg 市政廳廣場上用德文撂下這句「我也是柏林人」,此事不難理解。
擷錄演說重點如以下:
"Two thousand years ago the proudest boast was civis Romanus sum 'I am a Roman citizen'. Today, in the world of freedom, the proudest boast is 'Ich bin ein Berliner!'... All free men, wherever they may live, are citizens of Berlin, and, therefore, as a free man, I take pride in the words 'Ich bin ein Berliner!'
「兩千年以前,人類最自誇的一句話是羅馬人民所說的『我是羅馬人』。今天,在自由的世界裡,最值得驕傲的一句話無非是「我是個柏林人」... 無論在哪裡,只要你生活在自由的國度裡,就是柏林的公民,因此,我作為一個生活在自由世界裡的人,我也可以自豪地說:『我也是柏林人!』」
J. F. Kennedy - "Ich bin ein Berliner" (26th June 1963)
按這裡看全程演講。
現在柏林有許多紀念這件事的景點與機構,如甘迺迪中學以及專攻北美研究的甘迺迪大學。此外,當年甘迺迪表演說的 Schöneberg 市政廳廣場也已經改名為「甘迺迪廣場」。此外市政廳入口的樑柱上也設置了紀念此事的石匾。
後記:"Ich bin ein Berliner." 這其實是有點瑕疵的句子,是甘迺迪的美式德文,因為在德語的用法裡,祇要說 "Ich bin Berliner" 即可,並不需要不定冠詞 "ein"。
2010-08-21
古典吉他曲目兩首
先簡介一下古典吉他與民謠吉他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古典吉他完全是手指彈法,而民謠吉他主要是和弦的刷奏,古典吉他的訓練比民謠吉他嚴格得多,古典吉他的琴柄也比民謠吉他來得寬。
第一首是 1952 年法國電影 "Jeux Interdits" ("Forbidden Games") 的主題曲 "Romance"(羅曼史),也有人叫它是 "Romance d'Amour",所以這歌在台灣的一個常見歌名翻譯為《愛的羅曼史》。這歌是一位西班牙籍吉他演奏家 Narciso Yepes (1927-1997) 在少年時所寫,Yepes 氏以年方 25 之姿為 "Jeux Interdits" 這部電影包辦了配樂、編曲、演奏。
至於 "Jeux Interdits" 這部電影,片名有翻成《偷十字架的小孩》,也有翻成《禁忌的遊戲》的。曾經獲得 1952 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52 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愛的羅曼史》(演奏者為 Giochi Proibiti )
作曲:Narciso Yepes
另外一首是《酒は涙か溜息か》(1931),作曲古賀政男,這首歌也不例外地曾經翻唱為台語歌,似乎是叫《秋風女人心》。古賀氏不僅是日本昭和時代流行音樂教父,在古典吉他演奏上也有很高造詣,將西洋樂器吉他注入日本流行樂並豐富之。
《酒は涙か溜息か》(1931) (美空雲雀 & 鶴田浩二)
作曲:古賀政男
第一首是 1952 年法國電影 "Jeux Interdits" ("Forbidden Games") 的主題曲 "Romance"(羅曼史),也有人叫它是 "Romance d'Amour",所以這歌在台灣的一個常見歌名翻譯為《愛的羅曼史》。這歌是一位西班牙籍吉他演奏家 Narciso Yepes (1927-1997) 在少年時所寫,Yepes 氏以年方 25 之姿為 "Jeux Interdits" 這部電影包辦了配樂、編曲、演奏。
至於 "Jeux Interdits" 這部電影,片名有翻成《偷十字架的小孩》,也有翻成《禁忌的遊戲》的。曾經獲得 1952 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52 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愛的羅曼史》(演奏者為 Giochi Proibiti )
作曲:Narciso Yepes
另外一首是《酒は涙か溜息か》(1931),作曲古賀政男,這首歌也不例外地曾經翻唱為台語歌,似乎是叫《秋風女人心》。古賀氏不僅是日本昭和時代流行音樂教父,在古典吉他演奏上也有很高造詣,將西洋樂器吉他注入日本流行樂並豐富之。
《酒は涙か溜息か》(1931) (美空雲雀 & 鶴田浩二)
作曲:古賀政男
2010-08-06
Ricky Nelson - "Young World" (1962)
Ricky Nelson,1940 年出生,1985 年空難死亡,享年 45 歲。出身演藝世家的 Ricky Nelson 童星出道,他應該是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僅次於貓王 (Elvis Presley) 的最走紅歌星,應該也是人類進入搖滾樂時代之後第一個形象健康的影、視、歌三棲的「青春偶像」,他甚至有首歌就叫 "Teenage Idol" (1962),多少就是自己的寫照。為何說 Ricky Nelson 是搖滾樂時代第一個青春偶像?因為在 Ricky Nelson 之前雖已有貓王的「偶像」典型,但是貓王的「搖滾樂」"Rock'n'Roll" 跟表演時的肢體動作在 50 年代其實是遭受衛道人士撻伐的,並非家長樂見自己子弟崇拜的明星類型,而且貓王開始走紅時已經是二十一、二歲的成年人了,不像 Ricky Nelson 是真正的「青少年」偶像。
Ricky Nelson - "Young World" (1962)
作詞作曲 Jerry Fuller
在 1959 年跟西部片巨星 John Wayne (約翰韋恩) 一同演出電影「赤膽屠龍」(Rio Bravo),同戲還有 Dean Martin。
「赤膽屠龍」(Rio Bravo) 預告片 (1959)
Ricky Nelson - "You Are the Only One" (1960)
詞曲 Baker Knight
當然不能忘了我的最愛 - "Lonesome Town"(1958)
Ricky Nelson - "Lonesome Town" (1958)
詞曲 Baker Knight (這個片段來自 ABC 電視台 在 1952 至 1966 年 播映的電視劇 "The Adventures of Ozzie and Harriet",是 Nelson 家族主演的節目。)
前 Beatles 成員 Paul McCartney 在 1999 年發行的 "Run Devil Run" 專輯中翻唱這首歌了,畢竟他應該是聽著 Ricky Nelson 的唱片長大的。在 Youtube 上可以找到不少他唱這首歌的現場短片,雖然很多音他已唱不太上去惹 =.=(這首歌的 key 很高)。
Paul McCartney - "Lonesome Town" (1999)
在 1960 年代後期,Ricky Nelson 嘗試轉型,唱一些不是原先風格的歌曲。在 1971 年,紐約的麥迪遜廣場花園 (Madison Square Garden) 舉辦了一場老搖滾音樂會,許多 1950 年代的搖滾樂巨星都在節目單之列,包括 Chuck Berry、Bo Diddley、Bobby Rydell 等等,Ricky Nelson 也受邀,他唱完幾首自己早期的暢銷曲之後,當他唱起一首略帶鄉村風格的歌曲時,卻被觀眾噓下台,Ricky Nelson 就根據這個被羞辱的經驗,寫成了 "Garden Party" 這首歌,1972 年發行。
Ricky Nelson - "Garden Party" (1972)
詞曲 Ricky Nelson
"you can't please everyone, so you've got to please yourself"
但四十歲以後的 Ricky Nelson 又回到早期的音樂風格。
後期的 Ricky Nelson,1985 年。
Ricky Nelson 去世五年之後,他與第一任妻子 Kristin Harmon 在 1967 年所生的一對雙胞胎兒子 Gunnar Nelson 跟 Matthew Nelson 組的樂團 "Nelson" 發行 "Love and Affection" 單曲獲得排行冠軍,那是 1990 年。
Nelson - (Can't Live without Your) Love And Affection (1990)
作詞作曲:Nelson/Nelson/Tanner
Ricky Nelson - "Young World" (1962)
作詞作曲 Jerry Fuller
在 1959 年跟西部片巨星 John Wayne (約翰韋恩) 一同演出電影「赤膽屠龍」(Rio Bravo),同戲還有 Dean Martin。
「赤膽屠龍」(Rio Bravo) 預告片 (1959)
Ricky Nelson - "You Are the Only One" (1960)
詞曲 Baker Knight
當然不能忘了我的最愛 - "Lonesome Town"(1958)
Ricky Nelson - "Lonesome Town" (1958)
詞曲 Baker Knight (這個片段來自 ABC 電視台 在 1952 至 1966 年 播映的電視劇 "The Adventures of Ozzie and Harriet",是 Nelson 家族主演的節目。)
前 Beatles 成員 Paul McCartney 在 1999 年發行的 "Run Devil Run" 專輯中翻唱這首歌了,畢竟他應該是聽著 Ricky Nelson 的唱片長大的。在 Youtube 上可以找到不少他唱這首歌的現場短片,雖然很多音他已唱不太上去惹 =.=(這首歌的 key 很高)。
Paul McCartney - "Lonesome Town" (1999)
在 1960 年代後期,Ricky Nelson 嘗試轉型,唱一些不是原先風格的歌曲。在 1971 年,紐約的麥迪遜廣場花園 (Madison Square Garden) 舉辦了一場老搖滾音樂會,許多 1950 年代的搖滾樂巨星都在節目單之列,包括 Chuck Berry、Bo Diddley、Bobby Rydell 等等,Ricky Nelson 也受邀,他唱完幾首自己早期的暢銷曲之後,當他唱起一首略帶鄉村風格的歌曲時,卻被觀眾噓下台,Ricky Nelson 就根據這個被羞辱的經驗,寫成了 "Garden Party" 這首歌,1972 年發行。
Ricky Nelson - "Garden Party" (1972)
詞曲 Ricky Nelson
"you can't please everyone, so you've got to please yourself"
但四十歲以後的 Ricky Nelson 又回到早期的音樂風格。
後期的 Ricky Nelson,1985 年。
Ricky Nelson 去世五年之後,他與第一任妻子 Kristin Harmon 在 1967 年所生的一對雙胞胎兒子 Gunnar Nelson 跟 Matthew Nelson 組的樂團 "Nelson" 發行 "Love and Affection" 單曲獲得排行冠軍,那是 1990 年。
Nelson - (Can't Live without Your) Love And Affection (1990)
作詞作曲:Nelson/Nelson/Tanner
2010-08-02
Little Darling (1957)
這差不多是 Doo-wop 音樂的極致了,50 年代的 doo-wop 和聲加上響棍 (clave) 的運用,就成了這樣一首節奏很特殊的曲子,這首歌原是 The Gladiolas 這個黑人合唱團在 1957 年唱的,作詞作曲是該團的靈魂人物 Maurice Williams,這首歌發行之後曾打入排行榜前四十名,然後旋即在同一年被一個來自加拿大的白人四重唱團體 The Diamonds 翻唱,這次他們獲得了排行榜第二名的成績。
The Diamonds - "Little Darlin'" (1957)
The Gladiolas - "Little Darling" (1957)
然後在 1969 年又有個叫 "Sha Na Na" 的團體翻唱之。
Sha Na Na - "Little Darling" (1969)
貓王 在 1977 年也翻唱了。
Elvis Presley - "Little Darling" (1977)
再回到 1957 年,創作 "Little Darlin" 的最原始團 The Gladiolas,他們在 1958 年改名為 The Excellos,然後在 1959 年終於改名為 "The Zodiacs",然後在 1960 年推出 "Stay",終於大紅。"Stay" 這首歌,曾被收錄在若干年後的一部電影「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 的原聲帶中,1987 年。
Maurice Williams & the Zodiacs - "Stay" (1960)
詞曲: Maurice Williams
The Diamonds - "Little Darlin'" (1957)
The Gladiolas - "Little Darling" (1957)
然後在 1969 年又有個叫 "Sha Na Na" 的團體翻唱之。
Sha Na Na - "Little Darling" (1969)
貓王 在 1977 年也翻唱了。
Elvis Presley - "Little Darling" (1977)
再回到 1957 年,創作 "Little Darlin" 的最原始團 The Gladiolas,他們在 1958 年改名為 The Excellos,然後在 1959 年終於改名為 "The Zodiacs",然後在 1960 年推出 "Stay",終於大紅。"Stay" 這首歌,曾被收錄在若干年後的一部電影「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 的原聲帶中,1987 年。
Maurice Williams & the Zodiacs - "Stay" (1960)
詞曲: Maurice Williams
2010-08-01
渡辺はま子《サヨンの鐘》(1941) & 紫薇《月光小夜曲》(196x)
因為太喜歡紫薇的《月光小夜曲》了,所以查了一下這首歌的典故,《月光小夜曲》原來又是翻唱自日文歌曲,是渡辺はま子(渡邊濱子)唱的《サヨンの鐘》,西条八十作詞,古賀政男作曲,1941 年發行。而國語版《月光小夜曲》,作詞人有一說是周藍萍,也有一說是孫儀,無論是誰,這歌詞寫得意境生動優美,紫薇的歌聲婉約又嘹亮,且這歌本就承襲威權時代「淨化」歌曲的脈絡,又有日本昭和流行音樂教父古賀政男的曲子加持,悅耳動聽自是不在話下。
紫薇原名胡以衡,1930 年中國南京出生,1989 年去世,她也是《綠島小夜曲》的原唱,是電視歌唱節目「群星會」人物之一,綜觀台灣娛樂史,「群星會」節目其實開始了台灣人聽國語流行歌的習慣。雖然說 1947 年的二二八與後續的三月大屠殺中,台灣人包括台、客、與原住民等族群都各有死傷,不過 1960 年代以降,國民黨對於台語的打壓最為嚴重,如在廣播電視上限制台語歌,另外也限制台語片,以致台語流行歌在後續的 1970~1980 年代普遍的質感不佳(編曲的問題)。
《月光小夜曲》還有陳芬蘭跟張清真的版本,據聞後者是國語版的原唱 (1962),不過還是覺得紫薇的詮釋最棒。
紫薇《月光小夜曲》(196x)
《月光小夜曲》的原曲《サヨンの鐘》(莎韻之鐘,サヨン發音 "sayon") 其實是有典故的,這是一只設置在今日宜蘭縣南澳的鐘 (點我),應該只有老一輩記得,事情發生在 1938 年,當時台灣還在日本的統治下,台北州蘇澳郡蕃地(今日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族有位 17 歲原住民少女莎韻 (1921 年出生),她族裏有位日本老師收到徵兵召集令,族裡的年輕人因為感念老師的照料,所以願意為他扛行李送別,不料出發那天是個天氣不好的日子,溪水暴漲,結果莎韻涉溪時被沖走,後來台灣總督為了表揚莎韻義行,在莎韻遇難地附近建造了桃形紀念銅鐘,即稱莎韻之鐘。
不過,若是深入思考此事,會發現可能是政治操作的斧鑿,如維基百科對此事之見解:「本僅為短短一則地方新聞的泰雅族少女溺水意外,經刻意報導後,被台灣總督府用來宣揚理蕃政策的成功,並與國歌少年雙雙成為皇民化政策的宣傳樣本。」
後來,1941 年底,那時還是中日戰爭的時候,為了宣傳戰爭,日本便將莎韻的 故事拍攝成為電影「サヨンの鐘」,由那時紅透半邊天的滿州電影公司當家花旦李香蘭演出女主角,莎韻被美化成一名仁慈、愛國的台灣原 住民,為了送別被徵召從軍的老師而不幸落水的少女。這電影的主題曲《サヨンの鐘》,就是《月光小夜曲》的原曲。
《サヨンの鐘》主題曲 (1941),因為版權問題,並非李香蘭所唱,而是渡辺はま子 (渡邊濱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黨來台灣進行軍事佔領,後來卻自行撤掉象徵日本統治的這座鐘,也抹去了石碑上的銘文,現今的石碑及鐘是後來隨著台灣民主化才復原、重建的。
紫薇原名胡以衡,1930 年中國南京出生,1989 年去世,她也是《綠島小夜曲》的原唱,是電視歌唱節目「群星會」人物之一,綜觀台灣娛樂史,「群星會」節目其實開始了台灣人聽國語流行歌的習慣。雖然說 1947 年的二二八與後續的三月大屠殺中,台灣人包括台、客、與原住民等族群都各有死傷,不過 1960 年代以降,國民黨對於台語的打壓最為嚴重,如在廣播電視上限制台語歌,另外也限制台語片,以致台語流行歌在後續的 1970~1980 年代普遍的質感不佳(編曲的問題)。
《月光小夜曲》還有陳芬蘭跟張清真的版本,據聞後者是國語版的原唱 (1962),不過還是覺得紫薇的詮釋最棒。
紫薇《月光小夜曲》(196x)
《月光小夜曲》的原曲《サヨンの鐘》(莎韻之鐘,サヨン發音 "sayon") 其實是有典故的,這是一只設置在今日宜蘭縣南澳的鐘 (點我),應該只有老一輩記得,事情發生在 1938 年,當時台灣還在日本的統治下,台北州蘇澳郡蕃地(今日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族有位 17 歲原住民少女莎韻 (1921 年出生),她族裏有位日本老師收到徵兵召集令,族裡的年輕人因為感念老師的照料,所以願意為他扛行李送別,不料出發那天是個天氣不好的日子,溪水暴漲,結果莎韻涉溪時被沖走,後來台灣總督為了表揚莎韻義行,在莎韻遇難地附近建造了桃形紀念銅鐘,即稱莎韻之鐘。
不過,若是深入思考此事,會發現可能是政治操作的斧鑿,如維基百科對此事之見解:「本僅為短短一則地方新聞的泰雅族少女溺水意外,經刻意報導後,被台灣總督府用來宣揚理蕃政策的成功,並與國歌少年雙雙成為皇民化政策的宣傳樣本。」
後來,1941 年底,那時還是中日戰爭的時候,為了宣傳戰爭,日本便將莎韻的
電影「サヨンの鐘」(1941),右邊是李香蘭 |
《サヨンの鐘》主題曲 (1941),因為版權問題,並非李香蘭所唱,而是渡辺はま子 (渡邊濱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黨來台灣進行軍事佔領,後來卻自行撤掉象徵日本統治的這座鐘,也抹去了石碑上的銘文,現今的石碑及鐘是後來隨著台灣民主化才復原、重建的。
2010-07-30
誌 07/29 Pet Shop Boys @ Taipei
稍微記錄一下這場演唱會,地點在南港展覽館,暖場的是本地藝人李雨寰(註)跟潘越雲,大概唱了一小時。Pet Shop Boys 到 20:30 才現身表演。整體的舞台效果很好,他們利用一些造型藝術,比方說堆疊的立方體,跟舞台投影,把 PSB 作品中的電子冷峻感跟一點點機械人的感覺,表現了出來。
雖然維基百科把 PSB 歸類為 Synthpop (電子音樂),可是個人覺得 PSB 的音樂比 Synthpop 多了一點「混音 (remix)」的特色,所以我覺得他們比 Synthpop 更有舞蹈的特質,說是電子舞曲 (Dance Duo) 比較貼切。而且,大概音樂就是有那種魔力,尤其這團又是我中學初識西洋音樂時,排行榜上的常客,所以當 PSB 的音樂開始奏起時,我熊熊感動了一下 (囧)。補充一下,PSB 成員是 Neil Tennant 跟 Chris Lowe 兩位,現年分別 56 歲跟 51 歲。
幾乎每首 暢銷曲都唱到了:"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1986)、"Always on My Mind" (1987)、"Go West" (1994)、跟擺在壓軸的 "West End Girl" (1986)。
唱 "Always on My Mind" 時全場的樓地板為之震動,害我以為樓要蹋了,看來大家都跳起來惹~ "Always on My Mind" 也是唯一一個我覺得全場大合唱比較明顯的曲目。
下面的短片是 07/29 台北演唱會的實況。
"Surburbia" (07/29 台北實況)
出自 1986 年專輯 "Please",詞曲:Neil Tennant & Chris Lowe。
另外其實 PSB 在 80 年代全盛時期的 mv,其影像,都很有特殊的品味,又能表現 PSB 的冷峻,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囧),像是 "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跟 "Always on My Mind"。
Pet Shop Boys - "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1986)
這個 mv 的特色是一群夜總會舞者,另外這首歌是跟 1960 的歌星 Dusty Springfield 合唱的,就是 mv 中那位一頭酷酷銀色短髮的女士,她最知名的作品應該是 1963 年的 "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其實這首歌有國內的少女偶像團體翻唱過 (驚!),點我)。
Pet Shop Boys - "Always on My Mind" (1987)
(其實 "Always on My Mind" 原是美國一首鄉村歌曲,最初是 Brenda Lee 在 1972 年唱的,後來貓王 Elvis Presley 也翻唱。)
Pet Shop Boys - "West End Girls" (1986)
詞曲:Neil Tennant & Chris Lowe
Pet Shop Boys - "Go West" (1994)
(其實 "Go West" 翻唱自 Disco 團體 "Village People" 在 1979 年的同名作品,點我。)
題外話,覺得 PSB 主唱 Neil Tennant 的嗓音很像英國 1960 年代一個男歌星叫 Chris Montez 的。
Chris Montez - "The More I See You" (1966)
註:一個電子舞曲創作歌手。
雖然維基百科把 PSB 歸類為 Synthpop (電子音樂),可是個人覺得 PSB 的音樂比 Synthpop 多了一點「混音 (remix)」的特色,所以我覺得他們比 Synthpop 更有舞蹈的特質,說是電子舞曲 (Dance Duo) 比較貼切。而且,大概音樂就是有那種魔力,尤其這團又是我中學初識西洋音樂時,排行榜上的常客,所以當 PSB 的音樂開始奏起時,我熊熊感動了一下 (囧)。補充一下,PSB 成員是 Neil Tennant 跟 Chris Lowe 兩位,現年分別 56 歲跟 51 歲。
幾乎每首 暢銷曲都唱到了:"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1986)、"Always on My Mind" (1987)、"Go West" (1994)、跟擺在壓軸的 "West End Girl" (1986)。
唱 "Always on My Mind" 時全場的樓地板為之震動,害我以為樓要蹋了,看來大家都跳起來惹~ "Always on My Mind" 也是唯一一個我覺得全場大合唱比較明顯的曲目。
下面的短片是 07/29 台北演唱會的實況。
"Surburbia" (07/29 台北實況)
出自 1986 年專輯 "Please",詞曲:Neil Tennant & Chris Lowe。
另外其實 PSB 在 80 年代全盛時期的 mv,其影像,都很有特殊的品味,又能表現 PSB 的冷峻,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囧),像是 "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跟 "Always on My Mind"。
Pet Shop Boys - "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1986)
這個 mv 的特色是一群夜總會舞者,另外這首歌是跟 1960 的歌星 Dusty Springfield 合唱的,就是 mv 中那位一頭酷酷銀色短髮的女士,她最知名的作品應該是 1963 年的 "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其實這首歌有國內的少女偶像團體翻唱過 (驚!),點我)。
Pet Shop Boys - "Always on My Mind" (1987)
(其實 "Always on My Mind" 原是美國一首鄉村歌曲,最初是 Brenda Lee 在 1972 年唱的,後來貓王 Elvis Presley 也翻唱。)
Pet Shop Boys - "West End Girls" (1986)
詞曲:Neil Tennant & Chris Lowe
Pet Shop Boys - "Go West" (1994)
(其實 "Go West" 翻唱自 Disco 團體 "Village People" 在 1979 年的同名作品,點我。)
題外話,覺得 PSB 主唱 Neil Tennant 的嗓音很像英國 1960 年代一個男歌星叫 Chris Montez 的。
Chris Montez - "The More I See You" (1966)
註:一個電子舞曲創作歌手。
2010-07-21
簡單的作曲方法「和弦發展」- 以 "Heart & Soul" (1938/1961) 為例
最近才知道,原來 The Cleftones 在 1961 年唱的 "Heart & Soul" 是由 1938 年版的 "Heart & Soul" 加以 "chord progression" (「和弦發展」) 而來的。簡介一下 "Heart and Soul" 這首歌,1938 年版的 "Heart & Soul"是 Larry Clinton & his Orchestra featuring Bea Wain 的作品,作曲 Hoagy Carmichael,作詞 Frank Loesser。
很多 1950 年代的 Doo-wop 音樂都使用了這首歌的和弦發展,因此這首歌的和弦發展又被稱為 "50s progression" (50 年代的和弦發展)。它的發展是這樣的:I vi IV V,比如在 C 大調中,和弦的發展為 C - Am - F - G。
"Heart & Soul" - Larry Clinton & Orchestra with Bea Wain (1938)
The Cleftones - "Heart & Soul" (1961)
很多 1950 年代的 Doo-wop 音樂都使用了這首歌的和弦發展,因此這首歌的和弦發展又被稱為 "50s progression" (50 年代的和弦發展)。它的發展是這樣的:I vi IV V,比如在 C 大調中,和弦的發展為 C - Am - F - G。
"Heart & Soul" - Larry Clinton & Orchestra with Bea Wain (1938)
The Cleftones - "Heart & Soul" (1961)
2010-07-20
Alan Parsons Project - "Sirius" + "Eye in the Sky" (1982)
"Sirius" 跟 "Eye in the Sky",一個「天狼星」,一個「天眼」(不過這樣翻譯有何意義呢?!),這兩首歌是 Alan Parsons Project 在 1982 年發行的專輯 "Eye in the Sky" 中的曲目一跟曲目二。從曲目一 "Sirius" 到曲目二 "Eye in the Sky" 並未做中斷處理,而是一氣呵成,從氣勢恢宏的電子樂轉到簡單的吉他和弦是如此天衣無縫,因為覺得煞是好聽,特以本文記之。
Alan Parsons Project - "Sirius" + "Eye in the Sky" (1982)
"Eye in the Sky" 這個曲目的 vocal(人聲/歌聲)是由團員 Eric Woolfson 唱的,Woolfson 氏嗓音內斂低沈,為本曲增添一抹理性特質,有別於 1980 年代流行歌曲 easy-listening (= 意思是太過悅耳) 的特質太過,常使人覺得甜膩的缺點,可謂獨樹一格。雖然它在曲風上來講也是 easy-listening...(囧)。另外 Eric Woolfson 已經在 2009 年底往生了,享年六十四歲,R.I.P.。
"Sirius" 其實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演奏曲,1990 年代,美國 NBA 芝加哥公牛隊就用這首歌作為開場音樂。
Chicago Bulls Players' Introduction (circa 1995)
Alan Parsons Project - "Sirius" + "Eye in the Sky" (1982)
"Eye in the Sky" 這個曲目的 vocal(人聲/歌聲)是由團員 Eric Woolfson 唱的,Woolfson 氏嗓音內斂低沈,為本曲增添一抹理性特質,有別於 1980 年代流行歌曲 easy-listening (= 意思是太過悅耳) 的特質太過,常使人覺得甜膩的缺點,可謂獨樹一格。雖然它在曲風上來講也是 easy-listening...(囧)。另外 Eric Woolfson 已經在 2009 年底往生了,享年六十四歲,R.I.P.。
"Sirius" 其實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演奏曲,1990 年代,美國 NBA 芝加哥公牛隊就用這首歌作為開場音樂。
Chicago Bulls Players' Introduction (circa 1995)
2010-07-17
窮山惡水 Badlands (Terrence Malick, 1973)
在低垂的夜幕中,隨著 Nat King Cole 的歌 "A Blossom Fell" 起舞 |
關於這部 泰倫斯馬立克 在 30 歲時所拍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其實真有點不知如何說起,這樣說好了,導演用很美的畫面跟清純感包裝了暴力,以致整個故事裡的殘忍元素變得如此輕描淡寫、舉重若輕。
劇情大致是說,美國達柯塔州 (Dakota) 的一個小鎮上,一個 15 歲的少女 "Holly" 荷莉 (Sissy Spacek 西西史派克 飾演) 認識了一個 25 歲清運垃圾的工人 "Kit" 基特 (Martin Sheen 馬丁辛 飾演),在 基特 的積極求愛下,荷莉 很快熱戀上 基特。但是荷莉的父親很不滿意 基特,反對兩人在一起。大概是青春抑鬱,平日行徑本就有些怪異的 基特終於在一次與荷莉父親的爭執中,一怒殺死荷莉的父親,而荷莉大概也出於年輕的純真與無知,竟然願意與 基特情奔天涯。因此 基特帶著 荷莉逃進原始森林,過起野人般但又自由自在的生活。大概因為年輕氣盛,很多事情都如此義無反顧,接下來 基特展現出相當程度的反社會人格傾向(意思是做壞事卻絲毫沒有良心的譴責)除掉一些他求助的人,以及前來追捕他的人,並帶著荷莉繼續在那片廣裘的天地中亡命...
《窮山惡水》(Badlands) 1973 預告片
藉著這部片,美加邊境的蒼茫、遼闊都盡收眼底。這部電影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男女主角在低垂的夜幕中,隨著 Nat King Cole 的歌曲 "A Blossom Fell" 起舞的畫面。本片的故事本質上說穿了是殺人嫌犯綁架未成年少女逃亡的故事,配上 Nat King Cole 這種既唯美又有氣氛的歌曲,顯示出了極大的反差,凸顯了不協調感,變成了一種超現實的影像畫面。
Nat King Cole - "A Blossom Fell" (1954)
這部片還使用了 Carl Orff的 "Musica Poetica",這是單純的鐵琴演奏曲,這首歌的「純真」感配上電影中那些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一樣讓故事中那些荒腔走板的暴力昇華得無影無蹤了。
Carl Orff - "Musica Poetica" (1958)
另外這部片子因為故事背景設在 1950 年代,所以還使用了 1958 年的流行歌 "Love Is Strange"。
Mickey & Sylvia - "Love Is Strange" (1958)
另外這部片子因為故事背景設在 1950 年代,所以還使用了 1958 年的流行歌 "Love Is Strange"。
Mickey & Sylvia - "Love Is Strange" (1958)
2010-07-14
Hall & Oates - "I Can't Go for That" (1981)
2010-07-10
The Ronettes - "Be My Baby" (1963)
1963 年發行,The Ronettes 的 "Be My Baby" 說起來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曲。滾石音樂雜誌 (Rolling Stone Magazine) 在 2004 年評選「史上五百大最佳歌曲」(The 500 Greatest Songs of All Time) 時,本曲排名高居第 22 名。而美國國會圖書館在 2006 年將它選入美國國家錄音名冊中。
The Ronettes - "Be My Baby" (1963)
The Ronnettes 是由三個來自紐約的女孩 Veronica Bennett、Estelle Bennett 及她們的表妹 Nedra Talley 在 1959 年成立的女子合唱團體,其中 Bennett 姊妹二人具有黑人血統。她們的團名 Ronettes 應該是來自主唱 Veronica Bennett 的小名 "Ronnie"。Veronica Bennett 在 1968 年嫁給唱片製作人 Phil Spector,1974 年離異,所以她有了 Ronnie Spector 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現在。下面的影片是她們在 1965 年上電視綜藝節目 "Shindig!" 唱 "Be My Baby" 的錄影。
"Be My Baby" - The Ronettes @ Shindig!, 1965
作詞作曲 Phil Spector、Jeff Barry 以及 Ellie Greenwich,並由唱片製作人 Phil Spector 一手打造。Phil Spector 是 1960 年代以錄音技巧「音牆 (Wall of Sound)」知名的製作人,"Be My Baby" 被認為是「音牆」技術的極致呈現,也是 1960 年代的流行歌當中流傳最久、最歷久不衰的歌曲。像 Brian Wilson 就不下數次在受訪時表示 "Be My Baby" 是他畢生最喜歡的歌,他甚至為其樂團 The Beach Boys 作了一首叫 "Don't Worry Baby" 的歌,作為男生對於女生 "Be My Baby" 的回應。
The Beach Boys - "Don't Worry Baby" (1964)
"Be My Baby" 後續啟迪了若干文藝作品,除了上述 The Beach Boys 的 "Don't Worry Baby" 之外,日本創作歌手大瀧詠一也在 1981 年的唱片 "A Long Vacation" 作了一首《恋するカレン》,這首歌的副歌的貝斯線 (bass lines) 就採用了 "Be My Baby" 開頭的吉他和弦,這一整個向 "Be My Baby" 跟 Phil Spector 致敬,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有多感動啊...
大瀧詠一《恋するカレン》1981(局部)
"Be My Baby" 被用作電影配樂不下數次,知名黑幫電影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的成名作《殘酷大街》 (Mean Streets) (1973),就使用了 "Be My Baby" 作片頭音樂,而且是很豪邁地將整首歌配上去,正翻。
順道一提,《殘酷大街》全片充滿 1950/1960 年代的流行/搖滾樂,包括 The Rolling Stones, Eric Clapton, 一堆 Doo-wop 音樂跟 The Ronettes 等等,據說光是音樂版權的費用,就花掉將近預算的一半。此片有濃濃的人情味與懷舊色彩,又因為是根據導演史柯西斯氏在美國紐約 Brooklyn 小義大利區長大的實際見聞拍攝而來,所以多了一層寫實的色彩。
"Mean Street" opening credits(《殘酷大街》片頭)1973
在 1987 年,The Ronnetts 的 "Be My Baby" 又被人由箱底翻出,用作電影《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 的配樂,而且是同樣毫不吝嗇地用作片頭主題曲。
《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 預告片 1987
"Be My Baby" 的幾個日文翻唱版本:
原曲在 1963 年 8 月發行之後,日本就出現數個翻唱版本,應該有三四個之多,目前找得到影像的有弘田三枝子的《私のベイビー》(1963 年 12 月發行),這枚應該是流行最廣的版本,以及伊東ゆかり的《あたしのベイビー》(1964 年 1 月發行),這兩個歌名中文翻譯都是「我的寶貝」的意思。出現這麼多的日文翻唱版,可見日本人很喜歡原曲。
弘田三枝子《私のベイビー》(1963 年 12 月)
日文詞:漣健児
另外,愛看日劇的人應該不會忘了在 1990 年的日劇《高校三俠》(予備校ブギ)裡面,緒形直人、織田裕二、的場浩司三人在田中美佐子的窗前合唱 "Be My Baby" 的那幕。
The Ronettes - "Be My Baby" (1963)
The Ronnettes 是由三個來自紐約的女孩 Veronica Bennett、Estelle Bennett 及她們的表妹 Nedra Talley 在 1959 年成立的女子合唱團體,其中 Bennett 姊妹二人具有黑人血統。她們的團名 Ronettes 應該是來自主唱 Veronica Bennett 的小名 "Ronnie"。Veronica Bennett 在 1968 年嫁給唱片製作人 Phil Spector,1974 年離異,所以她有了 Ronnie Spector 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現在。下面的影片是她們在 1965 年上電視綜藝節目 "Shindig!" 唱 "Be My Baby" 的錄影。
"Be My Baby" - The Ronettes @ Shindig!, 1965
作詞作曲 Phil Spector、Jeff Barry 以及 Ellie Greenwich,並由唱片製作人 Phil Spector 一手打造。Phil Spector 是 1960 年代以錄音技巧「音牆 (Wall of Sound)」知名的製作人,"Be My Baby" 被認為是「音牆」技術的極致呈現,也是 1960 年代的流行歌當中流傳最久、最歷久不衰的歌曲。像 Brian Wilson 就不下數次在受訪時表示 "Be My Baby" 是他畢生最喜歡的歌,他甚至為其樂團 The Beach Boys 作了一首叫 "Don't Worry Baby" 的歌,作為男生對於女生 "Be My Baby" 的回應。
The Beach Boys - "Don't Worry Baby" (1964)
"Be My Baby" 後續啟迪了若干文藝作品,除了上述 The Beach Boys 的 "Don't Worry Baby" 之外,日本創作歌手大瀧詠一也在 1981 年的唱片 "A Long Vacation" 作了一首《恋するカレン》,這首歌的副歌的貝斯線 (bass lines) 就採用了 "Be My Baby" 開頭的吉他和弦,這一整個向 "Be My Baby" 跟 Phil Spector 致敬,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有多感動啊...
大瀧詠一《恋するカレン》1981(局部)
"Be My Baby" 被用作電影配樂不下數次,知名黑幫電影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的成名作《殘酷大街》 (Mean Streets) (1973),就使用了 "Be My Baby" 作片頭音樂,而且是很豪邁地將整首歌配上去,正翻。
順道一提,《殘酷大街》全片充滿 1950/1960 年代的流行/搖滾樂,包括 The Rolling Stones, Eric Clapton, 一堆 Doo-wop 音樂跟 The Ronettes 等等,據說光是音樂版權的費用,就花掉將近預算的一半。此片有濃濃的人情味與懷舊色彩,又因為是根據導演史柯西斯氏在美國紐約 Brooklyn 小義大利區長大的實際見聞拍攝而來,所以多了一層寫實的色彩。
"Mean Street" opening credits(《殘酷大街》片頭)1973
在 1987 年,The Ronnetts 的 "Be My Baby" 又被人由箱底翻出,用作電影《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 的配樂,而且是同樣毫不吝嗇地用作片頭主題曲。
《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 預告片 1987
"Be My Baby" 的幾個日文翻唱版本:
原曲在 1963 年 8 月發行之後,日本就出現數個翻唱版本,應該有三四個之多,目前找得到影像的有弘田三枝子的《私のベイビー》(1963 年 12 月發行),這枚應該是流行最廣的版本,以及伊東ゆかり的《あたしのベイビー》(1964 年 1 月發行),這兩個歌名中文翻譯都是「我的寶貝」的意思。出現這麼多的日文翻唱版,可見日本人很喜歡原曲。
弘田三枝子《私のベイビー》(1963 年 12 月)
日文詞:漣健児
另外,愛看日劇的人應該不會忘了在 1990 年的日劇《高校三俠》(予備校ブギ)裡面,緒形直人、織田裕二、的場浩司三人在田中美佐子的窗前合唱 "Be My Baby" 的那幕。
2010-07-08
"Venus" (1959)、"Venus in Blue Jeans" (1962)、《風立ちぬ》(1981) 與《恋するふたり》2003
這是松田聖子在 1981 年發行的單曲《風立ちぬ》(1981),作詞:松本隆,作曲:大瀧詠一,編曲:多羅尾伴內(這也是大瀧詠一,這是他在擔任編曲者時的化名),看看這首歌的背景合聲聲部有多像 Frankie Avalon 在 1959 年唱的 "Venus" 的前奏。不過,在理解大瀧詠一是資深的西洋音樂迷之後,也就不足為奇了。
松田聖子《風立ちぬ》(1981)
Frankie Avalon - "Venus" (1959)
也很像 Jimmy Clanton 的 "Venus in Blue Jeans" (1962 年)
Jimmy Clanton - "Venus in Blue Jeans" (1962)
另外這是大瀧詠一在 2003 年為日劇「東京ラブ・シネマ」所寫的主題曲《恋するふたり》,作曲:大瀧詠一,作詞:多幸福(這是大瀧詠一另個化名),本以為他老兄在 1981 年寫給松田聖子的《風立ちぬ》已很像 Frankie Avalon 的 "Venus" 了,沒想到他在 2003年又寫《恋するふたり》這首,更像 "Venus",前奏一整個拷貝。
大瀧詠一《恋するふたり》2003
松田聖子《風立ちぬ》(1981)
Frankie Avalon - "Venus" (1959)
也很像 Jimmy Clanton 的 "Venus in Blue Jeans" (1962 年)
Jimmy Clanton - "Venus in Blue Jeans" (1962)
另外這是大瀧詠一在 2003 年為日劇「東京ラブ・シネマ」所寫的主題曲《恋するふたり》,作曲:大瀧詠一,作詞:多幸福(這是大瀧詠一另個化名),本以為他老兄在 1981 年寫給松田聖子的《風立ちぬ》已很像 Frankie Avalon 的 "Venus" 了,沒想到他在 2003年又寫《恋するふたり》這首,更像 "Venus",前奏一整個拷貝。
大瀧詠一《恋するふたり》2003
2010-06-26
Dire Straits - "Tunnel of Love" (1980)
我好像還沒有貢獻任何一篇文章給這首歌:Dire Straits 的 "Tunnel of Love",1980 年發行,收錄在同年的 "Making Movies" 專輯中,這差不多算我畢生最喜歡的歌了,每次聽這首歌最後兩分鐘的電吉他 solo ,幾乎都能獲得重新面對生活中大小難題的力量,而且屢試不爽。妳不得不承認,有些音樂就是有這樣的魔力,比食神的爆漿牛肉丸還厲害,牛丸頂多讓妳考試一百分,或身體變得更強壯而已。
"Dire Straits" 這個樂團是 1977 年在英國成軍的,在當時龐克搖滾林立的樂壇卻殺出一條偏藍調、民謠搖滾的路。主唱兼吉他手 Mark Knopfler 破爛不羈的裝束下,卻是超凡的吉他技巧,而聽起來似乎毫不費力、信手拈來的電吉他 solo,又有誰知道背後隱藏了多少年的苦練...
Dire Straits - "Tunnel of Love" (1980)
另外 "Tunnel of Love" 這首歌的前奏其實是取材自 Richard Rodgers 跟 Oscar Hammerstein II 在 1945 年所寫的音樂劇 "Carousel" 中的曲目 "The Carousel Waltz" 的旋律:點我。
"Dire Straits" 這個樂團是 1977 年在英國成軍的,在當時龐克搖滾林立的樂壇卻殺出一條偏藍調、民謠搖滾的路。主唱兼吉他手 Mark Knopfler 破爛不羈的裝束下,卻是超凡的吉他技巧,而聽起來似乎毫不費力、信手拈來的電吉他 solo,又有誰知道背後隱藏了多少年的苦練...
Dire Straits - "Tunnel of Love" (1980)
作詞作曲 Mark Knopfler,全長 8:08 分鐘,從第 6 分鐘起是長達 2 分鐘餘的電吉他 solo,到最後半分鐘還有鋼琴加入。 歌詞與其說是「唱」出來的,還不如說是用「唸」的,這也是民謠搖滾的特色之一。 |
另外 "Tunnel of Love" 這首歌的前奏其實是取材自 Richard Rodgers 跟 Oscar Hammerstein II 在 1945 年所寫的音樂劇 "Carousel" 中的曲目 "The Carousel Waltz" 的旋律:點我。
2010-06-19
2010/06/18 披頭保羅 68 歲生日
今年的 6 月 18 日是 Paul McCartney 的 68 歲生日,PM 生於 1942 年 6 月 18 日,曾經參與知名團體 Beatles,,是創團元老之一,同時也擔任貝斯手。我個人鍾愛的唱片之一 "McCartney" (1970) 就是 PM 的作品。
鑑於 Beatles 與 Paul McCartney 的東西太過龐雜深奧有爭議 (都能寫成學術論文了),以下進行簡單又不深入的介紹:
Paul McCartney 自編自演音樂電影 "Give My Regards to Broad Street" (1985) 預告片
Tony Sheridan & the Beat Brothers - "My Bonnie" (1962)
"My Bonnie" 這是 Beatles 很早期的作品,當時尚未成名,還在德國漢堡登台走唱。Beat Brothers 就是 Beatles,當時作為 Tony Sheridan 的和聲樂團。
改編自蘇格蘭傳統民謠,作詞作曲不詳。
Beatles - "I Saw Her Standing There" (1963)
這一枚聽了雞皮疙瘩整個上來,crystal clear! 晶瑩剔透的立體聲!2009 年 9 月 9 日才發行的 stereo 版本,真難想像幾十年來大家原本只有 mono 可聽... 出自 Beatles 在 1963 年所發行第一張唱片 "Please Please Me"。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And I Love Her" (1964)
出自 Beatles 1964 年 "A Hard Day's Night" 專輯。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I'll Be Back" (1964)
同樣出自 Beatles 1964 年 "A Hard Day's Night" 專輯,主唱的是 John Lennon。說 "A Hard Day's Night" 這張是 Beatles 早期最好的專輯絕不為過。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Yellow Submarine" (1966)
出自 Beatles 1966 年 "Revolver" 專輯。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Fool on the Hill" (1967)
出自 Beatles 1967 年 "Magical Mystery Tour" 專輯。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Back in the U.S.S.R." (1968)
出自 Beatles 1968 年同名專輯 "The Beatles",由於唱片封面封底採全白設計,本專輯又有 "The White Album" (白色專輯、白碟) 之稱。這首歌的副歌裡面 "woo~" 的和聲其實在諧擬六零年代另個在音樂上足以抗衡 Beatles 的美國團體 "The Beach Boys"。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Golden Slumbers/Carry That Weight/The End" (1969)
出自 Beatles 1969 年專輯 "Abbey Road",雖然這張專輯發行早於 "Let It Be" (Beatles 最後一張專輯),但卻是 Beatles 們後一張一同在錄音室中灌錄的專輯,"Let It Be" 只是後來彙整四名成員的作品而發的專輯。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The Long & Winding Road" (1970)
1970 年 5 月發行,"The Long & Winding Road" 是 Beatles 發行的最後一張單曲,這時 Beatles 已告解散一個月了。這支音樂影片記錄了 Beatles 四個人最後的一同演出身影,此片中的四人不僅顯得意興闌珊,而且眾所週知,本片充分顯示出那時 Beatles 團員間的不和(大家的臉都很臭啊...)
詞曲 Lennon/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Maybe I'm Amazed" (1970)
出自 Paul McCarteny 在 1970 年 4 月 11 日所發行的 "McCartney" 專輯,就是 Paul McCartney 片面宣布這張同名個人專輯的發表直接導致了 Beatles 的解散。本專輯是 Paul McCartney 用倫敦自家的四軌錄音設備錄製的,除了若干背景合聲是由老婆 Linda McCartney 所唱之外,所有的樂器與歌聲都是 Paul McCartney 自己完成的,Q 雜誌用「鐵器時代(iron age)」形容這張專輯。此專輯很短,僅 34 分鐘餘。本專輯產出一首 McCartney 氏的名曲,就是 "Maybe I'm Amazed",這首歌不僅唱得盪氣迴腸,還配上 McCartney 作品中頗為罕見的深沈自省式的歌詞。另外本曲就搖滾樂而言,捨棄了電吉他而就鋼琴也是特色。
詞曲 Paul McCartney
Wings - "Silly Love Songs" (1976)
出自 Wings 1976 年 "At the Speed of Sound" 專輯,Wings 是 Paul McCartney 在 1971 年結成的樂團,1981 年解散。Paul McCartney 也是 Beatles 唯一一位在解散後另組樂團的披頭。"Silly Love Songs" 曾在 1976 年 4 月發行單曲,獲得排行榜五週冠軍。由於 Paul McCartney 在 Beatles 解散之後的作品多屬琅琅上口、調子簡單易記的歌曲,流行度廣,但藝術成就不高,又缺乏深度,嚴詞抨擊之的樂憑不少,咸認為 "Silly Love Songs" 是 Paul McCartney 向樂評人表達抗議的歌。
詞曲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Take It Away" (1982)
出自 Paul McCarteny 在 1982 年 "Tug of War" 專輯。這張專輯在 Paul McCartney 的單飛生涯 (solo career) 中的評價算是頗高的。本 MV 有影星 John Hurt 參與演出。
作詞作曲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No More Loney Night" (1984)
Paul McCartney 在 1984 年發行的單曲,收錄在 Paul McCartney 1985 年音樂電影 "Give My Regards to Broad Street" 的原聲帶中。是一首芭樂流行歌,偶一聽之還 OK。
詞曲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Here There & Everywhere" (1990)
"Here There & Everywhere",不只是 Beatles 寫過最美的歌,也是流行樂史上優美度數一數二的作品,大概只有 Baker Knight 所寫的 "Lonesome Town" 能媲美吧。這裡分享的是我很喜歡的版本,Paul McCartney 在 1991 之際在 MTV 音樂頻道做不插電演出的錄音。喜歡這個版本的原因應該是手風琴的使用吧。當年流行 "Unplugged" 這玩意兒。許多大牌紛紛採納,Paul McCartney 也不例外。其實 "Here There & Everywhere" 這首歌的 key 很高,Paul McCartney 近年現場若是唱這首歌,通常頗為吃力。
詞曲 Lennon/McCartney
"And in the end, the love you take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 (出自 "The End" 歌詞 / Abbey Road 專輯,1969)
鑑於 Beatles 與 Paul McCartney 的東西太過龐雜深奧有爭議 (都能寫成學術論文了),以下進行簡單又不深入的介紹:
Paul McCartney 自編自演音樂電影 "Give My Regards to Broad Street" (1985) 預告片
Tony Sheridan & the Beat Brothers - "My Bonnie" (1962)
"My Bonnie" 這是 Beatles 很早期的作品,當時尚未成名,還在德國漢堡登台走唱。Beat Brothers 就是 Beatles,當時作為 Tony Sheridan 的和聲樂團。
改編自蘇格蘭傳統民謠,作詞作曲不詳。
Beatles - "I Saw Her Standing There" (1963)
這一枚聽了雞皮疙瘩整個上來,crystal clear! 晶瑩剔透的立體聲!2009 年 9 月 9 日才發行的 stereo 版本,真難想像幾十年來大家原本只有 mono 可聽... 出自 Beatles 在 1963 年所發行第一張唱片 "Please Please Me"。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And I Love Her" (1964)
出自 Beatles 1964 年 "A Hard Day's Night" 專輯。
Beatles - "I'll Be Back" (1964)
同樣出自 Beatles 1964 年 "A Hard Day's Night" 專輯,主唱的是 John Lennon。說 "A Hard Day's Night" 這張是 Beatles 早期最好的專輯絕不為過。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Yellow Submarine" (1966)
出自 Beatles 1966 年 "Revolver" 專輯。
Beatles - "Fool on the Hill" (1967)
出自 Beatles 1967 年 "Magical Mystery Tour" 專輯。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Back in the U.S.S.R." (1968)
出自 Beatles 1968 年同名專輯 "The Beatles",由於唱片封面封底採全白設計,本專輯又有 "The White Album" (白色專輯、白碟) 之稱。這首歌的副歌裡面 "woo~" 的和聲其實在諧擬六零年代另個在音樂上足以抗衡 Beatles 的美國團體 "The Beach Boys"。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Golden Slumbers/Carry That Weight/The End" (1969)
出自 Beatles 1969 年專輯 "Abbey Road",雖然這張專輯發行早於 "Let It Be" (Beatles 最後一張專輯),但卻是 Beatles 們後一張一同在錄音室中灌錄的專輯,"Let It Be" 只是後來彙整四名成員的作品而發的專輯。
詞曲 Lennon/McCartney
Beatles - "The Long & Winding Road" (1970)
1970 年 5 月發行,"The Long & Winding Road" 是 Beatles 發行的最後一張單曲,這時 Beatles 已告解散一個月了。這支音樂影片記錄了 Beatles 四個人最後的一同演出身影,此片中的四人不僅顯得意興闌珊,而且眾所週知,本片充分顯示出那時 Beatles 團員間的不和(大家的臉都很臭啊...)
詞曲 Lennon/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Maybe I'm Amazed" (1970)
出自 Paul McCarteny 在 1970 年 4 月 11 日所發行的 "McCartney" 專輯,就是 Paul McCartney 片面宣布這張同名個人專輯的發表直接導致了 Beatles 的解散。本專輯是 Paul McCartney 用倫敦自家的四軌錄音設備錄製的,除了若干背景合聲是由老婆 Linda McCartney 所唱之外,所有的樂器與歌聲都是 Paul McCartney 自己完成的,Q 雜誌用「鐵器時代(iron age)」形容這張專輯。此專輯很短,僅 34 分鐘餘。本專輯產出一首 McCartney 氏的名曲,就是 "Maybe I'm Amazed",這首歌不僅唱得盪氣迴腸,還配上 McCartney 作品中頗為罕見的深沈自省式的歌詞。另外本曲就搖滾樂而言,捨棄了電吉他而就鋼琴也是特色。
詞曲 Paul McCartney
Wings - "Silly Love Songs" (1976)
出自 Wings 1976 年 "At the Speed of Sound" 專輯,Wings 是 Paul McCartney 在 1971 年結成的樂團,1981 年解散。Paul McCartney 也是 Beatles 唯一一位在解散後另組樂團的披頭。"Silly Love Songs" 曾在 1976 年 4 月發行單曲,獲得排行榜五週冠軍。由於 Paul McCartney 在 Beatles 解散之後的作品多屬琅琅上口、調子簡單易記的歌曲,流行度廣,但藝術成就不高,又缺乏深度,嚴詞抨擊之的樂憑不少,咸認為 "Silly Love Songs" 是 Paul McCartney 向樂評人表達抗議的歌。
詞曲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Take It Away" (1982)
出自 Paul McCarteny 在 1982 年 "Tug of War" 專輯。這張專輯在 Paul McCartney 的單飛生涯 (solo career) 中的評價算是頗高的。本 MV 有影星 John Hurt 參與演出。
作詞作曲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No More Loney Night" (1984)
Paul McCartney 在 1984 年發行的單曲,收錄在 Paul McCartney 1985 年音樂電影 "Give My Regards to Broad Street" 的原聲帶中。是一首芭樂流行歌,偶一聽之還 OK。
詞曲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 "Here There & Everywhere" (1990)
"Here There & Everywhere",不只是 Beatles 寫過最美的歌,也是流行樂史上優美度數一數二的作品,大概只有 Baker Knight 所寫的 "Lonesome Town" 能媲美吧。這裡分享的是我很喜歡的版本,Paul McCartney 在 1991 之際在 MTV 音樂頻道做不插電演出的錄音。喜歡這個版本的原因應該是手風琴的使用吧。當年流行 "Unplugged" 這玩意兒。許多大牌紛紛採納,Paul McCartney 也不例外。其實 "Here There & Everywhere" 這首歌的 key 很高,Paul McCartney 近年現場若是唱這首歌,通常頗為吃力。
詞曲 Lennon/McCartney
"And in the end, the love you take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 (出自 "The End" 歌詞 / Abbey Road 專輯,1969)
2010-06-16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電光管弦樂團) "Time" (時光) 專輯 1981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大約 在 1979 年的團體照,中間是樂團 靈魂人物 Jeff Lynne |
ELO 聽多了就覺得跟 Paul McCartney 很同掛。相同點就是:商業成功、旋律很流暢、作品的確「奇巧」(crafty),唱片概念也很 "fantastic" 天馬行空,但樂手的自省度低,而且品管都不怎麼嚴,導致一張專輯裡總會出現幾個 fillers。
話雖如此,當初我第一次聽 ELO 在 1981 年的專輯 "Time" 的前兩個曲目 "Prologue" 跟 "Twilight" 時,還是因為覺得太好聽而起了雞皮疙瘩...
"Time" 是一張「概念專輯」(Concept Album),這張專輯的主題與所有曲目都圍繞著一個科幻故事,描寫一個生活在 1981 年的人,藉著時光旅行來到了 21 世紀的末期,但是當他來到了自己所嚮往的 21 世紀之後,卻變得異常思鄉,也想念留在 20 世紀的伊人,因此亟欲返回 1981 年。
ELO - Prologue + Twilight ("Time" 曲目1/2) 1981
詞曲 Jeff Lynne
ELO - "Yours Truly, 2095" ("Time" 曲目 3) 1981
詞曲 Jeff Lynne
ELO - "From The End of The World" ("Time" 曲目 8) 1981
詞曲 Jeff Lynne
ELO - "Here Is the News" ("Time" 曲目 10) 1981
詞曲 Jeff Lynne (這首歌跟 ELO 的後作 "Calling America"(註) 相似度很高。)
ELO - "21st Century Man" ("Time" 曲目 11) 1981
詞曲 Jeff Lynne
其他曲目因為風格跟前面所舉這幾首風格有較大出入,所以就不列出了。這張專輯各歌曲之間風格龐雜不一致,有的標榜新浪潮電子(如前面所列的幾個曲目),有些則取材老搖滾,造成整個專輯樂風的不一致,照理說這種 Sci-Fi 的題材配上新浪潮電子樂風是比較恰當的,但是本專輯大概只有半張是這個風格,剩下的半張則是像前述,風格龐雜不一,儘管主題集中,但是樂風卻像拼盤,也像雜匯,例如曲目 12 "Hold On Tight" 是個老式 Rockabilly 風,而曲目 9 "The Lights Go Down" 卻是個雷鬼節奏,所以本張無法獲得很高的藝術評價,滾石雜誌 (Rolling Stone Magazine) 才給了三顆星。不過 "Time" 專輯在商業上卻是極成功的,分別在英國跟美國達到白金唱片與金唱片的銷量。
註: | "Calling" America",出自 ELO 在 1985 年的專輯 "Balance of Power"。 ELO - "Calling America" (1985) 詞曲 Jeff Lynne |
2010-06-15
羅大佑《火車》vs. 黃西田《田庄兄哥》
這真是出外人的歌啊,羅大佑的《火車》,收錄在 1991 年「原鄉」專輯,不知是因應當時國內政局的動盪,還是因為新台語歌前不久崛起的關係,這張專輯跟羅大佑前作很不一樣,半數以上的曲目是台語歌曲,而填詞的幾乎都是李坤城,這位李坤城就是貫穿整部 2003年《跳舞時代》紀錄片的那位日治時期流行歌唱片收藏者。
補充一下前述所謂「新台語歌」,是當時一批新式的台語流行歌,特色是講究的編曲、以及擺脫過去哀淒旋律與東洋音樂影響的詞曲。1989 年由黑名單工作室發行的《抓狂歌》開第一槍,隔年林強《向前走》更將此風潮推向高峰。
不過,身為一位以台語為母語的人,覺得這首歌的歌詞當中,把火車擬人化的歌詞有些拗口,好像在台語裡很少這麼講,應當是太少聽人這麼講,所以不習慣吧?這是太少聽人唸頌台語詩歌的關係嗎?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多年來覺得怪怪的歌詞:「別人的行李不要忘記」(應當是「自己」的行李不要忘記吧?),在聽到黃西田在 1964 年所灌錄的、同樣以火車為題材的《田庄兄哥》之後則是恍然大悟,原來這歌詞是向老歌致敬啊,因為黃西田的《田庄兄哥》最後就有這樣的趣味口白:
台北到了,台北到了;
請各位不通忘記別人的物件。
《田庄兄哥》的原作詞為葉俊麟,曲則是翻自日本曲。黃西田後來還唱了更有趣的版本,有「便當,便當,臭酸的便當」這樣的口白。
另外我覺得《火車》副歌的詞相當的不錯,比方說火車帶著歌曲的主人翁「飛向一個繁華世界」去。
羅大佑 -《火車》1991
黃西田 -《田庄兄哥》1964
2010-06-13
一個樂團讓你回 80 年代 - Human League
這是電子樂團 Human League (「人類聯盟」) 的兩首歌 "Love Action" 跟 "Hard Times" 兩首歌的混音版,"Love Action" 出自 1981 年 "Dare" 專輯,"Hard Times" 則出自 1982 年 "Love & Dancing" 專輯。
Human League - Hard Times/Love Action (1981/1982)
同樣出自 1981 年 "Dare" 專輯的 "Things That Dreams Are Made of"。
Human League - "Things That Dreams Are Made of" (1981)
跟其他許多團一樣,"Human League"(「人類聯盟」)最初創團時並不叫 "Human League",而叫 "The Future",而且令人訝異的是,其實 "Human League" 的創團團員都是未受過音樂訓練的業餘音樂愛好者。
一開始應該從 1970 年代中期開始說起,那是合成器 synthesizer (就是電子樂器) 剛開始發展的時代,來自英國中部一個叫 Sheffield 的城市的兩個電腦操作員,Martyn Ware 跟 Ian Craig Marsh,憑著對流行音樂跟德國電子樂先驅團體 Kraftwerk 的熱愛,買了一部合成器,並開始在地方上作一些零星的表演,後來他們又邀請了朋友 Adi Newton 加入,然後又再添購另一部合成樂器,遂正式組團,團名叫 "The Future"。
Adi Newton 在 "The Future" 時期就離團自組樂團了,而這個時候,The Future 也因為其作品不夠具 "市場性",沒有唱片公司要跟他們簽約,於是 The Future 決定為樂團找一位主唱,他們找上了學生時代的朋友 Philip Oakey,Philip Oakey 當時在一家醫院當雜工,不過他在 Sheffield 當地社交圈內一向是以衣著標新立異而聞名的,所以儘管 Philip Oakey 在當時並沒有任何的音樂工作經驗,Martyn Ware 跟 Ian Craig Marsh 還是覺得他極符合樂團主唱的資格,因為他「看上去就像個歌星」。但是,因為 Philip Oakey 除了擁有一支薩克斯風(但不會吹)以外,並沒任何音樂經驗,也從沒在一群觀眾前公開高歌過,所以一開始的練唱可想而知是很糟糕的,不知這問題是如何改善的?只知道 Philip Oakey 就開始聽一些 Martyn Ware 跟 Ian Craig Marsh 錄的一些 demo 帶,並開始嘗試寫一些歌詞。因為樂團有了全新的人事組合,所以他們又從一款棋盤科幻戰爭遊戲中獲得靈感,將團名更改為 "The Human League",這時是 1978 年。
在更名為 "The Human League" 之後,他們終於得到與 Fast Records 這個廠牌簽約的機會,並推出第一支單曲 "Being Boiled",因為是風格獨特的電子樂,與市場上其他音樂很有區隔,所以很受歡迎。
Human League 第一支單曲 - "Being Boiled" (1978)
(實驗色彩還很濃厚)
因為作品相當依賴科技與錄音,所以一剛開始 Human League 不太敢作現場演出,因為怕不夠炫,後來主唱 Philip Oakey 便邀請他的一位具有藝術與攝影背景的朋友 Philip Adrian Wright 來擔任 Human League 的視覺指導,開始在他們的現場表演上運用一些投影、影片和燈光,來加強舞台效果。
1979 年五月因為一張 EP "The Dignity of Labour" 的成功,Human League 獲得了與 Virgin Records 的合約,在 1979 發行 Reproduction 專輯,又在 1980 年發行 Travelogue 專輯,也發行了幾張 EP,但是並沒獲得多大的商業成功。
Human League 後來又在 1981 年增添兩位成員 Ian Burden 跟 Jo Callis,並且由 Martin Rushent 擔任唱片製作人,在 1981 年發行 "Dare" 專輯,銷售達三白金唱片,獲得商業上大成功。
到此為止 Human League 差不多已躋身英國電子樂先驅的地位了,所以才有許多歌傳唱到今天。
參見維基百科 The Human League 詞條。
Human League - Hard Times/Love Action (1981/1982)
同樣出自 1981 年 "Dare" 專輯的 "Things That Dreams Are Made of"。
Human League - "Things That Dreams Are Made of" (1981)
跟其他許多團一樣,"Human League"(「人類聯盟」)最初創團時並不叫 "Human League",而叫 "The Future",而且令人訝異的是,其實 "Human League" 的創團團員都是未受過音樂訓練的業餘音樂愛好者。
一開始應該從 1970 年代中期開始說起,那是合成器 synthesizer (就是電子樂器) 剛開始發展的時代,來自英國中部一個叫 Sheffield 的城市的兩個電腦操作員,Martyn Ware 跟 Ian Craig Marsh,憑著對流行音樂跟德國電子樂先驅團體 Kraftwerk 的熱愛,買了一部合成器,並開始在地方上作一些零星的表演,後來他們又邀請了朋友 Adi Newton 加入,然後又再添購另一部合成樂器,遂正式組團,團名叫 "The Future"。
Adi Newton 在 "The Future" 時期就離團自組樂團了,而這個時候,The Future 也因為其作品不夠具 "市場性",沒有唱片公司要跟他們簽約,於是 The Future 決定為樂團找一位主唱,他們找上了學生時代的朋友 Philip Oakey,Philip Oakey 當時在一家醫院當雜工,不過他在 Sheffield 當地社交圈內一向是以衣著標新立異而聞名的,所以儘管 Philip Oakey 在當時並沒有任何的音樂工作經驗,Martyn Ware 跟 Ian Craig Marsh 還是覺得他極符合樂團主唱的資格,因為他「看上去就像個歌星」。但是,因為 Philip Oakey 除了擁有一支薩克斯風(但不會吹)以外,並沒任何音樂經驗,也從沒在一群觀眾前公開高歌過,所以一開始的練唱可想而知是很糟糕的,不知這問題是如何改善的?只知道 Philip Oakey 就開始聽一些 Martyn Ware 跟 Ian Craig Marsh 錄的一些 demo 帶,並開始嘗試寫一些歌詞。因為樂團有了全新的人事組合,所以他們又從一款棋盤科幻戰爭遊戲中獲得靈感,將團名更改為 "The Human League",這時是 1978 年。
在更名為 "The Human League" 之後,他們終於得到與 Fast Records 這個廠牌簽約的機會,並推出第一支單曲 "Being Boiled",因為是風格獨特的電子樂,與市場上其他音樂很有區隔,所以很受歡迎。
Human League 第一支單曲 - "Being Boiled" (1978)
(實驗色彩還很濃厚)
因為作品相當依賴科技與錄音,所以一剛開始 Human League 不太敢作現場演出,因為怕不夠炫,後來主唱 Philip Oakey 便邀請他的一位具有藝術與攝影背景的朋友 Philip Adrian Wright 來擔任 Human League 的視覺指導,開始在他們的現場表演上運用一些投影、影片和燈光,來加強舞台效果。
1979 年五月因為一張 EP "The Dignity of Labour" 的成功,Human League 獲得了與 Virgin Records 的合約,在 1979 發行 Reproduction 專輯,又在 1980 年發行 Travelogue 專輯,也發行了幾張 EP,但是並沒獲得多大的商業成功。
Human League 後來又在 1981 年增添兩位成員 Ian Burden 跟 Jo Callis,並且由 Martin Rushent 擔任唱片製作人,在 1981 年發行 "Dare" 專輯,銷售達三白金唱片,獲得商業上大成功。
到此為止 Human League 差不多已躋身英國電子樂先驅的地位了,所以才有許多歌傳唱到今天。
參見維基百科 The Human League 詞條。
2010-06-11
[應景]《慶端陽》by「黑名單工作室」(1989)
端午節快到了,想起一首應景的歌,「黑名單工作室」的《慶端陽》,來自 1989 年發行的『抓狂歌』專輯。《慶端陽》這首歌,演唱的是陳明章,作詞作曲陳明章,編曲:林暐哲/李欣芸。
對於 1990 年代以降台灣流行音樂稍有了解的應該都對林暐哲跟李欣芸不陌生,林暐哲是作曲人與製作人,曾為陳綺貞、楊乃文、蘇打綠...等歌手製作唱片。而李欣芸則是知名的學院派編曲家與唱片製作人,是台灣少有的電影配樂師,如 1992 年電影《少年吔,安啦!》就是其手筆。
《慶端陽》這首歌的編曲很棒,陳明章的民謠吉他 solo 尤其厲害~
黑名單工作室 -《慶端陽》(1989)
黑名單工作室 -《計程車》(1989)
(林暐哲主唱,文英/張柏舟獻聲)
本曲目反映出二十年前台北市正興建捷運時的交通黑暗期
黑名單工作室 -《台北帝國》(1989)
(林暐哲主唱)
但是但是... 整張專輯聽來最震撼的莫過於這首《民主阿草》,王華作詞,王明輝作曲,林喡哲/陳明章主唱,在街頭運動相當熱烈的彼時,這首歌對街頭抗議場景作了寫實的描繪,二十年後的今天聽來仍是力道強勁~
黑名單工作室 -《民主阿草》(1989)
儘管本專輯有這麼些批判性較強烈的歌曲,但是也有像《傷心無話》這樣明顯標榜台語「新民謠」的歌曲。陳明瑜作詞,王明輝作曲,葉樹茵主唱。
黑名單工作室 -《傷心無話》(1989)
參見維基百科抓狂歌詞條。
對於 1990 年代以降台灣流行音樂稍有了解的應該都對林暐哲跟李欣芸不陌生,林暐哲是作曲人與製作人,曾為陳綺貞、楊乃文、蘇打綠...等歌手製作唱片。而李欣芸則是知名的學院派編曲家與唱片製作人,是台灣少有的電影配樂師,如 1992 年電影《少年吔,安啦!》就是其手筆。
《慶端陽》這首歌的編曲很棒,陳明章的民謠吉他 solo 尤其厲害~
黑名單工作室 -《慶端陽》(1989)
順便介紹一下《抓狂歌》專輯,咸認為 1989 發行的本專輯是 1990 年代「新台語歌運動」的第一砲,因為這張台語專輯,脫離了台語歌曲自來的哀淒曲調,以及流氣的東洋演歌唱法,而以搖滾、饒舌等方式來呈現。這張專輯在封面題上了這些字:「這不是黑白唱,這是咱的番薯仔歌。」 從專輯裡面的曲目:《台北帝國》、《抓狂》、《計程車》、《民主阿草》等看來,說這專輯是時勢所造的英雄,並不為過。1989 年那時才剛解嚴兩年而已,但儘管社會、政治、民生各方面都劇烈變動著,不過對未來卻充滿了樂觀、勇往直前的氛圍,很可惜的是那氛圍怕是再也回不來了。 | 發行:1989 年 11 月 7 日 類型:閩南語搖滾、饒舌 廠牌:滾石 製作人:王明輝、陳主惠 |
黑名單工作室 -《計程車》(1989)
(林暐哲主唱,文英/張柏舟獻聲)
本曲目反映出二十年前台北市正興建捷運時的交通黑暗期
黑名單工作室 -《台北帝國》(1989)
(林暐哲主唱)
但是但是... 整張專輯聽來最震撼的莫過於這首《民主阿草》,王華作詞,王明輝作曲,林喡哲/陳明章主唱,在街頭運動相當熱烈的彼時,這首歌對街頭抗議場景作了寫實的描繪,二十年後的今天聽來仍是力道強勁~
黑名單工作室 -《民主阿草》(1989)
儘管本專輯有這麼些批判性較強烈的歌曲,但是也有像《傷心無話》這樣明顯標榜台語「新民謠」的歌曲。陳明瑜作詞,王明輝作曲,葉樹茵主唱。
黑名單工作室 -《傷心無話》(1989)
參見維基百科抓狂歌詞條。
訂閱:
文章 (Atom)